專論

我國營造業景氣之回顧與展望(今日合庫)
林進南

2015/10/01

 本文刊登於今日合庫,第490期

壹、營造業介紹

一、營造業概述

    首先以產業分析角度檢視營造業景氣榮枯變化之研判難度更甚於其他產業,相較於大多數製造業與服務業廠商對其商品銷售與服務收入進帳多可掌握與估算,對於營造業廠商來說卻因其營運本身存在兩大變數,包括不穩定性以及不確定性,致使業者對其工程收入認列較為複雜,連帶反映在本身業績變化相當劇烈。

  就不穩定性來說,係因工程收入認列取決於在建工程水位消化多寡之程度,但在建工程水位變化卻受到新建工程簽約額以及完工工程等兩項變數干擾,一方面新建工程簽約額挹注增加,雖有助於推升在建工程水位,但另一方面隨著工程已臻完工階段,卻會逐步減少在建工程水位,因此面臨此兩勢力此消彼長之拉鋸,反而使得在建工程水位變化起伏難定。再者就不確定因素來說,縱然業者對於未來數年工程承攬進度有所掌握,但並無法對其工程執行面有完全保證並按照既定時程逐項完成主辦機關或業主交辦事項,係因工程執行本身即存在工程履約爭議之可能,甚至受到人力、機具以及料源等因素影響甚大,對此遭遇停工或是契約變更情況更是時有所聞,因而對其工程收入認列增添諸多變數。鑒於此,對於營造業景氣研判,首要須瞭解廠商工程量變化與執行效率等狀況,並檢視影響該狀況所可能隱含之各類變數與影響因子,甫能更為貼近實際營運情勢發展。

    至於營造業之細項產業包括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機電及管道工程業、最後修整工程業、其他營造業等,又前兩細項產業為主體工程項目,後三項則是立基於主體工程上之附屬工程項目,各細項產業分屬不同經營領域。但以廠商角度檢視,單一業者經營業務範疇並非僅侷限於單一細項產業,因此以實務面切入,各細項產業分類應以廠商業務別或業種來形容更為貼切。此外若以法源依據考量,營造業主要可區分為綜合營造業、專業營造業以及土木包工業等三類,同時該三類無論對其資本額、人員配置、執業時間以及工程承攬規模等項目皆有不同級距差異,主要依據營造工程業務所具備分包分工之特性。

    另觀察營造業產業結構卻存有規模差異懸殊的情況,以行業別區分,近五成銷售額比重來自於土木工程業與建築工程業,但該兩細項產業之企業家數合計比重卻僅為兩成左右;若以法源分類區分,單就甲等綜合營造業之收入比重即逾六成之多,但其企業家數比重亦僅介於一至二成之間,由此突顯營造業各廠商間之經營規模差異相對較大。但細究觀察此差異並非完全反映在工程業務面,係因我國大型營造業者經營策略已較過去有所不同,面臨工程市況時好時壞,對其財務面與獲利能力影響甚鉅,因此近年來即有不少廠商採取多元化佈局,並投入非工程面之經營範疇,其中又以房地開發項目為大宗,因此在非工程實績挹注之下,未來各行業經營規模差異將更為擴大。

    若以工程面檢視往年營造業景氣變化,該工程面不外乎來自於公部門與私部門等兩方力道,惟該兩方力道已出現分水嶺,對應於2009年之前我國遭遇多次經濟困境,政府為提振經濟復甦動能而有採取擴張性財政支出,並投入多項重大基礎建設,顯然以營造業扮演經濟火車頭之角色與定位依舊,也確實引導大多數營造廠商陸續承攬公共工程標案,甚至吸引不少以往以私部門工程承攬為重之廠商亦有轉進增加公共工程比重。但時序進入2010年以來,政府投資動能實難以大幅擴張,在先前因應救市之政府投資項目陸續完工之後,轉而正視我國政府所面臨財政窘迫之問題,因此釋出公共工程標案頗受壓抑,反倒在私部門投資能量逐步釋出,促使各營造業者對於工程業務比重再次調整,部分調整不及之業者即面臨公部門投資縮減而使其業績慘淡。由此可知,近年來公部門與私部門所釋出工程需求變化乃至於各廠商經營業務分化態勢已更加確立。

