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亞洲矽谷 台灣新希望(聯合報)
林建甫

2016/06/24

國發會積極推動「亞洲矽谷計畫」,成為五大創新研發計畫頭香,沒想到立即引來各界批評聲浪。其實以台灣的能量與矽谷建立新的連結,預期創造兆元GDP的效果並非遙不可及。

回顧戰後,台灣科學教育培育大量理工科人才,到美國留學後,帶回當時的高科技新技術。

七○至九○年間,更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讓新竹科學園區成為電腦、半導體、通訊、光電等製造生產為主的產業聚落。縱然日後大量產業西進,台灣廠商在全球高科技生產供應鏈,依然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我國具備行動裝置、雲端服務、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所需技術,唯一缺的是「創新」、「創意」。未來萬物皆可相聯的物聯網產業鏈商機即將引爆,我們卻有被邊緣化危機。「亞洲矽谷計畫」是希望幫台灣突破目前瓶頸。

很多人反對是擔心硬體建設淪為蚊子館,但該看的是引進的鏈結,帶來的各項效益。硬體的創新研發基地,除了讓新創團隊、國際加速進駐,也提供做為引進大型公司參與研發的平台。

矽谷在美國是個彈丸之地,面積八千平方公里,大約台灣的五分之一。人口約五百萬,不能與紐約、波士頓、芝加哥這些工商科技發達城市相提並論,但卻能吸引全美超過四成的資金投入,是全球創投的源頭,創業家的聖地及新興產業的搖籃。從蘋果、臉書等大型科技公司,到最新的新創產業獨角獸如Uber、Airbnb、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都落腳於矽谷。

矽谷擁有不服傳統、顛覆權威的文化,以此創造嶄新的科技潮流,吸引全球人才與企業的到來。雖然帶來了薪資高漲、房價狂飆、交通壅塞等問題,但是從創意、創新到創業,從○到一到N,新創企業如雨後春筍出現。產業群聚效應形成無與倫比的新創產業生態圈。台灣要更上一層樓,就需要與矽谷有新的連結。

現今各國都拚命與矽谷發生關係。以色列標榜與矽谷是零距離。南韓、印度在矽谷有龐大據點,日本大量派人去受訓。大家就是要抓住矽谷的科技動向與脈動。政府就是要扮演關鍵的角色,才能夠事半功倍。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