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正視日本的「一帶一路」現實主義
吳福成

2018/01/15

   近幾年日本對中國大陸主導的「一帶一路」倡議,始終冷嘲熱諷,並未曾看好它能夠實現。然而,隨著「一帶一路」具體的建設項目逐漸開展,沿線眾多國家相繼參與進來,加上聯合國方面也予以背書,認為「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的「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目標相符合,在形勢比人強之下,日本安倍政府已開始從原本與中國大陸持「抗衡」立場,轉向有條件與「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現實主義路線。此舉對台灣因兩岸政治關係「冷和」而一直抗拒「一帶一路」倡議,應有一定程度的啟示作用。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提出的跨洲際大型經濟合作構想,其核心是通過陸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連接中國大陸到歐洲、甚至大洋洲和非洲。在此倡議一開始,外界普遍認為中國大陸挟其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優勢,企圖藉由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來擴大在當地的政治影響力,這完全是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後的全球政經大謀略。
 

    然而,最近日本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之所以轉變,也並非是偶然的。除了國際上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正面呼應,迫使日本不能再偏執地唱衰之外,2018年正逢中日兩國簽訂和平友好條約40週年,安倍希望能促成「習安會」,因此改善中日關係遂成為安倍政府的迫切任務,何況今年9月安倍將爭取連任三屆首相,自然沒有理由讓中日關係持續緊張而影響其參選氣勢。再加上這一年內中日韓領袖高峰會可望在日本舉行,以及日本將主辦二十國集團〈G20〉領袖高峰會,而為爭取中國國家領導人最終能出席與會,這也是安倍政府必須展現善意的時候,因此決定先從與中國大陸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做起。
 

    基本上,安倍政府對中國大陸的新立場係採取現實主義路線,亦即在釣魚台主權爭議問題上,他仍扮演著堅守國家利益的保守政治家形象;至於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則是體認到有條件與中國大陸合作既符合日本企業界的利益,也是處理中日關係不可或缺的方向。這裡所謂的有條件,係指不參加由中國大陸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以及在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建設時,只鎖定在中日兩國企業的民間合作層次。
 

    據悉,安倍政府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方針要點是,將在環保與節能、第三國產業升級、物流等領域進行中日兩國企業的合作項目。同時,也將通過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BIC〉和日本貿易保險機構〈NEXI〉,為企業提供金融資源,但仍須堅持幾個判斷標準,包括透明度、盈利、借款國的財政健全性是否受到損害,以及建設項目是否可能被轉為軍用等。
 

    反觀台灣,因為蔡英文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充滿敏感性,更遑論鼓勵台商參與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倡議;但隨著國際間開始認同「一帶一路」倡議完全與以協助開發中國家發展為主旨的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目標一致時,台灣要走出去,自然就不能坐視「一帶一路」沿線眾多開發中國家建設發展的龐大機遇。日本安倍政府對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採取的現實主義路線,以及經濟和政治區隔的務實策略,我們應加以正視,或許也有值得台灣借鏡之處。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