 

二、營造業經營特性分析

() 收入結構

    根據表一所示,並依工程別區分,各細項產業對於住宅工程、其他房屋工程、公共設施工程等主體工程收入比重明顯較高,其中單就甲等綜合營造業之該三類工程收入合計比重更逾九成之多,主要突顯其在大型統包工程承攬與推動之能力;相較之下,專業營造業與土木包工業所負責工程項目較為分散,且在專業分包分工之架構下,主要扮演大型統包工程所需之下游協力廠商,因此對於機電電路管道工程以及其他營建工程之收入比重並不低。

表一  營造業收入結構分析(工程別)

 

甲等

綜合營造業

乙等

綜合營造業

丙等

綜合營造業

專業營造業

土木包工業

住宅工程

36%

21%

23%

31%

14%

其他房屋工程

23%

15%

20%

23%

16%

公共設施工程

34%

44%

34%

10%

48%

機電電路管道工程

2%

5%

2%

9%

1%

其他營建工程

6%

14%

21%

27%

20%

注:統計時間為2013年。

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157月。

    若以業務別區分,根據表二所示,整體營造業來自於承包工程淨額之收入比重依舊達九成之上,但其他業務收入卻有涵蓋不動產投資收入的部分。儘管該比重甚低,但單就大型營造業者來說,來自於不動產投資收入比重卻有逐步墊高之態勢,甚至部分業者更有拉高逾三成之多,突顯經營結構調整差異之大,由過去傳統營造業角色轉型成為營建業者,畢竟大型業者在集團資源整合發展趨勢之下,對於房地開發業務較以往著墨更多,所能挹注業績與獲利貢獻遠高於傳統工程業務。縱然後續面臨房市景氣步入低潮,但大型營造業者並未就此放緩對於房地開發投資之腳步,仍舊積極朝向多元化發展,因此影響營造業廠商業績影響因素更為複雜。

表二  營造業收入結構分析(業務別)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承包工程淨額

93.5%

93.9%

94.2%

95.0%

94.5%

不動產投資收入

2.5%

1.1%

1.4%

0.8%

1.4%

其他營業收入

1.8%

2.7%

1.9%

2.0%

1.6%

非營業收入

2.3%

2.3%

2.5%

2.2%

2.6%

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157月。

 

() 成本結構

    營造業廠商所面臨成本壓抑不外乎來自於建材、人工以及其他成本等項目,其中又以建材成本負擔相對較大,根據表三所示,營造業各細項產業之營建材料耗用價值佔其總成本比重皆最高,普遍在五成以上;縱然專業營造業所面臨該成本比重未及五成,但與其他成本項目比重相比仍是相對較高。又針對細部資料檢視,其中承攬政府工程越多者,所面臨建材成本負擔越是沉重。而回顧以往我國主管機關對於業者所面臨建材成本壓力已有提出解決對策,甚至在2008~2009年期間因國際原物料價格大幅波動而有調整工程物價補貼原則,透過補貼與辦理聯合採購部分建材等措施來降低業者進料成本之風險,但以業者角度來說仍是相當關注此成本所衍生影響,係因政府追蹤大宗建材價格走勢變化與實際市況、業者進料價格等有所落差;況且中央主辦單位雖有依循此補貼措施來協辦,但地方政府礙於分配款有限,本身財政緊縮壓力未減,因此也未必有比照中央辦理之情事,因此業者對此政策差異無所適從,建材成本比重依舊最高。

表三  營造業成本結構分析(工程別)

 

