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逆轉老化趨勢,就要解決少子化的難題(台灣時報)
林建甫

2017/03/31

內政部二月份公布社會的「老化指數」,首度破百,達到一○○.一八。不僅老人首度超過小孩,而且全台有十五個、逾三分之二縣市老化指數破百。「老化」速度持續加快,甚至超過美國和南韓。全台老化區域分布集中在嘉義、南投、屏東等傳統農業縣,主要係因北高工作機會的「磁吸效應」讓這些地區的青壯年人口離鄉背井往大城市移動。但整體而言,少子化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據國發會推估二○二六年老人口比例可能衝破二十%,與日本一樣成為每五個人就有一位老人的「超高齡社會」。到了二○六○年,全國將有一半以上民眾超過五十七.四歲,台灣成為全球僅次於日本第二老的國家,平均一.三個青壯年就得養一位老人。台灣人口紅利正一點一滴地加速枯竭中,少了青壯年勞動力,加上健保、年金、長照等都得靠政府財政,「老化現象」正衝擊我們國家經濟。

要翻轉老化現象,有人建議調整移民政策,吸引國外高級人力留在台灣。這短期雖可紓解我國人口老化問題,但因為有擔心境外移民會搶了本勞的工作疑慮。因此,最終還是要從台灣的內部做起-提升我國不斷下降的生育率,才能解決少子化的問題。

台灣少子化的背後隱含複雜的社會現象,包括不婚、晚婚、晚產、不孕、少生、不生等因素。雖然過去政府祭出百萬獎金徵求生育口號、公辦未婚聯誼活動、各地政府提供生育補助等作法來提高生育。近期也傳出國發會正研修「完善生養環境方案」,從「衡平職場與家庭」、「支持家長育兒」及「托育安親普及化」三大面向著手,藉以提升年輕人生育意願,緩和人口結構惡化速度。但從生育補助、減輕托育費用與家計負擔及建立保母支援系統等作法,依舊無法有效提高國人的生育率,這就表示除了「生育」外,「養育」政策未能充分解決家庭的後顧之憂亦是關鍵點之一。

日韓的作法,政府皆從妊娠生產到嬰幼兒期、到就學到就業期等不同階段進行補助。日本連民間企業也開始為其員工營造出適合養兒育女的職場,如托兒補助費、打造員工托兒所、產前休假及在宅遠距工作等;而韓國在無償保育政策至少投入三.七兆韓元,甚至對部分家庭條件提供保障住房等,以鼓勵生育。但兩國年輕人皆因養育費用仍高於補貼誘因,生育率增加仍有限。

歐盟中生育率最高的是法國。該國用於照顧○至五歲幼兒費用占GDP一.一 %,加上政府亦提供足夠的育兒支持,讓二十五至四十九歲法國婦女就業率超過八成,像依孩童數、家庭條件給予不同額度補助,並可請領至二十歲的育兒津貼,還有托育補助及家庭支持等家庭經濟來源支援,在工作職場上不僅有最長的四十六周產假及至少十周薪資等優惠條件,給予法國家庭自由選擇在養育看護小孩同時也可選擇繼續工作各類補助方案,這些政策也讓法國二○一四年生育率達到二.○八水準,預估二○五○年法國將成為歐洲人口紅利最多的經濟體。

學習日韓法的經驗,政府要端出確實讓年輕人有感的政策,讓他們願意擔負更大生育與撫養責任。除了要改善生育及養育的環境外,補助政策要有效、確實到位,要讓年輕人無後顧之憂。要逆轉老化趨勢,就要解決少子化的問題。台灣社會老化的問題,如果就任其發展,什麼都不做,未來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更高。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