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社論

打造生態系厚實新創實力
台經院

2019/01/09

       2008年的金融海嘯重創全球經濟,許多菁英人才從大企業中出走,同時各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市場充沛的資金助長新創技術的發展,加速了網路經濟邁向數位經濟的轉型。2013年德國發布「高技術戰略2020」,提出了「工業4.0(Industry 4.0)政策,並將其定位為國家長期發展戰略,雖然機械人生產、無人工廠的概念很早就出現了,但工業4.0政策的提出,吹響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號角,全球爭相投大量資源,數位經濟席捲全球。
 

    前三次的工業革命讓人類的生活從手工進入機械化、工廠(生產線)及全球供應鏈的時代,而正在進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會是智慧化生產,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等相關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全人類的生產模式及生活。但也有人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是數位革命,將由IT時代進入DT (Data Technology)時代,數據將會是驅動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動能。
 

    在數位時代中,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共享經濟等技術的突飛猛進,成為推動產業破壞性創新的原動力,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科技、商業思維的整合,創造了全新產業型態,並再向外擴張,形成全新的經濟生態系,影響層面不只限於國境之內,更快速串聯各國,改變全球的生態體系。

    根據創業基因(Startup Genome)發布的「2018年全球創業生態系報告」(GSER 2018)2017年全年全球創業共投入了1,400億美元,創下20年來的新高,其中2015~2017年新創生態系就貢獻了2.3兆美元的產值,再次改寫新的紀錄。同時該報告也整理新創企業IPO後獲利情況,「先進製造與機器人」(Advanced Manufacturing & Robotics)、「農業科技與新食物」(Agtech & New food)、「區塊鏈」(Blockchain)及「人工智慧/大數據與分析」(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g Data & Analytics)2017年最熱門的產業;相較之下「廣告科技」(Adtech)、「遊戲」(Gaming)與「數位媒體」(Digital Media)則是呈現減速的跡象。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該報告點出了四大領域興起及過去熱門產業的衰退,但並不強調各領域未來的商機,而是以「創業家所處生態系的全球連結愈強,則其在全球市場業務的拓展、新創成長與生態系效能都會愈好」作為結論,「生態體系」才是支持新創企業茁壯的基石。

   
回顧台灣各時期的政策,不論是GSER 2018所提到的四大領域,或是工業4.0政策、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政府都有相應的政策提出,從過去的「兩兆雙星」、「黃金十年」、「生產力4.0」,到目前的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的「亞洲矽谷/物聯網」、「智慧機械」、「新農業」、「2018AI實踐年」等,其實政策一直走在時代的尖端未曾懈怠,但近年獨角獸的風潮台灣卻缺席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大趨勢也是各國政府兵家必爭之地,投入大量的資源在培育各國爭相投入的熱門產業是否合適?雖然這些領域的商機龐大,但相對的競爭亦更加激烈。若不是在這幾個領域卡位就完全沒機會,但攤開全球創新報告,人工智慧、智慧製程、生物科技等都有超過十個以上的生態系在競爭,全球新創除了掌握特定技術、產業地位、市場份額等關鍵地位的企業有機會突圍而出,其他新創業者恐怕都會慢慢被市場所淘汰。

    平實而論,台灣並非完全沒機會,而是成功的機率如同獨角獸的出現一樣,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上好運氣。但如果在國際的挑戰中生存下來了,將有機會脫胎換骨,成為台灣下一個標竿企業。不是我們選錯產業、挑錯市場、看錯趨勢,而是選擇大趨勢、大產業就必須面對更多的競爭,其中所需要的不單只是技術、人才、市場,更需要考量自身資源的配置及與其他生態體系合縱連橫、創新商業模式等因素。

   
是以與其押寶產業,投資創新生態體系的塑造是更好的選擇。知易行難,從目前獨角獸八成以上集中在美國及中國,不難發現要打造能吸引全球目光的創新生態系十分困難,台灣先天市場不如這些大國,因此更要強化連結與吸引人才,才有機會在數位經濟時代搶占一席之地。

   
美國矽谷是全球創新的領導者,除了先進的金融市場,更重要的是匯集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傑出人才。例如GSER篩選方法,主要依賴 2012~2017年的投資數據,但投資數據其實是風險創投們篩選案子、競標下注後的結果,是早期投資趨勢的落後指標,更多專家將人才的國際遷徙(移民)、技術經驗與高學歷和女性創辦人,視為新創企業走向成功的關鍵領先指標。而這幾年中國新創生態系逐漸縮小與美國的差距,背後的關鍵就是「人才」的茁壯與群聚效果。

   
台灣並非沒有人才,但優秀的人才跳槽到國際大企業,或是出走到美、中創業生態系更完善的區域,加上台灣面臨人口快速老化窘境,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並形成人才聚集的部落,從數量的累積帶來品質的提升,或許才是台灣經濟轉型升級的可行之道。

   
國發會日前提出了「新經濟移民法」是個很好的想法,吸引國際優秀的人才不僅是厚實經濟發展的基礎,也能為人才交流、企業國際化提升助力, 進而強化台灣與各國間的連接,唯有鬆綁這些制度上的局限,歡迎來自全球的人才,才有機會讓台灣扳回市場規模劣勢,追上領先國家的創新生態系。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