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兩岸接地氣-兩岸校園新創作 傳承民歌精神(旺報)
林士清

2016/04/14

每個時代,都有隸屬自己代表的經典音樂,對那個時代的人留下美好且難忘的回憶,台灣1970年代中期相當風靡的音樂類型,當屬校園民歌,特色是用吉他、鋼琴伴唱,歌詞帶有濃厚的文學氣息。

很高興在中山堂聆聽「台灣大學北京大學校園民歌聯合音樂會」,《月琴》、《彎彎月亮》、《這個世界》等著名民歌喚起現場聽眾曾有感動。齊豫擔任特邀嘉賓,熟悉的旋律唱出: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為什麼流浪/遠方/為了我/夢中的橄欖樹,為現場聽眾帶起一波又一波的歡呼。最後,齊豫率兩岸學子合唱了《童年》,創造了一場感性知性兼具的饗宴!

胡德夫就讀台大外文系時,在哥倫比亞咖啡廳駐唱而小有名氣。某天,一個淡江大學的學生李雙澤,問胡德夫:「你是卑南族吧,你們有沒有自己的歌?唱一首你們自己的歌!」於是胡德夫想起父親,曾唱過的一首歌《美麗的稻穗》,發現唱自己的歌曲,也可以受到聽眾的歡迎。

1976年,在淡江大學的一場民歌演唱會上,李雙澤在台上拋掉可樂瓶,象徵拋掉英語流行歌曲,拿起吉他開始唱起台灣民謠《補破網》和愛國歌曲《國父紀念歌》,掀起台灣藝文界對「中國現代民歌」的論戰,而校園民歌也正式在台灣大專校園裡,捲起一股風潮,可惜的是,商業化預示了校園民歌運動沒落的命運。然而,民歌曲風走清新、輕快、樸實的旋律,轉眼間已邁入40年。

《美麗島》與《少年中國》兩曲後來的發展,恐怕也超出李雙澤創作時的想像,兩曲當時送交行政院新聞局審核都未通過。《美麗島》當時曾為黨外運動人士傳唱,而被判定有特定政治意識,然該曲不是台語亦被黨外人士所排斥;《少年中國》更是無辜,因為被統派人士傳唱而被判定親共,該曲當時在對岸青年傳唱,在1980年代的中國大陸學生心目中亦有高度的肯定。

草率且刻意地將《美麗島》與《少年中國》視為統獨兩端的光譜歌曲,未必是正確的理解。據悉,李雙澤生前並沒有發表過《美麗島》,而是在李雙澤的告別式上,於前夜由楊祖珺、胡德夫徹夜整理李氏遺留的手稿,編錄而成,迄今在台灣已有代表神曲般的高度。

蔡藍欽的音樂保持一種永恆的純粹,或許也是蔡藍欽一生中,也只出過一張專輯,遂成為一種經典,讓大家回憶起校園民歌,終究是一種創作佳餚,而非過分激昂的商業包裝。

台灣大學與北京大學學生下半場的創作歌曲,也令聽眾耳目一新,北大歌手常一帆一開口,低沉渾厚又溫柔的嗓音,如同蔡琴再現;台大鄭如韻同學創作的《清晨市集》非常清新,易陶醉在台東郊區享受生活的情懷。

再次聽到「未名湖是個海洋/詩人都藏在水底」,燃起北大學子的理想主義情懷,而馬頔的《南山南》巧妙地融合詩歌與旋律,只是筆者仍舊偏好「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的意境。無論是那個年代,民歌是種屹立不搖的精神,永恆的旋律提醒聽眾都有顆年輕的心,也象徵著青年還有夢,樸實的情感唱自己的歌。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