甲等

綜合營造業

乙等

綜合營造業

丙等

綜合營造業

專業營造業

土木包工業

營建材料耗用價值

59.59%

62.74%

58.88%

47.80%

58.35%

人工成本

11.94%

11.05%

11.15%

10.28%

10.74%

其他成本費用

28.46%

26.21%

29.97%

41.93%

30.91%

注:統計時間為2013年。

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157月。

    儘管營造業者成本結構係以建材進料為大宗,但實際上觀察近年來大宗建材價格水位變化可知業者在直接進料成本壓力已有所減輕,主要反映在國際原物料價格走跌之上。根據表四所示,2015上半年我國營造工程物價總指數年增率轉為-1.23%,其中受到材料類物價指數年增率轉為負成長之影響最為直接;而材料類各細項權重係以金屬製品類最大,並逾兩成之多,因此對於整體物價指數走勢變化最為直接,觀察2015上半年金屬製品類物價指數均值即較2014年同期大減一成左右,此減幅之大實屬罕見,係因上游廢鋼價格走跌,加上盤商削價競爭擴大。縱然部分材料項目包括水泥及其製品類、砂石及級配類等物價指數年增率仍能維持正成長走勢,但該增幅亦有放緩收斂的現象,顯然業者所面臨大宗建材價格成本壓力已有所緩和,反映在該期間部分廠商工程毛利表現亦有所改善。但營造業成本並非僅侷限於建材而已,其他人工成本與其他成本費用等合計比重也是不低,其中其他成本費用即有涵蓋租金成本、工地其他成本等,有部分來自於設備機具租賃之費用。而觀察近年來勞務類物價指數水位有緩步拉高之態勢,單就2015上半年該指數年增率已拉高至1.85%,其中又以工資成本負擔有加重的情況,主要對應於基礎人力缺口斷層擴大所致,不少業主對此影響甚為擔憂,縱然部分結構工程可以透過預鑄工法來處理,但在其他雜項工程項目仍須仰賴較多基礎人力,倘若此缺口未能即時填補,屆時所面臨人工成本負擔將持續墊高。鑒於此,我國營造公會即已多次訴求政府可以適度鬆綁開放外勞之相關規定,以免影響日後在建工程之執行。

表四  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年增率變化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上半年

總指數

3.33%

0.83%

-0.34%

1.83%

-1.23%

  材料類

4.44%

0.55%

-1.02%

1.87%

-2.87%

    金屬製品類

7.32%

-4.51%

-5.53%

-2.26%

-10.87%

    水泥及其製品類

-0.43%

4.78%

1.71%

6.54%

2.38%

    砂石及級配類

-3.08%

3.84%

1.46%

13.23%

4.57%

  勞務類

1.26%

1.38%

0.94%

1.77%

1.85%

    工資

1.40%

1.69%

0.96%

2.25%

2.55%

    機具設備租金

1.01%

0.86%

0.87%

0.81%

0.41%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157月。

    此外針對營造業之資金成本方面,根據表五所示,業者貸款資金用途仍以週轉金為大宗,佔整體貸款金額比重逾七成之多,主要因應工程承攬、推動執行以及完工辦理驗收等程序皆須提列扣抵不少資金,包括押標金、履約保證金以及保固保證金等,藉此確保工程得以順利推動以及減少承包廠商有不法情事之發生。而除了相關流動資金備抵之外,在工程先期作業有部分項目係由承包業者先行墊付,因此亦由週轉金來解決燃眉之急,反映在週轉金比重相當高。但細究觀察隨著營造業者經營業務內容調整,所取得資金用途也產生差異,反映在近年來週轉金比重呈現下滑走勢,20155月底更降至70.4%;反倒隨著房地開發業務需求增加,對應於購置不動產之資金用途比重有逐步拉高,20155月底該比重已攀升至27.9%,由此更加突顯資金用途與經營業務範疇同樣呈現分化態勢。

表五  營造業貸款資金用途分布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5

週轉金

78.7%

73.8%

73.1%

71.9%

70.4%

購置不動產

19.3%

23.9%

25.1%

26.3%

27.9%

購置動產

1.4%

1.4%

1.1%

1.1%

1.1%

企業投資

0.6%

0.9%

0.7%

0.7%

0.6%

注:統計資料為當期期底值。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157月。

 

