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英國脫歐邊境僵局:抽象的愛國情操,引發具體的國家危機(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詹孟倫

2019/03/01

        文化、經濟、政治的全球化,使得各國間無形的邊界逐漸消融,而有形的邊界依舊扮演著其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僅是國與國之間的地理劃分,邊界還具減低衝突的「緩衝」作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從2016年競選總統期間至今,始終堅持在美墨邊境上,執行「築牆」計劃以保護美國人民的權益。雖美國民眾反應不一,但在國際間所引發的國家主義與全球主義的爭歧,可說是是越演越烈。

 

        邊界議題不只在美國上演,對英國來說,北愛爾蘭的特殊地理位置,成為脫歐協議中的最棘手的議題。有外媒指出,這有可能撕裂「大英國協」原有的版圖,令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Republic of Ireland)終於有機會跨越歷史之壁,破鏡重圓。

 

邊界劃下的,是血與淚的歷史印記

 

        北愛爾蘭(以下簡稱北愛)邊界之所以成為脫歐議題中眾人注目的焦點,主因有:(一)英國與歐盟間唯一個陸路邊界(二)北愛與愛爾蘭間複雜的前塵往事。

 

        從歷史角度著眼,英國於中世紀開始,對愛爾蘭展開一連串的控制、殖民等開疆闢土的征服行動,由於英王室支持的基督新教與愛爾蘭人原遵循的天主教有著核心價值上的差異,因此英國以「沒收天主教教徒土地」與「派遣新教徒殖民愛爾蘭」兩項主要方針,雙管齊下,試圖完全掌控愛爾蘭的主導權。然而,這項策略僅在北邊的厄斯特(Ulster),也就是現今的北愛地區奏效,其他愛爾蘭居民仍然堅持羅馬教廷的權力高過於英王的天主教信仰。

 

        就在19世紀中發生了剝離北愛與愛爾蘭的愛爾蘭大飢荒(Great Irish Famine)。由於英政府依照對「王座」的忠誠度衍生的厚北薄南物資支援策略,加上不間斷的「吸取」愛爾蘭所剩無幾的資源,種下北愛與愛爾蘭間,基督新教與天主教的對立,拉開愛爾蘭獨立運動的序幕。歷經了近百年的抗戰,愛爾蘭於19191月自我宣布獨立,在缺乏國際認同以及內部衝突不段發生中,英愛雙方代表於1912年簽訂英愛合約,英國同意與愛爾蘭分享自治權,北方六郡(今北愛爾蘭)選擇退出愛爾蘭自由聯邦。

 

        愛爾蘭自由聯邦始終渴望完全的掌握國家的自治權並持續抗爭,最終於1949418日,英國承認愛爾蘭自由聯邦(今愛爾蘭共和國)獨立,但北愛仍屬於英國。然而,信仰的對立始終操弄著兩邊人民的情緒,19601990年代,北愛與愛爾蘭間仍有不斷的流血衝突。直到1998410日愛爾蘭與英國簽署的《耶穌受難日協議》( Good Friday Agreement),才為雙方和平寫下新的里程碑,原本佇立在兩地的硬邊界(Hard border)紛紛拔起,兩邊民眾迎向許久未有的共榮生活。

 

英脫歐,北愛邊界的敏感性再次浮出檯面

 

        愛爾蘭與英國原本皆屬於歐盟的會員國,雙方基於《耶穌受難日協議》的共識與歐盟條約下,享有單一市場、關稅同盟、人員自由往來等等福利,由於英國決定脫歐,使得兩地長期維繫的和諧,因此生變。

 

        固然2016的脫歐公投中,有55.8%的北愛民眾支持留歐,但北愛人口僅佔全英的2.9%,對於公投結果只有微薄的話語權。由於局勢的不確定性,一份由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與民間機構所成立的智庫於20185月公布的民調指出,將近七成的北愛民眾支持繼續留在歐盟。

 

三種選項處理棘手的邊界問題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日前提出的脫歐方案,在2019115日慘遭英國下議院否決,眼看表定的脫歐日(2019329日)即將到來,各界對於邊界議題有以下三種提議:

