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用賽局倒推法解年金困局(中國時報)
林建甫

2016/06/28

23日下午「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第1次開會。可惜的是,37位委員談了大半天完全沒有半點共識,會議中吵成一團,炮聲隆隆。後來軍公教代表有3位委員退席表示抗議。不僅會場內吵得火熱,場外也有上千位軍公教在職和退休人員齊聚228公園,並派出代表進入總統府,向總統蔡英文遞交10問以及5大主張,爭議進一步延燒擴大。如何解決年金改革的燙手山芋?

日前,前立委沈富雄先生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想法:「年金改革若想成功,必須顛覆目前的思維,反向操作改革的次序,先敲定一個全新、一國一制的『全民年金』;事成以後,再回頭就13種現制,逐一談判,結算並融入新制。」這種由後往前推的思考模式,就是經濟學賽局理論(GAME THEORY)中求解的倒推法(BACKWARD INDUCTION,BI)。

賽局理論是探討「決策」的理論,又稱博弈或是互動決策理論。研究各方在利害衝突之下的最適因應策略,及最終所達到的均衡情況。應用的層面相當廣泛,從撲克牌等博弈遊戲、OPEC的石油訂價、美蘇核武競賽、國際政經談判等都可看見賽局理論的分析。

倒推法又稱為逆向歸納法,是動態賽局理論裡中發現子賽局完美均衡(SUBGAME PERFECT EQUILIBRIUM)的方法。其步驟是先找出所有基本子賽局的均衡,然後再將每個基本子賽局的均衡報酬代回,進行分析。重複此步驟直到所有完整子賽局都被分析完為止。而由後往前,一階段一階段逐步往前倒推,直至最初的選擇,就不會漏掉應該考慮的。倒推法在邏輯上十分嚴密,其推理、演繹所得的答案,可以形成最佳的均衡結果。

倒推法的邏輯基礎是動態博弈中先行動的參與人,在前面階段進行選擇行為時必然會考慮後行動的參與人在後面階段中的行為選擇。因此只有在最後一階段的參與人才能不受其他參與人的制約而可以直接做出選擇。但是當後面階段參與人的選擇確定後,前一階段參與人的行為也就容易確定了。倒推法最重要的是可以排除不可信的威脅或承諾。

其實這是一個很早就被廣泛使用的概念,1913年澤梅羅(E. ZERMELO)就曾使用倒推法來證明國際象棋的最優策略解。不過這在實務的應用上,時常為人所詬病。

因為現實社會中資訊往往是不對稱的,使得參與者在個人決策時出現了偏差,進而影響最終均衡結果,但反之,若是在資訊完全透明下,市場機制就不會偏離倒推法的均衡,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歐曼(ROBERT J. AUMANN)曾說「在完美信息擴展型博弈中,理性的公共知識蘊含了倒推法。」

沈富雄先生先前參加台大舉辦的「年金改革的社會對話系列座談」後,形容與會者「為捍衛既得利益而不惜大言不慚,出口極端不遜」。感慨「這個年頭,『奪妻之恨』已經少見了,眼前上演的是一場火辣辣的『奪財之恨』」。可見與會者有多少擔心、害怕,會進行大量的威脅或需要不同的承諾,但透過倒推法可以排除不可信的威脅或承諾,可以簡化會議的進行,縮短可能浪費的時間。

國人必須要認知社會保障制度分成3層。其中新設計出的全民年金是第1層,而且這是強制性社會保險。還有第2層的職業退休金及第3層的個人儲蓄。有了第1層,之後回頭探討第2層,但第3層完全是個人的自由。第1層要整合現有的勞工保險、國民年金、農民保險及軍公教人員保險,牽涉所有1600萬的勞動力。第2層包括勞退新制涉及623.8萬人,勞退舊制128萬人及軍公教退撫的63萬人。因此工程相當浩大,非一蹴可幾。

有了共識的第1層年金做基礎,之後對13種現制,逐一談判,進行結算。沈富雄先生建議:結算也就是完全揚棄舊制的「代間移轉」,這代人不再吃下一代的錢;而且不妨從寬,不妨多尊重一點「信賴保護原則」。這是很好的建議。

現存的13種制度是歷史的產物。軍公教的雇主是政府,這些都是該尊重的限制條件。解決爭議的問題需要智慧,共識不會憑空掉下來。主事者林萬億政委不要想用表決的方式解決問題,那只會造成更大的衝突。謙卑、謙卑、再謙卑,溝通、溝通、再溝通,這是解決問題的不二法門。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