貳、營造業經營現況

一、營造業銷售額表現

    我國營造業銷售額年增率於2012年已收斂至0.69%(請見表六),進入2013年該銷售額年增率更轉為負成長,主要對應於土木工程業景氣衰退影響擴大使然,畢竟該細項產業銷售額比重仍高於其他其他細項產業,對於本產業景氣影響較為明顯。縱然來自於民間投資動能之力道有所增強,對應於房屋建築與廠辦等投資開發相繼釋出,後續隨著工程推進亦有認列相關收入,但並未能就此扭轉營造業景氣之弱勢。至於2014年我國營造業銷售額年增率回升至5.39%,其中土木工程業銷售額水位已有趨穩態勢,但細究觀察此回穩背後僅僅對應於下半年針對高雄氣爆事件重建修復工作以及年底因應選舉促使部分縣市政府加緊投入道面整建與加速其他短期工程款項消化之速度而已,並非有公共建設大舉拉抬之挹注,畢竟觀察其他公營事業設施投入貢獻仍是短少。鑒於此,實際推升2014年銷售額水位之關鍵應在於民間投資增長之上,其中伴隨我國商業活動更加蓬勃發展,對於商用面積需求更甚以往,無論在新建、改建以及裝修裝潢等面向皆有相當熱絡之態勢:同時在廠建項目亦有不少來自於高科技廠商投入製程微縮之相關資本支出,加上因應電商物流快速發展,大型物流中心建置更加積極,以利未來處理效能之提升,因此從中亦有衍生若干機電管道工程需求。由此可知,民間投資貢獻及其助益更為彰顯。

    至於20151~5月我國營造業銷售額年增率雖有6.62%,但實際上僅反映在年初有若干公共建設項目辦理完工驗收的部分,對此工程尾款進帳與往年水位相比較為集中,反倒在農曆春節過後,整體公共工程受制於預算數提撥有限以及重大建設政策內容異動等因素影響,工程推進情況不如預期,甚至部分區段標已有出現進度落後的情況,加上後續又因台中捷運工安事件突顯進度超前之工程背後恐有隱藏不少作業缺失問題,因此也連帶影響其他工程推進時程,連帶影響相關承包商工程實績,單就年初以來土木工程業銷售額年增率變化即有明顯收斂態勢,並不如元月突出表現,對此亦估計2015上半年本產業景氣表現僅較2014年同期有小幅成長走勢。相較之下,機電及管道工程業銷售額成長動能相對強勁,其中又以冷凍空調管道工程表現最為突出,除部分來自於半導體大廠投入無塵室工程建置及其設備安裝需求挹注之外,面臨氣溫飆升與建築設計規則修正,對於相關節能設備汰換亦有訂單釋出,況且排汙管線末端接管項目也因應工程推進來處理。另觀察建築工程業銷售額年增率雖受基期逐步墊高影響而有所收斂,但考量後續建築完工潮已步入成長階段,工程尾款進帳可望同步增長,故短期內對於建築工程業景氣仍具支撐。至於最後修整工程業銷售額增幅已見放緩,且細究觀察第二季業績貢獻甚至不及2014年同期水位,係因面臨房市景氣急凍,成交規模大幅萎縮,民眾因應置產進行裝修意願更趨於平淡,因此對於該細項產業之業績貢獻已見壓抑。而20151~5月其他營造業銷售額年增率雖有8.16%,但同樣僅僅對應於年初有較大工程款項挹注而已,所幸因應建築體在建工程持續推進所需,從中衍生雜項工程訂單仍較佳,因此對其銷售額拉抬仍有直接助益。

表六  營造業及細項產業銷售額年增率變化

產業名稱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1~5

營造業

5.52%

0.69%

-1.57%

5.39%

6.62%

  土木工程業

0.69%

-2.66%

-15.90%

0.74%

1.23%

  建築工程業

6.41%

6.40%

10.94%

7.77%

4.11%

  機電及管道工程業

7.35%

-1.60%

5.89%

8.46%

15.50%

  最後修整工程業

2.06%

-2.04%

3.72%

7.76%

5.42%

  其他營造業

23.58%

11.75%

7.56%

5.82%

8.16%

資料來源:財政統計資料庫、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157月。

 

