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 該怎麼推動(新新聞)
高仁山

2018/02/08
      行政院稍早指示教育部研擬如何推動英文成為第二官方語言,教育部已成立推動委員會,將進行研究評估與期程規畫。台灣與國際政經局勢具高度連動性,且我國經濟發展極度仰賴外貿,語言多元化政策預計可加速我國對外政策的推廣與效果,並提升整體商貿環境。

      國際間,第二語言的推行可粗分兩大類別。一類是接受大量且多元的移民國,在國內向少數族裔推行英文做為其母語以外的第二語言,如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另一類則是為了促進多元社會流動及國際交流合作,而在一國之內鼓勵人民學習母語以外的語言,如歐盟推出Mother Tongue Plus Two政策(簡稱MT+2,母語外加兩門語言),鼓勵成員國實施語言多樣化,或亞洲眾多國家如台灣所推行的雙語學習政策等。

      英語教育在台灣雖早已受到重視,然而實質表現卻差強人意;根據二○一七年瑞典英語教育機構(Education First)所公布的英語能力指標結果,台灣在全球八十個受測國家中排名第四十,表現不及鄰近國家(新加坡第五、菲律賓第十五、香港第二十九、南韓第三十、越南第三十四、中國第三十六)。前述調查結果與教育部統計處一六年所公布的亞洲國家托福成績排名類似,顯示我國在英語能力的培養上成效未彰。

      推動英語做為第二官方語言,不僅需正視全台各地的發展狀況,南台灣多元文化特性更是中央未來落實政策所不可忽視的重點區域。主因有三,首先,南部近年陸續以高端服務與科技發展帶動產業轉型與升級,使國際高專人才的互訪交流既深且廣。在當前英語仍被視為主要共通語言下,重視南台灣的英語環境發展,可協助帶動國內外高階白領人才的訪台與留台(才)。

      其次,南台灣的高雄與台南近年積極推動會展與觀光等服務產業,商務與觀光客的來源與數量日趨擴大下,完善的英語環境有助創造台灣整體觀光品質一致性。另外,南台灣社會組成豐富多元,英語可成為外籍人士文化融合初期的緩衝與輔助。

      推動第二官方語言政策的最終目標是跨越語言隔閡,使台灣全面性向國際展現親近易溝通的一面,進一步促成政府施政、產業發展以及民間各項交流的有利條件。政策推動過程勢必牽動全社會的參與及革新,若要達到長期目標,中央應多扶持發展條件較落後的地區,而全台各地亦應即早響應並思考行動方案,以在政策落地時順利執行。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