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新鮮人在數位時代的大學入學指南(數位時代)
錢思敏

2016/07/03

在2016年的9月即將進入大學成為新鮮人的學生,對你們來說,是幸也不幸。

千萬別以為,考上了大學,混個四年就會前途光明。不,關於大學四年對於大學生的意義,就我來看,越早認清,就越能為你的未來創造光明。

首先,雖然時代在變,但是大學教育的內容跟不上時代,絕對超乎你的想像。很多學生在度過了大一的第一年之後,確認了自己來大學也不過是來混文憑的,甚至企業用人也認清了產學落差,大學畢業生常常還是要訓練過後才能用,但是現在企業普遍沒有時間、耐心等待不夠成熟的大學生,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其來有自。

問題在哪裡?
教學科目很難改變。
有些很多科系的必修科目,數十年來並未改變,似乎沒有去思考,為什麼要有這些科目的存在 。有些科目的存在是可能為了讀研究所而設計,但仍列為必修,有些科目更重於計算,而忽略背後的邏輯原理,考了一堆數學、計算式,畢業後,使用到的機率微乎其微,而所需要的數位時代發展下的專屬課程開設的比例卻是少之又少。

教材內容並未與時俱進,甚至過時甚久。
有個學生曾經跟我抱怨:通識的資訊課,講的竟然是電腦的發展歷史,他說:不如上個excel來得有用。我在偶然機緣下,代了一門「網際網路行銷」的課程,總覺得現在應該是「數位行銷」才是,而從準備教材開始,查了不少國內外的教科書,但,無論是英文版或是中文版,就算是最新的用書還是太過時,跟現實的世界,甚至跟我們將處的未來都離得太遙遠了,教這些內容給大學生,對他們面對未來的世界,幫助真的並不大。所以,萬一,老師不自製教材,反而決定用過時的教科書呢? 難怪學生只能把大學當作混個文憑的地方。

授課方式仍偏單向傳授,少有思考。
學生告訴我,有些老師上課只叫同學念課文,念完就叫大家自己看,特別是那種正職的教授,我還以為這是我們那個念書的年代才會發生的事,很顯然,數十年下來,大學學習方式好像沒有甚麼改變,也難怪以電玩遊戲讓學生解題破關就可以稱為是翻轉教育了。學生們告訴我,以分組討論一些主題和問題是很棒學習的方式時,我有點意外,因為我以為他們應該要常常有這樣的機會去討論和思考,甚至思考問題應該早就要成為習慣。

現在,可以想想,大學四年還是得要修規定的必修,但受制於必修之外,自己可控的部分是什麼? 例如,像是選修科目,應該注意國際最新潮流趨勢,該把一些重要的領域,列為自訂的必修課程,若是自己的學校沒有開設,就利用校際選修,甚至可以去多方旁聽談論新科技、創新、數據分析、程式設計等課程,參與各種新興議題的講座,或者以參加社團的方式學習。

再者,必須放低對教授的期待,因為即使科目名稱很新,但是,有可能老師自己也不熟,只是紙上談兵,相反的,不依賴老師要思考如何能夠自學,而且未來工作上所需要應用到的技能,往往都不是在學校中能夠學習到的,反而是需要知道怎麼可以了解,或是怎麼可以學得會。

職場上多數的工作,其實最需要的是找到工作的邏輯和方法,而可惜的是未來越固定制式的工作內容,就越來越容易被創新科技所取代,也就是工作機會也會越來越少,越複雜越需要組織能力、判斷能力、思考力、創意的工作反而難以被取代,因此,大學最可以訓練這些能力的地方是在社團,因為,社團總是人力有限,但卻要執行多元的工作內容,像是規劃年度活動、舉辦活動、組織人力運用、報帳、活動行銷,以及這些內容如何應用新科技的方式完成,還有對校方或是同學間的人際溝通環節,這都是強化自我能力的方式,比起來,學校所教授的科目內容未來工作能應用得上的不多,反而是社團活動可豐富工作經驗外,也可提早學習當個社會人。

在大學四年,幫自己建立起一種態度、思考方式、能夠自己學習新事物與解讀事物背後意義的能力,無論未來科技怎麼改變工作職場的需要,都將能有面對未來的勇氣和自信。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