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原來提供人民「世界一流」的服務 也有機會成為國際標準(工商時報)
林欣吾

2018/04/26

      教科書告訴我們:愛沙尼亞是波羅地海三小國之一,到了90年代蘇聯解體後才真正獨立。這個小國,藉著2017年歐盟理事會的召開,讓32個歐盟國家簽署了「塔林數位政府宣言」,向全球展現愛沙尼亞提供公民世界一流數位化政府服務的實力!

      從數字上看,愛沙尼亞是全球第一個將寬頻上網列為公民基本權利的國家,政府提供給公民與企業公共服務有99%可以藉著網路完成,這些服務1週7天24小時不間斷提供;政府入口網站EESTI.EE,提供了815 項服務,讓分佈在全球200個國家的愛沙尼亞公民可便利使用政府服務。基本上,只有少數幾種非得真人的出現外,幾乎所有公共服務都可以在網路上完成。

      在世紀初,愛沙尼亞除推動電子病歷化、線上地政系統、線上繳費繳稅及線上購票等基本服務外,還有許多單點數位化,例如:建置會議數位系統協助提高閣員討論與決策的效率;提供學校數位系統,協助老師有效紀錄與分析學生學習狀況,協助家長便利與學校溝通學生狀況;建置了警察數位系統,協助警局及巡邏中的警察有效掌握與防止各種危害安全狀況的發生。這許多公共服務與管理的數位化,提供了有效率的便民服務。

      但,這些基本數位服務,還不足以登上國際舞台。

      2006年是愛沙尼亞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隨著新一任總統的積極倡議,政府進一步推向多邊互通、促進互信的數位化方向,奠定了後來邁向國際的基礎。

      當年,政府投入相當心力做最終情境的研究分析,提出幾個重要原則,包括政府需提供單次登錄(ONCE ONLY)全面服務、跨部門服務應用的資料互通(INTEROPERABILITY)、持續紀錄公共服務應用內容;在有效資訊安全與個資規範下,讓資料透明與開放,並作有效率的查核,建立可信賴(TRUSTWORTHINESS)的行政運作,以防止貪腐與利益衝突的發生;開放地與公民溝通,讓政府運作更貼近社會的需求。

      對企業,想要作到跨部門資料互通與透明都只是個理想,要求政府能做到更是個不可及的願景。不過,愛沙尼亞就是朝這個理想,不斷進行實驗,持續地研究與發展,從不同的應用逐步嘗試推進。

      在數位身份證及數位簽章等基礎法制,及完善的資訊安全體系下,2006年開始讓提供公民登錄及紀錄相關合約的平台(E-NOTARY),這個平台上提供表格及協議格式,透過數位身分證及簽章就可完成簽署與紀錄交易;接著,在2007年開始提供企業登錄線上平台(E-BUSINESS),透過這平台可進行企業登記,上傳年報、申報所得稅及修改事業經營範圍等。這些平台,提供了豐富的原始資料,已經開始可將公民與企業經濟行為圖像化,成了政府部門了解國家社會經濟動向的基礎。

      最大的突破在2014年,愛沙尼亞將以往所建立的數位政府基礎開始推向國際,包括提供全球數位公民認證(E-RESIDENCY)及將國內資料交換機制作為跨國資料交換使用(X-ROAD)。「數位公民」是個超越國界的公民身份登記,在繳交100歐元後,經過一些實地查核程序,就可取得。這個身份,已經獲得歐盟認可,可在歐盟地區及全球許多國家進行商業登記、銀行開戶、轉帳,成了跨國經商的身份證明;而原本在國內跨政府部門資料管理與交換的機制,開始讓芬蘭開始採用,未來也期待能成為歐盟國家作為公民與事業在公共服務紀錄與資料交換的標準。

      台灣多年來一直在期待能參與國際組織。愛沙尼亞這樣的小國,藉著實質提供愛沙尼亞公民世界一流的數位政府服務,便民的服務,讓許多國家認同與認可!

或許,台灣應標竿一下這樣的思維:深刻地規劃終點願景,實質為人民造福。政策不再流於放煙火、追求短期亮點。或許,那一天政府對人民真正好的成績,也能成為「台灣之光」。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