二、營造業景氣觀察重點

() 政府投資概況

    回顧近年來政府採購工程決標金額走勢變化,2010~2011年該金額年增率皆呈現兩位數衰退走勢,縱然2012年有微幅回升的情況,但2013年又開始滑落,直至2014年該決標金額與2013年相比再次重現兩位數衰退走勢,由此突顯近年來我國公共建設投資動能相當疲軟,對應於財政窘迫,又受到龐大社會福利政策及其因應支出等排擠,使得工程預算數編列更加有限。而針對2015上半年我國列管金額以上之重大公共工程完成決標金額及其件數與2014年同期相比亦有呈現兩位數衰退的現象,甚至礙於工程預算數不足,其背後所帶來低價搶標影響有所加重。儘管近年來工程會積極致力於推動政府採購標以最有利標方式來執行辦理,無論從評選制度、評選委員選定甚至是修訂價格標方式,藉此改善政府採購環境,但其中仍以資訊服務類、技術服務類等勞務類標案改採最有利標之情況較為集中,反倒是工程標案仍以最低標制度為大宗,因此在公共建設招標決標之環境仍存在不利因素。

    而就公共工程推動情況來說,2015年我國年度可支用預算數約為3,536億元,其中交通部預算數比重約為四成,經濟部與內政部之比重分居二、三,前者介於三至四成,後者不及一成。又截至20156月底我國列管公共建設計畫達成率為39.40%,其中交通部統籌負責重大工程項目包括台北捷運環狀線、台中捷運、台9線蘇花改以及西濱快速公路後續建設等項目,但其中有不少工程標案執行進度低於預定目標,係因面臨土地徵收不順、工地環境施作困難以及人力機具調度不佳等情況。至於經濟部統籌負責重大工程項目係以電廠更新計畫為大宗,但觀察林口電廠與大林電廠等更新改建進度亦有落後的情況,縱然對於發電設備統包採購案執行仍較為順遂,但在主體工程方面卻因基礎人力不足與現場障礙物排除速度較慢,連帶影響後續工程項目執行。而內政部統籌負責重大工程項目聚焦於污水下水道建設計畫(第五期),該計畫執行進度反倒較預定目標有超前之佳績。但由於內政府統籌預算數比重遠不及交通部與經濟部,故對於整體公共工程執行效率之助益甚為有限。由此可知,2015年以來政府投資標案釋出與在建工程推進等表現仍顯壓抑。

 

() 民間投資概況

    首先觀察近年來我國建築物新建、開工以及完工等各階段情勢變化,2013年我國核發建築物建造執照總樓地板面積年增率放大至20.92%(請見表七),係因奢侈稅與實價登錄等政策推行已有一段時間,市場不確定因素消除,又在重大基礎建設相繼投入之下,使得先前推案遞延的部分大量釋出,反映在該期間申請新建需求力道明顯增加。但時序進入2014年以來整體新建工程需求卻是開始走緩,甚至20151~5月核發建築物建造執照總樓地板面積更較2014年同期大減17.92%,係因我國面臨房地合一稅制改革影響明顯放大,且受影響範圍已跨出先前因央行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之北部地區,中南部地區亦感受新建工程需求釋出轉淡之氛圍,突顯建商推案信心相當低落。對應於申請建造情況轉差,也逐漸影響後續建築物開工狀況,單就20151~5月建築物開工總樓地板面積更較2014年同期大減24.14%,其中僅有工業倉儲類用途之建築開工表現較佳,其他包括住宅、商辦等建築開工動能轉趨疲軟,受房市景氣轉淡影響較為直接。縱然先前有部分建商為因應2015下半年容積獎勵限縮制度施行而有搶照動作,但後續該部分投入開工的情況卻相對低落,甚至普遍有遞延開工的情況,此對於未來建築工程市況將有直接影響。所幸近年來核發建築物使用執照總樓地板面積仍能維持溫和成長走勢,對應於先前新建工程投入乃至於近期已步入完工階段,使得完工面積供給相繼釋出,對此建築物在手工程推進情況較不受現階段房市景氣低迷所影響。

