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金融業分級管理 有利創新(經濟日報)
林建甫

2017/10/13
報載10月要揭露金融產業發展戰略可能延後,因為金管會顧立雄主委要解惑,需要更多時間思考金融業究竟是戰略產業,還是支援實體產業發展的產業。顧主委接任不久曾提出金融機構分級管理概念,讓績優生業務上有更多監管上的彈性空間,以利創新等各項發展。這樣的構想符合現今金融監理潮流。

稍前蔡英文總統6月與金融業座談時,業者會中反映,希望定位為策略產業,並研擬四大提振主軸,包括提升金融產業競爭力、建立金融市場新秩序、維護金融消費的公平與正義、落實金融業企業社會責任。在建立新秩序方面,就建議實施差異化分級管理,績優金融機構採負面表列監管等。

分級管理制度即透過各項管理指標來區分出金融機構體質優劣,給予不同等級的業者相關業務及投資限制或開放。如此一來,體質良好的機構可藉由優秀的管理與較高的風險承受程度,擴大經營與投資並回饋股東。體質平庸者會被限縮業務,必須改進或透過合併來脫胎換骨,這不僅保障公司股東,也利用市場整併來減少過度競爭問題,藉以營造完善的金融環境。

面對金融業的變局,過去一刀切的管理已不合時宜。像是日本金融廳(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也在改變監管方式,從事後並以填表為主的鬆散檢查方式,轉變為更巨觀性、前瞻性的看待銀行業和金融體系。日本金融界也期盼這種轉變能營造出讓銀行更容易創新的環境,創造出能與其客戶共享的價值。在無法過度、也不宜真空的「過與不及」之間,唯有利用分級管理才能讓好的金融商品與服務有發展的空間,卻又不會被體質不佳金融機構的產品濫竽充數,以減低金融風險。金管會對分級管理已有很多經驗,例如保險業送審保險商品,已有分級審查標準;銀行到大陸設立辦事處、分行、子行、增設支行等,也有分級管理條件的規範,可見主管機關早體認到分級管理的重要性。我們了解政府惦記著兆豐金和永豐金的教訓,要求在公司治理上更為周延。但現今的金融創新呈現出多元化、跨行業的特點,既有的法規難免會有趕不上之處,此時分級管理制度就有其必要性,才能有效應對未來的挑戰。

台灣的電子業,產品行銷全世界,早已走出去,為台灣賺錢、創造外匯。金融業幾年前開始打亞洲盃,說實在,在亞洲我們已經落後於HSBC、三菱、住友。近年星展、澳盛的崛起,讓我們覺得有為者亦若是。政府宜鼓勵台灣績優業者走向國際,除分散投資風險外,也可促成跨國區域性銀行誕生。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