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貿易戰新局 台商該換新腦袋(中國時報)
林建甫

2019/01/31

      美中的貿易摩擦引發的經濟戰爭,現在普遍的認知這已經不是短期間可以解決的。這更是「企業資本主義」與「國家資本主義」,人類經濟體制的爭奪戰,也是全球影響力的爭霸戰,是一場持久戰。面對2019年嚴峻的經濟情勢,台商應如何自處?

      其實從川普上任以來檢討美國的貿易赤字,影響所及其實不只中國,歐盟、加、墨也早都受到波及。但美中兩隻大象的打架,會影響到全世界的生產體系。過去台商在全球產業鏈的參與甚深,根據WTO調查,台灣在世界產業鏈的價值的參與程度高達67.6%,比南韓的62%、日本的47%都還多。我經濟部自己的調查也顯示,台灣整體的外銷訂單51%來自海外生產,其中資訊產業產品更高達90%,而電子產品則也有70%。美國現在祭出關稅、或用非貿易障礙等影響所及,不只是需要貿易的調整,更需要背後產業布局的因應。

      要思考台商未來的最佳策略,我們先從產業製造來看。台商過去自豪的是接單生產,也就是企業對企業(B2B)的生產模式。大陸對台商更用「兩頭在外」來形容,原料、客戶都在外頭,於是來料加工、成品出口。這種通稱代工生產(OEM)的模式讓台商過去賺了錢,但卻養成「製造業思維」,以為只要生產,只要技術,就可以永遠地得天下。

      不錯,我們掌握高科技商品的製造,生產技術含金量也十足,但這些廠商長期以來不接近消費者,不做品牌,不講行銷策略,全球領導大廠決定了方向,台灣OEM代工廠就只能跟著走。然而貿易戰之下的產業布局調整,工廠、生產線不是說遷就能遷,現在短期間只能以增加運費、調整組裝地等方式因應,可預見毛利率會一路下滑。不可諱言,台商製造業的思維要變,OEM代工廠的角色需要調整,未來要把市場搞懂,貼近市場生產,直接面對消費者尋找機會。這需要「製造業要服務化」。

      不同於製造業著重生產技術,服務業就是要注重研究市場、產品落地、銷售通路與消費者互動等層面,用加值服務業銷售的思維來做製造業,做企業對消費者(B2C)的生意。另外隨著材料科學的進步,生產技術的改良,例如3D列印等先進的製造方法,生產規模大幅降低。製造業要將新觀念納入生產考量,包括時尚、文創、環保等均是新的要素,如此才能夠吸引不同的消費者。甚者消費者喜新厭舊,喜歡標新立異、與眾不同等獨一無二的概念,未來消費者對企業(C2B)量身訂做的客製化商品,將是市場上不可忽視的大商機。

      再者,數位新技術更是企業要與時俱進的方向。5G時代馬上來臨,未來網路傳輸速度更快、延遲低等特性,讓資訊的傳輸及串連更加大量、快速且穩定,加上人工智慧及物聯網應用的普及,萬物聯網正在一步步實現。遠端醫療、自駕車、智慧家庭、智慧城市不再只是電影中的場景,很快都將會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這不僅是所有人的生活將反轉,對於企業的生產及銷售將會帶來破壞性的創新。

      網路世界無國界,當前電商平台的蓬勃發展,不只亞馬遜、阿里巴巴等領導性企業提供全球通路,各國的電商也正在快速串連、合作、整併。值得注意的是,不只電商平台盛行,谷歌、臉書、Uber、Netflix等不同領域的大型數位平台都加入戰局,提供愈來愈多的數位化服務,包括雲端計算、數據分析,以及O2O(線上線下整合)技術、金流、物流等服務。對於傳統企業而言,這是好事,與其投入大量資源投入不熟悉的數位領域,倒不如善用這些平台所提供的服務,集中能量投資自身技術的成長,才能將效益最大化。

      最後,政治、法規制度十分重要。經濟、企業運行奠基於政治及法規制度,例如美中貿易戰不僅衝擊這兩大經濟體的發展,影響層面更擴及匯率、企業、智財權等層面,直接左右了企業的生產與銷售。兩岸經貿關係緊密,但政治的紛擾往往更讓業者無奈。台商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政策也需要與時俱進,需要具備前瞻性,如此才能讓台商沒有後顧之憂且將資源引導投入創新產業,產品創新也就能事半功倍,掌握世界先機。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