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社論

新政府應有的金融開放新思維
台經院

2016/07/12

520後,我國政權再次輪替。在新人新氣象的氛圍下,民眾對於新政府也抱著高度期許,希望可以為千瘡百孔的台灣經濟找出一條新活路,再創台灣經濟奇蹟。只是,2016年5月底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將2016年經濟成長率從1.47%下修至1.06%,雖勉強保1,但背後卻隱含對未來經濟前景悲觀的事實。經濟不振,金融市場表現也不若前幾年亮眼,除金融業整體獲利下滑外,作為經濟櫥窗的股市,量能持續萎縮,自2016年開紅盤以來,日均量已下滑至新台幣700多億元。相較於過往動輒一、兩千億元的日均成交量能,證券市場活力正逐漸消失。在經濟表現與金融市場活力大幅縮減下,新政府想要再創台灣經濟新榮景,顯然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面對這樣的困境,要有所突破,新政府勢必得在經濟及金融產業政策上,推出大刀闊斧、有別於往的革新行為。特別是在金融產業政策上,如何利用既有基礎與優勢,擴大市場量能,同時協助經濟與產業發展,尤為重要。回顧台灣經濟發展歷程,金融產業政策始終扮演著關鍵性角色。從完成新台幣幣制改革,到實施利率市場化、鬆綁外匯管制、金融自由化及國際化,再到一次及二次金融改革,金融政策在各個時代的演變,都為經濟發展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援,也驗證金融為經濟血脈的事實。

如今,隨著兩岸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MOU)簽署、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以及金融打亞洲盃政策推動,台灣金融業已不再侷限於本地市場競爭,而是積極朝向開拓國際市場的方向努力。然而,面對當前金融全球化且彼此競合的大趨勢,想要在國際金融市場取得一席之地,台灣金融業勢必得事先做好更多準備工作,才能迎來更加嚴峻的競爭環境與國際挑戰。尤其是台灣金融市場國際化發展已有一段長足時間,雖取得不錯成效,但相較國際主要金融市場如香港及新加坡等地,相關的制度開放、金融業務承作及商品發行仍明顯不足,因此無法有效留住或吸引金融人才與資金。金融帳連續23季淨流出,累計淨流出規模高達2,569億美元(約新台幣8.3兆元),就是鮮明的例證。

嚴格說來,台灣金融市場並不缺資金,缺的是投資機會。資金為何會一味地往外跑,這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各國為刺激消費投資並振興經濟,普遍掀起一片低利率風潮。近來甚至演變成負利率趨勢,包括:丹麥、瑞典、瑞士、歐元區、日本及匈牙利等地,都已紛紛採行負利率。面對全球低利率環境,台灣在貨幣政策施行上,當然也無法自絕於外。而在長期低利率政策下,國內民間游資充斥及銀行爛頭寸成為常態,加上公共及民間投資不振,投資增速遠不如國民儲蓄,使得國內超額儲蓄屢創新高。根據主計總處統計,2015年超額儲蓄已達新台幣2.5兆元,預測2016年將再次攀升至2.8兆元。這是一個很大的警訊,意謂著民間儲蓄(包括企業及家戶)無法成功轉換為投資,長期將不利國內資本形成與累積。

金融環境不佳,投資機會缺乏,也讓金融產業產值出現長期萎縮情況。近十多年來,台灣金融產業產值占GDP比重從2000年時的8.15%,一路下滑,到了2015年僅剩6.51%。金融產業低迷,連帶也影響經濟表現。尤其是在外需不振下,作為內需主要火車頭之一的金融產業,由於無法提供太多奧援,經濟表現自然呈現弱勢。顯然地,要擺脫這樣的金融及經濟雙困境,在舊有思維下,已沒有太多機會或空間可以突破。唯有新思維,才有機會創造新藍海。

實際做法上,新政府有兩個面向可以思考,一個對內,一個對外。首先,在對內部分,新政府應想辦法營造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同時利用國內龐大的閒置資金(超額儲蓄),刺激金融產業發展,並帶動經濟成長。其次,在對外部分,則是在上述基礎下,進一步思考如何創造規模效果,吸引資金及人才回流,擴大金融市場活力。而不論是哪一個面向,更加具體的開放與鬆綁相關法規與制度,絕對是必要的。過往,主管機關基於保護國內金融市場及金融產業的考量,對金融業務及商品設下種種限制,讓國內金融產業如同被拴上一道枷鎖,發展處處受限,連帶也導致諸多金融服務被國際金融業者及海外市場取代。如今要突破這道枷鎖,首要之務當然是開放,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由於金融產業是標準特許行業,政府適度監管是必要行為,只是這樣的行為,常常會被政府擴大引用,從而阻礙金融市場發展。特別是2008年因金融監理疏失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後,各國普遍傾向從嚴監管金融活動,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已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ilton Friedman在《選擇的自由》一書中就明白指出,政府出於好意的行為(或政策),往往會對市場機能形成強烈干擾,最終妨礙市場效率,嚴重者甚至會侵吞人們的自由與財富。

對於金融市場發展,適度監管有其必要,但面臨金融全球化的趨勢,開放或許才是我國金融破繭而出的關鍵。期許新政府可以在這兩者之間拿捏好分寸,最終帶領台灣金融產業走向新藍海。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