表七  我國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年增率變化

產業名稱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1~5

核發建造執照

9.54%

-3.71%

20.92%

-2.83%

-17.92%

核發使用執照

7.79%

7.25%

3.64%

10.24%

5.35%

建築物開工

9.16%

6.34%

6.70%

9.21%

-24.14%

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157月。

    另針對我國企業投資概況來說,根據表八所示,經濟部列管重大計畫投資金額年增率於2013年呈現兩位數成長幅度之外,後續成長動能已轉趨緩和,2015年第一季該金額年增率更收斂至3.58%,顯示我國企業對於投資前景已轉趨謹慎保守,對於未來資本支出投入已不若原先樂觀預期,反映在我國大廠有調整下修資本支出水位的情況,此主要反映在各業者對於經營情勢與營運狀況漸生疑慮,畢竟全球經濟復甦動能遲緩,終端市況以及新款產品出貨動能有所放緩,使得企業投資潮有所降溫。況且針對我國投資環境也面臨土地取得不順、勞動人力短缺以及環評程序繁瑣等因素,連帶影響投資項目推行時程。縱然近期政府亦有提出解決方案,包括土地強制購回或是部分投資項目直接進入二階環評等方式,但最終企業仍是考量市況變數未減,後續新增投資計畫項目已有鬆動。此外觀察近年來製造業固定資產增購金額變化,除2013年有小幅回升之外,2014年又再次轉弱,甚至單就2015年第一季該增購金額更較2014年同期大減11.86%,主要與機械雜項設備採購金額縮減有關,此亦對應於我國在資本設備進口同樣呈現大幅衰退的情況,更加突顯對於未來經營環境與投資前景未見樂觀。縱然仍有部分重要大廠按照原先排定時程進行裝機與測試,但此多反映在先前已釋出之廠務工程設備訂單,反倒對於後續新增訂單之態度已見保守,因此未來所衍生相關工程業務量也將受到衝擊。

表八  我國企業投資概況

各項目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年第一季

列管重大計畫投資(億元)

11,191

11,078

12,226

13,040

3,297

  年增率

4.61%

-1.01%

10.36%

6.66%

3.58%

製造業固定資產增購(億元)

10,509

9,522

9,973

9,822

1,991

  年增率

-7.19%

-9.40%

4.74%

-1.52%

-11.86%

資料來源:經濟部、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157月。

 

三、營造業上市櫃廠商營運概況

    觀察本產業主要廠商營運概況(請見表九)2015上半年逾半數廠商之合併營收年增率呈現負成長走勢,其中亦有不少廠商合併營收年減率達兩位數之多。儘管對於部分廠商來說,該業績下滑並非全然來自於工程實績表現之上,甚至更有部分廠商因持續調整經營業務範疇並以改善財務體質為重,轉而減少對於工程標金大但毛利較低之工程項目投入,連帶使其合併營收水位相對滑落,但對於多數廠商來說仍受制於經營環境利空因素未減而影響其工程業務發展,對其營運面亦有直接影響。

    針對土木及建築工程業者來說,2015年以來中華工程合併營收大幅拉高,甚至單就首季各財務數據表現亦較2014年同期有數倍增長之佳績,但此僅僅反映在該期間有處分土地收入以及房地開發收入認列等貢獻,反觀其工程實績進帳未見理想,甚至在手若干工程項目因執行效率欠佳,連帶影響其工程收入認列。由此例可見合併營收增減變化之背後,經營業務內容早與以往有顯著差異。至於皇昌營造業績表現雖是不俗,係因在手工程項目之契約價金較大,主要包括台北捷運環狀線區段標、林口國宅暨世大運選手村統包工程等項目,但細究觀察在手工程水位雖仍維持在高檔,惟近年來卻沒有其他新建工程挹注,僅僅在於消化在建工程項目,此雖對其業績一度有明顯衝高之態勢,但未來恐將面臨在建工程水位斷層致使工程收入認列延續性轉差。由此可知,對於廠商未來在建工程水位變化之掌握度應更甚於眼前工程實績短利。另觀察工信工程合併營收雖是大增,同樣因在手工程契約價金較大,且推進時程已步入高峰,但此業績拉抬並未能助長首季合併營業毛利水位,係因若干工程項目施作環境較為困難,使得耗材負擔相對沉重,因而稀釋合併營業毛利表現。至於欣陸控股合併營收水位雖是持續增長,但此多反映在建設部門之業績拉抬貢獻,相較之下營造部門表現較為弱勢,甚至部分區段標更因基礎人力不足而影響後續工程收入認列。由此可知,在手工程執行效率好壞對於廠商營運影響也較大。

