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明確劃設監理沙盒紅線(經濟日報)
范秉航

2018/04/30

      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或稱監理沙盒條例)去年12月2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於今年1月由總統公布,預計4月30日生效,金管會5月開始受理申請。3月初,相關的辦法草案陸續公布,但其中對金融科技業者切身相關的合法「紅線」卻仍未明確。

      2月金管會召開的監理沙盒條例公聽會,金融科技業者提出四項意見,其中「預審機制」成為焦點。建立主管機關預審機制的目的,即是希望能透過預審提出一套「官方說法」,明確裁示申請項目「是否合法」。

      根據監理沙盒條例,只要文件齊備,金管會60天內必須決定是否准予實驗,並將審查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然而,這份書面通知並不代表金管會對合法性的裁決。對金融科技業者而言,在被主管機關確認為合法前,業者所提供的新服務或產品不但有違法之虞,與其他金融業者合作時也會產生不小阻礙。因此,能否進入沙盒並不重要,目前做的業務是否合法才是重點。

      面對金融科技的發展,主管機關態度與立場應更加明確。以虛擬貨幣交易為例,由於近期大幅波動,各國政府思索如何「有效監管」這樣的新金融市場。1月23日韓國金融委員會等金融部門宣布虛擬貨幣現場調查結果及防止洗錢準則,並規定1月30日起實施虛擬貨幣實名交易制,以回應反洗錢的要求。未獲得銀行提供帳戶的交易平台,亦無法交易。

      針對虛擬貨幣,美國也提出新的監管措施。1月30日美國證監會(SEC)宣布,中止自稱已募集6億美元AriseBank的ICO募資。AriseBank與所發行的代幣AriseCoin(eACO)都未經SEC註冊,違反了美國證券法,沒有為投資者提供針對商業模式和財務歷史的必要資訊。日本金融服務局並啟動大規模的虛擬貨幣交易盤查行動,防止駭客盜幣事件一再重演。

      對虛擬貨幣的監管,各國政府態度趨於謹慎保守。但對於「開放銀行」的措施上,我們卻看到不同的開放做法。為了讓歐洲帶頭「開放」銀行大門,Open API成銀行數位轉型新關鍵。歐盟在2016年通過第二號支付服務指令(PSD2),規定網際網路和行動支付的標準。根據PSD2,2018年1月13日起,歐洲銀行獲得用戶授權後,要將支付服務和相關的數據,開放給特定支付市場的參與者,降低支付服務新創業者進入市場的門檻,也活絡市場競爭,同時強化消費者保護。

      市調研究機構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指出,對銀行而言,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讓自己加入金融科技生態圈,而其中的關鍵便是「開放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與第三方平台展開合作,讓自家數據和服務能透過第三方發展成其他服務。IDC並預測,2018年底,全球50%的先進銀行,將開放至少五項API,包括財務訊息、信貸相關訊息、忠誠與獎勵相關訊息、非財務訊息、交易相關訊息、位置相關訊息、產品訊息等七大類。

      回到我國監理沙盒條例,對灰色地帶仍然無法給予金融科技業者一個明確結論,到底合法、不合法,還是尚未有相關條例規範?而預審機制的重點是希望能讓主管機關明白表達合法的紅線。

      對此,按條例中的審查機制,其結果決定申請案通過或駁回,但卻不見得能代表金管會的官方立場。

      換言之,不論是預審、審查,金管會主委所提的輔導諮詢機制,甚至是實驗期結束後,進入修法階段,對金融科技業者來說,更重要的是主管機關的那份「合法認證」。在沙盒實驗的推動下,金管會從法律的執行者轉變為法案的革新者「勇於承擔」,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面對金融創新,將是我國金融科技能否向前邁進的關鍵。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