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找出台灣FDI低落的真相(工商時報)
趙文衡

2016/03/22

台灣2015年外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為47.6億美元,較前一年減少約10億美元,減幅達20%。有些專家因此憂心忡忡,呼籲政府應該致力於吸引外資進入。然而,與其說台灣外來直接投資惡化,不如說這是台灣經濟的長期現象。除了2007~2009出現三年併購潮,使FDI金額暴增外,台灣的FDI一直相當疲弱,並沒有太多的改變。

台灣FDI進入的比例一向很小,2014年僅為GDP的1.1%。巧合還是意外,此一數字與1980年代與1990年平均數字一致。由此可知,數十年來,台灣FDI的水平一直很低,並無明顯成長。然而,數十年來,台灣經濟已成長十幾倍。這似乎說明,低FDI並未影響台灣經濟成長,或者說,此一低投資比例正適合台灣經濟的發展。

由實際上看,不是高FDI就一定好,低FDI就一定不好。看看韓國的FDI與GDP的比例只有0.7%,比我國還少,德國甚至低到0.2%,而德韓兩國卻是有名的經濟成長強勁的國家。反觀荷蘭長期以來均有很高的外來投資,2013年投資比例高達35.8%,但經濟卻長期處於低迷狀態。當然也有受惠於外來投資的國家,例如新加坡與香港的經濟成長幾乎完全源自FDI,2014年兩國FDI投資比例分別高達21.9%與39.9%。

由上面的數據可看出兩種不同的成長模式,一種是以發展本土產業為主的成長模式,主要策略是扶植國內廠商,外資最多僅扮演進口替代與提升本土廠商技術的角色,例如台灣、韓國、德國與日本等。另外一種是以外資作為經濟成長的動力,整個經濟的也是以外商為主體,例如香港、新加坡與愛爾蘭等。

決定採用不同模式的關鍵,是在啟動經濟成長時的國內外環境與決策者的選擇,一旦所選擇的模式發展成熟,想要改變即相當困難。愛爾蘭選擇FDI模式做為成長主力是因為本身缺乏本土企業,引進大量外資不會對國內產業造成毀滅性影響。新加坡與香港是基於其特殊的樞紐地位,很早就成為大量外資的投資地。

戰後的台灣與韓國並不具備星港這樣的條件,當時國際環境提供的是廉價產品製造的機會,兩國選擇培養自己本身的製造業作為發展模式,外資只是在需要替代進口產品或者需要協助技術升級時,才會成為引進目標。

對星港而言,目前國內發展深度依賴外資,經貿早已完全開放,不可能再走回頭路,為了發展本土產業而限制外資。同樣的,台韓兩國已有相當龐大的本土服務業與製造業,也不可能引進大量外資而傷害國內產業。

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遇到瓶頸,是否須改弦更張,轉向FDI模式獲得新動能?台灣要引進外資最快的方法就是服務業完全開放,如此保證很快就會有大量外資湧入,但同時也會嚴重衝擊國內的服務業廠商。欲引進製造業也是有困難。我國製造業的主力在資訊電子業,若國外資訊電子業在我國設廠料將享有一定的優勢。但若引進與我國具競爭性的廠商,將會排擠我國的廠商所需的人才與資源,還會增加國際競爭的程度。由於我國簽訂FTA的腳步嚴重落後,亦將大大降低其他製造業外商投資台灣的意願。

由我國與日韓德等國的極低FDI比例顯示,我國是本土模式的極致案例之一,回想過去幾十年來台灣推出多少吸引外資的計畫,從亞太營運中心、亞太研發中心、到亞太金融中心,從來沒有一個成功過。如此長期無法突破,表示台灣在FDI上已形成一個結構,若欲突破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況且台灣目前的國內外環境,並不具備吸引外資的條件。較佳的方式還是在原有模式中找出路,強化本土廠商的投資,創造更多的新興產業,外資仍可扮演協助的角色。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