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人才流失要當國安問題處理(台灣時報)
林建甫

2018/04/27
      新任工業總會理事長台塑企業總裁王文淵一上任馬上就以「人才流失」向政府喊話。他並以半導體產業為例,過去一、二年內,南亞科被大陸挖角四十八位高階技術人員,而美光子公司華亞科更慘,超過四百位人才流失,且今年大陸又提出了「惠台三十一項」,未來人才的外流恐怕會更加快速。

   其實人才外流不只限於台灣與大陸,過去十幾年的「全球化」,人才流動不再局限於國家及區域,加上科技的日新月異,各國企業的全球搶人大戰早就開打了。谷歌(Google)不僅收購宏達電(HTC) 兩千多位員工,「Google智慧台灣計劃」還要再找三百人,其他像微軟、蘋果也有類似的搶人才計劃,且地點遍佈全球。

   不可諱言,這已經是一個危及國家安全的問題,如何突破需要大家集思廣益。若借鏡各國經驗大致可以從 「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三大層面來看。

   首先,「育才」必須從教育做起,在政策的大方向上,政府要反轉過去死板板的教育體制,鬆綁政策管制,落實產學長期合作,鼓勵大學聘請國際名師,建立在地教學品牌。高等教育除了法人化,更應納入「產業化」的思維。在全球學生、人才、資金的流動日益便捷的年代,美英等先進國家的教育改革愈來愈重視自由市場機制,將經濟學中選擇、價格、競爭等觀念納入思考,將市場運作機制導入高等教育體系。更多的大學透過環境與待遇的提升來吸引最優質的人流及金流投入,而更多的人才與資金能吸引更多的菁英、企業,打造正向循環,同時也從國際競爭中突圍而出的主因。

   其次,要「留住人才」產業必須要轉型升級。因為良禽擇木而棲。雖然影響人才流動的因素很多,包括:薪資、未來發展性、福利制度、生活環境等都是關鍵。然而在科技日新月異的年代,數位經濟已是大勢所趨,傳統製造業如果不轉型,不僅無法跟上浪潮,也將因競爭力削弱,無法提供更好薪資的待遇及福利制度來留住人才,是故產業的轉型升級將是企業成長的引擎。有競爭力的產業,才可能創造高附加價值,進而生成更多高薪的工作機會,將人才留在台灣

   此外,全球「搶人」大戰愈演愈烈,台灣不可能置身事外。為此國發會提出了「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從「鬆綁工作、簽證及居留規定」、「鬆綁父母配偶及子女停居留規定」及「提供退休、健保及租稅優惠」三大措施吸引全球人才,未來發展值得期待。但可惜的是,該法未涉及「移民」政策,從各國的經驗來看,這是決定外國人才去留的關鍵因素,美國、日本、德國、新加坡等國家為了留住人才都提供了更大的彈性空間,我們也應儘快完善規劃。

   有不少人擔心國外人才來會排擠台灣勞動力的生存空間,然而在全球化、數位化的大環境中,台灣無法閉門造車,那只會更加邊緣化。我們要用開放的心態,接受來自各國的人才。眾所皆知,矽谷有三分之一的科技公司是由外來移民創辦,不同文化的衝撞產生的創新動力非常強大,透過勞動要素的專業技能、經驗與知識,進而增加資本和企業的生產力。

   總之,不只政策要開放,人民的思維也要跟上浪潮,建構開放自由的環境,台灣才有跟國際搶人的本錢,經濟才能再創奇蹟。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