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大陸資本市場透明開放 深港通成敗關鍵
譚瑾瑜

2016/08/25

中國大陸總理李克強在今(2016)年8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宣布深港通方案,預計四個月後正式施行。繼「滬港通」之後,「深港通」即將上路,大陸股市朝國際化又邁出了一大步,同時形成上海、深圳、香港一體化的巨大市場,將大幅提升陸股的國際競爭力。

若將深港通與滬港通內容作一比較即可發現,深港通是滬港通的升級版,希望透過與香港資本市場對接,進一步放寬中國大陸資金與外資的流動性。李克強在十月一日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SDR)前夕,宣布深港通已獲批准即將上路,也形同為人民幣國際化搭建必要舞台。

即將上路的深港通有兩大開放措施值得注意;首先,深港通中的深股通,進一步取消投資者總額度的限制,滬港通也一併取消,等於是取消北上投資者資金限制門檻。

其次,深港通擴大可投資的股票,除了滬港通中上海及香港兩地上市的重磅藍籌及市值較大的股份之外,納入中小型股份及部分深圳創業板股份,較滬港通多了約300多支股票可以投資,包括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成分股、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成分股、市值高於50億元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分股,以及港交所上市的A+H股份等。

從上述開放措施可以看出,深港通進一步放寬外資進駐中國大陸資本市場的趨勢,而滬港通作為中國大陸資本市場的第一波試點開放,開通一年多的經驗,事實上是中國大陸後續推動的深港通的重要參考指標。

 根據滬港通過去1年多的經驗,可以發現總額度並未完全使用,顯示滬港通開放後,並未造成巨量資金大量進出滬港股市而危及市場秩序;而南下投資香港股市資金,明顯超過北上投資上海股市資金的事實,顯示當前中國大陸資金進駐香港股市的興趣,大於外資藉由港股通進駐投資上海股市的興趣。此兩大因素應可說明,深港通為何進一步取消深股通總額度,並放手加大中國大陸資金市場可投資標的的主要原因。

未來深港通促進資金流動的效益,主要與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及資本市場透明化程度等兩大因素息息相關。由於中國大陸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低於以往,在人民幣預期升值機率不高的狀況下,略為降低熱錢進駐中國大陸的興趣,恰好形成中國大陸開放資本市場的一個契機,在滬港通試點後,藉由深港通活絡股市,進一步開放中國大陸資金市場。

以目前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趨緩、但仍高於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的現況之下,倘若其資本市場持續提升透明化程度,降低人為干預市場的機率,將有助於透過滬港通及深港通,促進中國大陸資本市場朝向國際化及自由化的方向前進。

深圳股市與上海股市最大的不同,在於深交所新興行業較多,除了20%的科技股之外,還有醫療保健及新材料等企業名列其中,非國企股的占比高達75%,遠較上海股市的40%高,因而給予外資另一種投資中國大陸市場的選擇。然而在當前香港股市市盈率遠低於深證A股市和上證A股及創業板的狀況下,港股對外資有較高的吸引力,因而香港股市在深港通開通之後,面對中國大陸龐大的資金流動上,仍有其一定的競爭優勢。

香港在滬港通及深港通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值得臺灣參考。香港面對中國大陸資本市場開放的關鍵時刻,選擇深化合作,而滬港通開通的過程中,證明香港藉由高度國際化與自由化優勢,成功地扮演中國大陸資本市場與國際對接的試點,並吸引中國大陸資金進駐香港股市投資,為港股注入新的動能。

臺灣若能爭取之前輿論曾提及的臺滬通、臺滬港通或是臺深港通,應有助於增強臺灣資本市場募集資金的能力,對於臺灣上市櫃企業茁壯成為跨國企業,進軍全球市場大有助益。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