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社論

生物科技創新趨勢-精準醫療
台經院

2017/10/05
傳統的醫療主要係以病患症狀描述加上常規檢查,透過醫生經驗來判斷疾病種類,確診之後,通常以相同疾病採用標準式的療程與藥品;而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則是針對不同人的特徵而打造,包含:個人的基因體序列、微生物組成、家族及自我疾病史、生活型態以及飲食習慣等,因此必須進行大量資料的蒐集,其中基因體資料數據更是龐大。但在精準醫療下,不同病患雖然得到相同疾病,但經過基因資料庫比對及分析後,能給予客製化的治療建議。目前,從個人化醫療到標靶治療的發展範疇,都屬於精準醫療的概念,其主要內涵就是準確地瞭解疾病的發生與進展,藉由有效地探究疾病的因果,結合醫學的科學研究及跨領域科技,讓疾病的預防與診療能夠更為精準。

全世界正邁向精準醫療的新紀元,隨著2015年歐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2.15億美元推動「精準醫療計畫」(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英國宣布發起「精準醫學躍進」(Precision Medicine Catapult),以及中國也在生物醫藥「十三五」規劃中聚焦於精準醫療。我國中央研究院及長庚大學與美國癌症研究所於2016年已簽署備忘錄,加入美國「癌症登月計畫」(National Cancer Moonshot),與多國攜手合作,運用嶄新的蛋白基因體學(Proteogenomics)策略進行大規模癌症病人分析,探討疾病發生機制、檢測及治療的線索,期待有朝一日能終結癌症,造福人類。該計畫預計將原本於十年才能完成的癌症相關預防、診斷、治療和護理等工作期程縮短一半。前美國副總統拜登在「2016社會公益高峰會」發表演說指出,美國的癌症登月計畫將與台灣、加拿大、中國、德國、瑞士、日本及韓國等國建立合作關係,運用蛋白基因體進行癌症研究及治療。

在精準醫療眾多領域中,「個人化腫瘤治療」被業內視為未來最大的市場,而腫瘤免疫療法和基因標靶藥物則是其中最具潛力的投資主題。2015年羅氏(Roche)以十億美元買下Foundation Medicine過半股權,希望藉助Foundation Medicine對癌症基因檢測和分析的能力,協助開發腫瘤個人化治療。2016年輝瑞(Pfizer)以140億美元併購Medivation,想擴大抗癌標靶藥物陣容,並結合Medivation的藥物研發能力發展抗癌藥物與免疫療法藥物的混合治療。另2016年德國的西門子醫療系統集團(Siemens Healthcare)併購體外診斷公司NEO New Oncology AG,以提升其透過體外診斷輔助藥物選擇的決策能力。

除了傳統藥廠對精準醫療領域之企圖心之外,由於精準醫療跟大數據的緊密結合,也帶來跨業併購與聯盟的需求。精準醫療需要分析巨量數據確定客製化治療方案,帶動醫療數字化和網絡化的需求上升,也吸引異業之跨業投入。繼2015年4月IBM成立Watson Health健康事業以來,IBM先後併購了四家醫療數據公司(Phytel、Explorys、Merge Healthcare以及Truven)。

繼美國公布精準醫療計畫後,中國在2015年將精準醫療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預測到2030年將投入人民幣600億元,為這一產業帶來黃金發展期。順應國家政策帶來的巨大商機,體外診斷領域併購總金額從2013年的2,600萬美元到2015年的20.48億美元,成長近百倍,中國體外診斷領域從2014年開始出現5,000萬美元俱樂部的巨額併購交易。

癌症登月計畫將是探索國人癌症發生機制、研發治療方針的重要基礎工程。中研院接受政府委託建置的「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具長期追蹤、資料全面等優勢,與癌症登月計畫方向不謀而合,加上台灣的健保制度與高品質的醫療及公共衛生水準,都是台灣執行此計畫的重要優勢。此次合作顯示台灣的蛋白基因體技術備受國際肯定,並可提高我國學術研究的能見度。中研院於2015年與美國癌症研究所簽署癌症蛋白質體學合作備忘錄,透過共同合作,建立發展標準化臨床蛋白質體學技術平台,用來解析癌症的蛋白基因體網路,並建立癌症檢測及治療的新策略。因應癌症登月計畫的正式開展,雙方於2016年簽訂修正版合約,擴大合作範圍,台灣成為美國癌症登月計畫的合作成員,攜手合作阿波羅計畫(Applied Proteogenomic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Outcomes, APOLLO),希望能為台灣提供解決重要疾病的線索,並加速提供國人精準醫療的新方針。

台灣生技廠商亦開始積極透過併購布局精準醫療這一新興市場,2016年1月國內分子檢測公司基龍米克斯以換股方式整併世基生醫,垂直整合基龍米克斯在產業上中游的檢測服務,以及世基生醫在下游的技術應用和銷售優勢,打通產業上下游。繼基龍米克斯與世基生醫整併後,近來亦傳出生技公司基亞向分子檢測公司賽亞基因提出併購協議。

除國內整併外,我國生技廠商亦開始開拓全球精準醫療市場。專攻醫療檢測的博錸生技公司於2016年9月,與日商三井集團旗下體外診斷公司DENKA SEIKEN簽署授權及委託產品研發協議;博錸生技授權DENKA SEIKEN使用其自主研發的多元檢測診斷平台,同時DENKA SEIKEN亦委託博錸設計開發體外檢測儀器。

除以上傳統生技公司之外,台灣資通訊廠商也積極順應醫療電子化、數據化及精準醫療的市場需求,投入這些高附加價值領域。鴻海集團近年來轉型生技產業,跨足癌症、醫療顯示器、幹細胞及預防醫療四大領域。鴻海旗下永齡健康基金會於2016年9月宣布,將與台大醫學院及美國南坦集團共同啟動專注於華人基因組的攻克癌症登月計畫(Cancer MoonShot 2020),希望共同打造華人抗癌平台。2017年郭台銘與台灣大學醫院「台成幹細胞治療中心」主任唐季祿等人參訪華大基因,華大基因希望與富士康一起在全球抗癌計畫盡心力,宣示合作推動精準醫療。

生物科技為我國「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之重點,政府應掌握精準醫療的國際發展與政策趨勢,並思考我國生技醫療與資通訊軟、硬體業者應如何進行跨業合作來提供整合加值服務,以政策規劃引導及技術、服務、資金的整合來帶動我國精準醫療之發展。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