    針對機電及管道工程業者來說,2015年以來漢唐集成業績表現相對突出,除受到基期偏低之外,來自於重要業主台積電之廠務工程暨設備訂單之執行仍有不少收益進帳。對於同是機電系統整合工程業者之亞翔工程來說雖亦有合併營收增長表現,但觀其首季各財務數據表現卻明顯疲軟,顯其成本費用控制不當。至於偉盟工業合併營收大幅衰退,除面臨環保材料業績不佳之外,工程以及管材銷售收入進帳也不盡理想。相較之下,國統國際營運表現相對強勁,係因業者無論在管道工程或是排污處理等業別皆能彰顯其優異能力,加上工程品質佳亦頗受業主青睞,近年來承攬工程標案數量及其規模甚大,對應於在手重大工程項目更已進入收入認列成長期,因此有助於業績明顯衝高。

表九  我國營造業上市櫃廠商營運概況

單位:新台幣億元、%

 

2014年營收

20151~6月營收

20151~3月各財務數據年增率

 

金額

年增率

金額

年增率

營業毛利

營業利益

本期淨利

土木及建築工程業者

中華工程

138.99

-2.76

82.46

32.22

939.61

4,754.74

4,710.50

新亞建設

117.73

15.60

50.43

-7.97

22.67

20.05

12.59

達欣工程

113.81

-24.87

51.10

-14.07

15.15

30.51

-13.92

皇昌營造

54.75

52.16

29.21

45.81

117.87

362.99

182.48

根基營造

55.25

-7.51

23.81

-18.89

-57.67

-89.11

-70.65

潤弘精密

142.06

-5.39

53.39

-21.03

-5.69

-15.40

-24.97

德昌營造

51.37

-3.18

19.36

-12.15

-3.61

-7.56

-18.00

建國工程

70.03

8.30

23.31

-29.06

-30.75

虧損減少

虧損擴大

雙喜營造

5.44

-58.15

2.47

-21.58

-93.25

由盈轉虧

由盈轉虧

隆大營建

40.67

-10.65

12.60

-19.79

-27.51

-29.27

-30.32

工信工程

58.47

32.91

35.34

31.80

-2.61

8.12

49.62

欣陸控股

212.27

18.27

124.27

10.97

206.37

4,274.22

轉虧為盈

機電及管道工程業者

漢唐集成

69.5

-39.28

57.79

128.36

21.19

29.37

9.39

亞翔工程

145

18.21

66.88

8.24

-5.33

-53.81

-88.03

同開科技

14.52

118.79

5.54

-17.11

-16.77

由盈轉虧

由盈轉虧

偉盟工業

24.83

0.97

6.20

-40.01

-60.41

虧損擴大

轉虧為盈

夆典科技

36.92

-54.85

9.98

-45.49

-78.37

-94.01

-94.62

國統國際

39.59

70.51

25.34

47.74

31.76

67.76

45.68

聖暉工程

75.82

-12.41

34.84

-0.80

25.06

28.99

5.12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157月。

 

參、營造業展望

針對2015年我國營造業景氣表現,估計全年銷售額年增率將放緩至2.40%,顯示本產業景氣轉趨平淡。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之統計資料顯示,估計2015年我國固定資本形成年增率將收斂至1.66%(請見表十),此增幅與前次估計相比已不見原先樂觀預期,調降修正力道更加突顯我國投資環境所面臨諸多挑戰與考驗,其中單就政府部門固定資本形成年增率依舊未能擺脫負成長走勢,公營事業固定資本形成更較2014年大減逾一成之多,可知公部門投資動能相當疲弱。縱然民間部門固定資本形成年增率尚能維持溫和增長走勢,但此增幅與前次估計已有明顯減少的情況,對應於國內各廠商對於未來營運前景與投資項目多轉趨保守應對。鑒於此,受到我國投資環境氛圍轉淡影響,直接壓抑我國工程業務發展,對於本產業景氣影響更為直接。

