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正視全球短鏈革命所帶動的浪潮
許碧書

2018/12/11

   今年10月美墨加三國終於完成「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的談判工作,這是美國川普總統上任以來,祭出對許多國家祭出貿易制裁後,第一個與美國完成貿易協定的談判。最近在南美洲阿根廷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 高峰會議期間,美墨加三國領袖已正式簽署該協定,預計在各國的國會完成審議程序後即可生效。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從文件內容不難看出全球短鏈革命正在發生中,台灣置身全球供應鏈的一環,面對這種全球短鏈的轉變,台灣產業準備好了嗎?
 

    從世貿組織(WTO)、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等機構聯合公布的2017年全球價值鏈(Global value chainsGVC)發展報告中,指出隨著全球化腳步,為追求成本最小化,供應鏈分工所形成的長鞭效應,讓許多新興開發中國家因而崛起,帶動全球經濟新一波成長及GVC持續擴張。尤其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提高新興開發中國家在國際分工參與度,2002-2008年為全球價值鏈的擴增期,又以複雜GVC為主要的驅動力。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生產活動類型出現了轉變,包括國內生產與傳統貿易生產比重增加,不論是簡單GVC或者是複雜GVC[1],其生產製程比重皆出現下降,尤其是後者的減幅更為明顯。同一報告也發現,2012年以後因全球保護主義浪潮興起、開發中國家如中國等的進口替代政策,已經使全球製造業供應鏈,包括中、美、德等國GVC相關生產比重幾乎都呈現下降趨勢。
 

    而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美國優先」的戰略主軸,包括匯率操縱、發動美中貿易戰或祭出201232301等條款,目的就是希望製造業回流,讓美國經濟再度成長。而此次美墨加貿易新協定,不僅將匯率操緃列入,也特別針對汽車產業設限,包括原產地規從原先談判的62.5%提升至75%[2],並追加輕型貨車及貨卡車須有40%45%係由高工資(時薪16美元)[3]勞工所製造,甚至簽約國的任一方若與「非市場經濟體」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時,需於3個月前提出通知,其他方也可於6個月內退出USMCA,並單獨與另一方簽署雙邊協定等要求。
 

    可預期的是,未來美國若依USMCA條款作為下個階段與日本、歐盟及英國等貿易夥伴談判FTA的藍本,不但將深化美國企業留在美國生產、投資的意願,也將促使更多以北美或其他地區為主力市場的外國廠商轉移生產基地,前往北美投資,屆時勢必讓短鏈的效應持續延燒。
 

    無庸置疑的,台灣廠商擁有堅實的製造實力,也積極參與GVC分工,但在美中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影響,以及USMCA部分條款將成為美國貿易談判基準之下,眼見短鏈革命即將興起,全世界製造業可能被迫大規模遷徙,包括美國、日本等企業紛紛轉移生產基地,這對長期將中國作為生產基地的台商,勢必在經營布局上也應會有所調整,已有部分台商表示將把生產線移至美國、東南亞等地區,或擴增在台生產線等。因此,政府應正視短鏈革命的浪潮,從長規劃台灣產業的角度,思索如何進行轉化運用,進而成為台灣未來產業發展的新能量。

 

[1] GDP的全球價值鏈(GVC)可依跨境次數,任何一個國家和部門的GDP分成三大類四個部分:第一類是直接面向國內市場生產的最終產品;第二類是直接生產出口的最終產品。這兩者沒有用到外國的中間投入品和外國的要素。第三類是有跨境的生產活動,又可以區分成兩類:一類被直接進口國吸收沒有再次跨境的簡單GVC,如美國建築物上的中國產粗鋼;剩下的就是有多次跨境的生產,如蘋果手機生產,稱為複雜的價值鏈活動。

[2] 70%的鋼鋁產品、75%的核心汽車零件、70%的主要汽車零件由北美生產

[3] 美國平均時薪22美元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