        1.硬邊界:在近500公里的雙方邊界設立邊防關卡、圍牆等,並派遣「穿制服」的維安人員看守哨站。此項是歐盟、英國與愛爾蘭民眾最不樂見的選項,除了勞民傷財,徒增不便,更可能掀開兩地好不容易平撫的歷史傷疤,形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2.科技邊界:根據英國《太陽報》25日的報導,英政府正秘密的研究如何以高科技電子儀器取代檢查站,讓雙方邊境保持開放,雖官方並未進一步證實,不過有媒體繪聲繪影的指出該技術將在今(2019)年3月開始測試。

        3.備案措施(backstop):由歐盟提出的備案措施,又稱「補底方案」,目的是「暫時」將北愛爾蘭留在歐盟的單一市場與關稅同盟中,等到英國有秩序地離開歐洲後,再實施課稅等相關措施。此項提議雖遭英下議院否決,認為此舉還是讓英國留在歐盟制定的標準中,但首相梅伊在25日向媒體表示,希望透過修改備案措施的部分內容,尋求下議院與歐盟的支持,致力解決北愛邊界問題。

 

葉公好龍,抽象的愛國情操引發具體的國家危機

 

        英國脫歐的主因絕大部分是來自在歐盟體制下,必須吸收難民、分享工作機會,還有「英國人非歐洲人」的民族情操。

 

        然而根據愛爾蘭商業組織「IntertradeIreland」的統計指出,北愛的出口貿易有一半以上是前往愛爾蘭與美國,乳製品、食物與活牲畜約有33%出口至愛爾蘭,倘若北愛在硬脫歐下離開歐盟,貨物運輸所形成的貿易成本,將會重創北愛經濟。光是每日的出口量,就會銳減65%,而離開單一市場,不只是進出口的阻礙,供應鏈可能無法有序的流暢運作。

 

        另一份由美國智庫「Brookings」於20181015日的報告表示,除了貿易與經濟關係,以下幾點也需特別注意:

        1.人員往來與就業率:兩國目前並無明顯的陸路邊界,在歐盟條約的保護下,雙方民眾與旅客可以自由往來。根據英國廣播電台BBC報導,目前共有208條官方的邊境道路,道路使用者平均每十分鐘,就會跨越邊境,倘若邊界無妥善處理,將會造成民眾莫大的不便。此外,北愛民眾在褪去歐盟身後,雖仍可到愛爾蘭就業,但前往歐盟會員國工作的機率恐大幅降低,連帶影響失業率以及國民所得。

        2.國土安全:北愛警方表示,邊境任何新的基礎設施,有可能成為未簽署和平協議的武裝激進份子鎖定的攻擊目標。另,如何預防物品、人員等走私現象,也是有待商榷。

        3.醫療照顧:在《耶穌受難日協議》後,「全島醫療保健」機制逐年增高。舉例來說,位於北愛首都的貝爾法斯特醫院於2015年關閉了兒童心臟外科醫療,使得相關單位於都柏林建立全島兒童心臟醫療服務,脫歐造成全島醫療的不便利性,更波及到當地民眾的身心健康照護。

 

        此外,我們值得關注外資是否為維持歐盟市場條件、優惠關稅、供應鏈順暢運作等因素考量,從英國撤出轉投資愛爾蘭。根據愛爾蘭國際開發協會(IDA)主席Martin Shanahan指出,在2018年舉辦的餐宴上,增加了許多來自亞洲地區的執行長,這些公司主要的出口對象為美國,雖並未表明是哪些產業,但市場對外資注入愛爾蘭保持樂觀態度。國際獵人頭公司摩根麥肯利(Morgan Mckinley)的全球投資總監Tracey Keevans201927日向媒體表示,以往英國一直是國際企業視為投資的「默認區」,然而現在這個地點隨著脫歐,讓愛爾蘭擠進「默認區」。

 

應以民眾視角完成脫歐任務

 

        時至今日,宗教因素導致的民族對立,早已隨著時光逐漸轉換成政治角力,隨著與歐盟分手日逼近,經貿、服務已出現打結,民眾傾向留在歐盟的意願大幅提高。倘若英國無法妥善的處理脫歐造成的種種不便以及敏感的北愛邊界,根據《耶穌受難日協議》,北愛爾蘭是有權利舉辦公投,讓人民決定是否離開英國,與愛爾蘭重修舊好。屆時,英國國內不僅得面對脫歐後的經濟衝擊,百年前老祖宗費盡心思在愛爾蘭插旗的意志,將付諸流水,也難保蘇格蘭不群起效尤,脫離英國,另闢蹊徑,而大英國協,恐將分崩離析。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