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擺脫募資困境,創業失敗的成因與迷思
范秉航

2017/05/12

美國矽谷向來被視為全球創新創業的標竿,今年3月由市場調查公司Startup Genome所發布的2017年全球創業生態評比報告(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Report 2017)中,矽谷在各個面向的評比項目都拿下第一順位,如新創企業的培育、退場價值、早期資金的投資規模、海外客戶的觸及度等。然而在各項指標中,人才成本卻落於納入評量的20個區域之末。根據該調查,全球軟體工程師平均年薪為4.9萬美金,但在矽谷則高達11.2萬元美金。高昂薪資的背後,反映了矽谷不斷攀升的生活成本,更使得在矽谷創業愈發困難。
除了人力成本,對創業者的更大問題是投資熱度銳減。根據道瓊斯(Dow Jones)集團旗下的創投研究機構VentureSource所做的統計調查,2014至2015年間,美國5,000多家科技創業公司總共獲得了750億美元的投資,其中大部分集中在294家新創企業身上。而這294家企業每家獲得的融資均超過5,000萬美元。其中73% (216家)在2015年之後未能獲得新的投資;僅12%新增獲投;8%完成或正在首次公開募股(IPO);7%則被收購。2016年美國科技創新公司所獲得的總投資額與前一年相比,驟降了30%。
創業環境的艱困,新創企業面臨更大的生存挑戰。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幾乎每一周都會出現原本資金充足的創業公司大量裁員或倒閉的消息。在銀彈後繼無力的情況下,應用程式搜尋引擎Quixey在獲投1億多美元後倒閉了;人力資源軟體公司Zenefits募得5億多美元後也裁掉了近一半的員工;部落格平台Medium獲投1.32億美元後也解雇了三分之一的員工。
站在山頂上的新創標竿,如Airbnb、WeWork等具有明確獲利模式的高估值企業,依然吸引著投資人的關注。然而,那些還在山腰上不停掙扎,以及早已下山回家的新創企業,更是多如牛毛。投資人站在獲利的角度,對這些企業已失去興趣,新創獲投菁英化的趨勢明顯。有一群人人都想投資的新創公司,但在新創企業高失敗風險卻未必有高報酬的情況下,也有一大群公司幾乎沒人願意投資。
每家企業的成功模式都有其獨到之處,難以複製,但失敗的原因往往相當一致。為能讓新創企業更加了解失敗成因,早期投資數據公司CB Insights分析了101個新創失敗的案例,列出20個主要原因,其中除了過高的燒錢率,耗盡銀彈之外,亦有不少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
首先是解決方案未能瞄準市場需求。多數創新創業的發想來自於解決一個問題,但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並不代表能滿足目標用戶的剛性需求,而在調查中有42%的案例認為這是新創失敗的原因。例如開發穿戴式裝置的新創企業,營收不能只仰賴裝置的銷售,將目標放在消費市場,而是必須切入數據市場,尋找適合的買家。創辦人覺得有趣的解決方案,若站在用戶的角度,就不盡然契合市場痛點,當無法解決用戶問題時,就離失敗不遠了。
其次是客戶關係經營失敗。時刻關注用戶需求是新創團隊必修學分,然而在過於投注心力於產品開發與迭代時,往往忽略了蒐集目標客戶回饋。其中,一個好的使用者介面(UI,User Interface)扮演著關鍵角色,能夠讓使用者迅速理解新創團隊所要傳達的產品訊息,更容易入門與上手。
最後則是與投資者或合夥人不和。對新創企業來說,與合夥人不和是一個致命的問題,而經營者間的矛盾更不只限於創辦公司的團隊,當與投資者發生衝突時,事情很快便會往非常糟糕的地方發展。例如在今年4月中iChef董事長徐重仁離職消息,除了反映新創企業應重視股權結構外,更突顯出創辦人與股東間應保持良好的溝通,消弭雙方的認知落差,找到經營方向的平衡點。
這些失敗的原因呼應了創業者常見的迷思,如認為只要有好的創業想法,或是只要產品開發出來,其它一切都不是問題。但實際上,想法只是創業過程中的一小部分,產品開發也只是踏進市場的第一步,後續如何找到並迅速擴大用戶才是問題。另外,將低價當作是競爭優勢也相當常見,使用者付費越少,用戶黏性越低,流失率越高。若是此時競爭對手也開始降低價格,新創企業將更加難以存活。
兩年前網路經濟快速擴張,創投多鼓勵新創企業迅速擴張,在最短時間內排除競爭對手,搶占市場份額。但現在投資人越來越精打細算,能快速轉虧為盈的企業較能獲得青睞。新創企業也必須要更懂得如何提升吸引力,降低失敗的風險,擺脫創業的迷思。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