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恢復中小企業的關鍵角色(工商時報)
林建甫

2016/05/19

中小企業在台灣經濟發展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從1950年代的加工出口、電子代工,到今天的高科技產業鏈,都奠基於生命力強、富創業精神的中小企業基石之上,不僅帶領台灣邁向經濟奇蹟,更成為許多開發中國家借鏡的典範。

時過境遷,中小企業的重要性未減,但發展的瓶頸造就當前的悶經濟, 台灣的中小企業發展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值得深思。

首先,在「環境」方面。台灣「缺水、缺電、缺土地、缺勞工」的問題一直存在,同時融資管道多集於向銀行貸款。另外,台灣法規跟不上世界潮流,例如電商在全球盛許多年了,但國內這方面的法規仍未完備,許多新創企業被迫退出台灣市場。

其次,在「思維」方面,台灣社會政治對立,意識形態明顯,影響商業的獨立運作及判斷。在企業方面,製造業仍以生產為主,行銷、服務及客戶需求不被重視。同時政府跟不上潮流,對於最新的電商模式、共享經濟等只是被動觀察,監管防弊的態度優先於創新經濟的冒險,畫地自限,無形間阻礙了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

第三,在「人才」方面。「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台灣企業界這幾年面臨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市場競爭激烈,國際占比流失,無法突破困境,根本原因就是找不到好的人才。然而我們卻看到不僅大陸的馬雲、雷軍來台搶人才,像GOOGLE、微軟等國際一流企業也積極網羅台灣千里馬,顯然台灣不是沒有人才,而是留不住人才。此外,也有不少國際精英反應,與新加坡相比,台灣環境並不好,因此來台工作意願不高。

因此,我們提出七個方向性的建議,期盼新政府參酌。第一,強化融資管道。政府應要完善中小企業多元融資管道,除了現有的信保機制,應發展更多元化的籌資、融資工具。

第二,建構優質投資環境。提升政治穩定度、鬆綁法規限制、改善缺人、缺地、缺水等問題,消除高電價疑慮,才能讓各國企業願進駐台灣。

第三,培育、吸引人才。政府與社會應打破制度與意識形態的束縛,放下兩岸的政治成見,接納各種外來資源與專業人才的流入,建構開放多元的包容,留住原本精英,同時也搶國外人才,透過人才的群聚效應,才有機會成為亞太人才的搖籃。

第四,協助企產業觀念轉型。台灣許多中小企業停留在的製造業思維,隨著社會形態的轉變,業者除了專注於生產技術的精進,更應該結合大數據來掌握消費端的需求,藉由最終消費者的想法反饋到決策。

第五,法規制度要跟上新興商業模式。全球互聯網的日新月異,新興商業模式不斷出現,不僅是中小企業自己要努力,更重要的是法規制度要跟的上,政府不能被動修法,要主動跟上最新發展。第六,建構台灣供應鏈。即使形成完整供應鏈不易,但亦因思考整合中小企業而成的生產價值鏈,政府應集中資源投資一、二個優勢產業,打造專屬於台灣的TW供應鏈。

第七,扶植新創公司。這幾年叱吒風雲的獨角獸就是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新創公司,透過創意與網路科技的結合,成功的快速崛起。台灣ICT產業實力堅強,年輕人有創意,且政府扶植中小企業的經驗豐富,十分適合發展創意、創新產業。

最後,衷心期盼新政府能有新思維,協助中小企業發展突破轉型升級的瓶頸,讓台灣經濟持續高飛。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