再者根據台經院對於營建業景氣判斷與廠商調查之資料顯示,其中對於土木工程業者來說,無論在當月或是對於未來半年景氣看法,相較於2014年多以持平視之,進入2015年以來則普遍有抱持看壞之情況,此亦呼應近年來營造公會與各家營造業廠商多次對外表示就整體景氣更顯悲觀之看法,甚至更有業者直接點名2015年為營造業景氣低潮,主要癥結在於公共工程預算數減少,房屋建築開工率滑落,使得各家營造業者新建工程挹注降低,直接壓抑在手工程量,後續工程消化與收入認列將相對短少,因此對於當月與未來半年景氣研判明顯轉差。而對於專門營造業來說,縱然尚有部分廠商來自於在建工程持續推進以及因應商業投資開發所衍生工程需求而有所受惠,但礙於我國民間投資氣氛已是轉淡,單就我國數家科技大廠於近期對於下半年景氣轉趨保守之看法,隨著營運動能放緩,也將影響投資計畫投入,對此若干機電設備採購安裝作業量釋出情況將不若以往突出。而對於其他基礎結構工程業者來說,正因新建工程投入轉弱,加上先期作業審查時程遞延,又有若干工程爭議尚待排除,對於後續基礎工程推行亦有部分影響。

表十  我國固定資本形成年增率概況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e)

政府部門

-3.48%

-10.13%

-3.40%

-6.77%

-4.20%

公營事業

-11.99%

-7.17%

-1.81%

4.79%

-11.88%

民間部門

2.46%

0.33%

4.29%

4.64%

3.64%

合計

0.33%

-1.94%

2.71%

2.98%

1.66%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157月。

    另針對2016年我國營造業景氣研判,預估將較2015年呈現下滑走勢。儘管我國政府為提振經濟景氣而有提出採取擴張性財政支出的方式,單就國發會對於2016年中央公務預算審議結果較2015年有小幅增加的情況,但細究觀察工程預算數投入仍以現階段重大投資在建工程推進為重,並無其他新增投資項目之釋出,況且回顧部分重大在建工程執行仍有落後的情況,對此後續工程款項提撥到位速度恐將有所放緩,畢竟所面臨工程障礙排除並非短時間內可以輕易解決,因此來自於公部門投資貢獻仍是相對有限。而對於民間投資環境來說更將備受挑戰,係因全球經濟復甦動能依舊遲緩,各企業對於投資計畫謹慎看待,畢竟終端市況未見明顯好轉,甚至單就支撐我國重大投資計畫之電子零組件產業更對於未來資本支出水位恐有下修的動作,反映在資本支出高峰已過,因此後續在廠建以及相關設備採購安裝等需求也將轉淡。此外觀察國內房市景氣仍未能走出低迷陰影,無論在房市推案抑或房屋成交買賣等面向皆將相對不利,畢竟後續在房市重稅時代來臨之下,相關投資活動將大舉降溫,因此反映在房屋建築新建改建等需求力道也將相對疲弱。縱然預估在建工程完工水位仍將於2016上半年墊高,但進入2016下半年將出現轉折修正的情況,主要對應於過去受到房地合一稅制變數影響造成新建工程投入轉弱表現,預估該部分於2016下半年完工釋出的部分將有所轉淡,不利工程尾款認列。

 

    綜言之,我國投資環境並未見樂觀條件,反倒充斥不少變數干擾,對於新建開工投入甚是不利,加上在手工程陸續完工消化之後,後續在手工程量水位更顯壓抑,也將影響工程收入認列,因此預估2016年本產業景氣表現將較2015年轉差。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