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邁向以人為本的新經濟模式(蘋果日報)
邱俊榮

2017/05/19

新政府上任一年,台灣的經濟表現若由數字來看其實並不差──投資逐漸回溫、出口已連10個月正成長、失業率到達相對低點、景氣燈號連亮綠燈,這些數字相對於前朝後期都頗為亮眼。

此外,新政府也銳意密集推出許多破舊立新的大政策,包含十大產業計劃、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前瞻基礎建設等。新政府不可謂不努力,但人民似乎不願埋單,致使新政府的滿意度常在低檔徘徊。

會有這樣的結果,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越多的改革引來越多的民怨乃事屬必然,改革難免犧牲既有利益,改革項目一多,不滿意度自然快速累積。其次是政策推動過快,論述基礎不足、全盤考量與溝通不夠。第三是缺乏對經濟願景與藍圖的有感說明,難以凝聚全民共識與信心。

有幸的是,儘管民怨不少,新政府還算步伐穩健、戮力向前。我們大致可以這麼說:新政府的經濟政策還算抓住「創新、就業、分配」的大方向,並沒有走偏。面對執政邁入第二年,如能克服前述三項問題,台灣的經濟前景仍值得期待。

比發消費券更高明 在這三項問題中,第一項較不令人擔心。新政府既然銳意改革,必然已準備好面對民怨。若要迴避改革、譁眾取寵,一點都不困難,減稅發錢增國債即可,也多有經驗可循。要改變孱弱產業結構、低薪苦勞經濟、所得分配惡化等積弊,當然非朝夕之功,只能沉著勇敢。對於既有政策的推動,既然方向正確,則亡羊補牢不晚。「前瞻基礎建設」符合全球擴大財政支出以尋求經濟復甦動能的趨勢,也符合總體經濟學強調政府支出應盡量具有生產性的要求,內容縱有爭議,也比僅是散財的消費券高明太多。未來不該繼續淪為諸侯令天子的喊價式政策,最熟悉公共經濟學的林全院長尤應藉此機會建立以成本效益分析篩擇公共支出計劃的典範。「一例一休」或要函釋補充或要再度修法,在此不論,但應維持勞動條件已獲得的改善及設計提高工時彈性的緩衝期。「年金改革」應跳脫避免破產的消極思維,因為年金改革還具有對經濟發展積極的意義──一套具有永續性與良好誘因機制的退休年金制度,讓年輕世代得以無後顧之憂地盡展長才、冒險犯難,我們若需要透過創新,來促使產業轉型升級,若需要發展內需服務業,來舒緩出口風險、提升生活品質,則年金改革的意義就至為重大,值得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完成。事實上,前述的第三項問題才是最值得新政府重視的。對於經濟願景,新政府談得最清楚而有感的一次,或許也是唯一的一次,正是蔡總統去年此時的就職演說。當時蔡總統談新經濟模式,強調應提供年輕人好的發展機會、指出產業發展應注重環境永續、經濟成長應內外需兼重、重申對勞工的六大保障,並以「創新、就業、分配」作為經濟目標。新政府推出的種種政策或都在試圖落實上述目標,卻未能讓民眾有感而願意相挺,殊為可惜,自也有改善空間。

化目標為具體指令 改善之道可能有二。一是更清楚具體地描述經濟願景。「創新、就業、分配」是好的目標,但我們究竟要有什麼樣的創新?好的就業是什麼狀況?什麼樣的分配模式是較理想的情況?這些應進一步闡明。日本近年經濟也不好,但非僅沒有政黨輪替,執政的自民黨反而選舉屢戰屢勝,正因安倍首相昭告了具體的經濟願景,讓人民有所期待,知道正坐在開往理想的列車上。新政府常談「以人為本」,便應以此作為經濟願景,例如我們過去經濟成長果實並未展現在人們福祉的提高上,因此攸關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內需服務業,就應該有更長足的發展。二是化目標為具體指令。蔡總統既然強調年輕人的發展機會、產業發展的環境永續、內外需兼重、保障勞工,便應要求內閣擬出相關對策並訂定有效的績效指標。但我們何曾聽到國發會主委、經濟部長談論這些目標?林全院長曾強調「就業是最重要的KPI」,值得肯定,但既是KPI,就要有具體目標,更要列示達到目標的方法與路徑。台灣經濟積弊已深,該揚棄的舊經濟模式,仍是現在進行式,期待新政府及早落實其所宣稱的新經濟模式。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