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美大選結果對我經濟之影響
邱達生

2012/08/16

  美國今年第二季GDP成長率出爐,復甦尚屬持續但趨緩。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經濟規模超過15.5兆美元,約佔全世界GDP總和的四分之一,所以美國經濟如果可以回到次級房貸泡沫破滅前的榮景,將是世界經濟景氣復甦的充分條件。然而這樣的可能性並不存在,因為美國在危機前的繁榮景象是建立在龐大雙赤字背景下的假象。貿易赤字肇因於美國人對進口消費財的需求有增無減,而財政赤字讓美國經濟可以預支未來的資產。

  今年的11月將舉行美國大選,由代表民主黨的現任總統歐巴馬對決代表共和黨的候選人羅姆尼。各項數據顯示,歐巴馬與羅姆尼的民調差距極微,亦即近期未來的美國經濟政策可能由民主黨政權繼續規劃,也可能改由共和黨主導。相關的經濟政策將可能會影響美國的經濟表現,而美國經濟又將牽動世界經濟神經。屬於出口導向兼淺碟型經濟體質的我國與國際經濟榮枯一向是高度相關,所以美國大選結果值得我國關注。

  美國經濟雖然屬於復甦階段,但最大的問題是失業率的居高不下,且已經不再是因為景氣循環所造成的短暫現象,而是向自然失業率趨近的結構性問題。即使在2009?2010年美國的經濟成長率由金融海嘯造成的谷底顯著攀升,但是失業率的改善卻是緩慢的。因為巨大的外部衝擊迫使美國企業進行結構調整,亦即必須以更精簡的人力資源配置來因應需要,而此新型產業經濟結構的出現所造成的失業現象即是結構性失業,這也是美國歐巴馬政權所面臨的最主要挑戰。

  經濟與失業問題是否是歐巴馬與羅姆尼選戰的決勝關鍵?其實如果進一步剖析美國經濟結構,無論是歐巴馬或羅姆尼都缺乏可以有效創造就業機會的籌碼。首先是財政政策,無論是民主黨或是共和黨上台都沒有能力再策動大規模的擴張性景氣刺激政策。2011年美國超級委員會談判破局,自動減赤機制將於2013年啟動,為了提早因應,美國政府消費支出將進一步減少,這由第二季的數值可以看得出來,撙節開支是任何黨執政都不得不遵循的大原則。

  至於貨幣政策方面,聯準會自20081216日執行至今,且預計延續到2014年底的0?0.25%的聯邦基金利率水準並沒有顯著的拉抬經濟景氣。扭曲操作雖然是個高明的設計,但對於壓低長期利率,誘使投資人轉買公司債而進一步改善企業條件、推升就業市場的成效有限。既然扭曲操作沒有積極效果,看不出成本更高但功能目標相仿的量化寬鬆對失業率的改善可以帶來任何貢獻。

  歐巴馬的政策宣示與羅姆尼的競選政見都提出對增加美國貿易出口的期盼,但增加淨出口不見得是個理性的解決方案。由美國自2001年數位經濟破沫復甦後,經歷次貸風暴、金融海嘯後至今的成長趨緩,可看出美國景氣大致上與貿易赤字的絕對值是正相關的。也就是美國須進口消費財來供應國內超過11兆美元規模的民間消費,當美國開始試圖改變既有的世界垂直分工模式,輸入型通膨會先衝擊美國消費,進而抹滅脆弱的復甦動能。等到典範移轉開始提供經濟正面貢獻、有效降低失業情況,已是若干年後的事了。

  無論是歐巴馬或羅姆尼當選,他們的政策選項會相當趨近一致。因為在大環境,包括財政、貨幣與貿易條件限制下,即使是略有不同的目標函數將只能產生相當近似的最適決定變數,也就是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不會出現顯著差異。

【本文刊登於2012-08-16 工商時報 第A6版╱政經八百】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