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台韓半導體恐成貿易戰犧牲打(中國時報)
劉佩真

2018/03/28

      此次中美貿易戰若要出現轉圜,半導體業將成為兩方最關鍵的談判籌碼。半導體是重要戰略資源,中美互相高度依賴,一方面中國是美國半導體公司的主要市場,多數公司的中國營收占比都超過40%;另一方面,中美半導體技術差距較大,中國出口的整機積體電路大部分採購自美國公司,其餘則由台灣、日本、南韓等國家供應。

      事實上,此次美國期望中國對美擴大採購半導體產品,藉此緩解美中貿易戰的紛爭,主要是因美國半導體巨頭在中國的業務比重頗高。除了美國半導體巨頭對川普政府的施壓之外,由於半導體價值高,藉由中國對美擴大採購,亦可有效縮減美中貿易逆差,同時美國亦可更加鞏固其在全球第1大半導體供應國的地位,也拉大與第2大的南韓、第3大的台灣等競爭國的領先差距。

      因而,中國若允諾對美國擴大採購半導體產品,對美國而言可謂是一舉數得。

      在過去20年逐漸形成的高科技全球產業鏈分工合作中,美國向外輸出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而中國則利用相對高效率及低成本進行生產加工,出口產品附加價值仍較低,但部分領域已可與國際龍頭形成競爭態勢。更何況在「中國製造2025」當中,積體電路更是扮演重中之重的角色。

      因此,此次中國若最後同意對美擴大採購半導體產品,將僅是中國緩解與美國之間貿易戰的權宜之計,中長期中國勢必仍將持續進行半導體全產業鏈的國產化政策,畢竟半導體攸關國家安全,亦是國家戰略產業,不可能長期受制於其他國家,最終中國半導體業還是必須達到自主可控的地步。

      中國若對美擴大採購半導體產品,台灣和南韓將成為犧牲打。對台廠的影響,預料受傷程度最輕的是記憶體族群,主要是我國在全球標準型DRAM品牌的市占率僅剩下個位數;其次是晶圓代工族群,2017年台灣晶圓代工的市占率為75.2%,遠遠領先美國的11.5%,未來美國政府是否協助INTEL來強攻晶圓代工領域,則將牽動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廠商的訂單。

      而目前比較具迫切危機的壓力會是在IC設計族群,主要是2017年QUALCOMM與聯發科在全球的市占率分別為17.0%、7.8%,但在中國手機應用處理器的市占率,聯發科與QUALCOMM幾乎旗鼓相當,未來若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加大對於QUALCOMM手機晶片的力道,恐衝擊聯發科手機晶片主要的訂單來源。

      面對中美貿易戰對台的衝擊,政府應盡快協助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強化高階封測和高階製程的競爭力,搶進下一代新興科技領域的供應鏈。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