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由世界地球日看台灣的限塑政策
郎若帆

2018/05/14

    2018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終結海洋垃圾」,尤其是無所不在的廢棄塑膠。塑膠材料因其使用之方便性,讓人們生活中少不了它,但也因為「一次性」使用問題造成環境生態浩劫,面對僅次於氣候變遷的全球災難-海洋廢棄物,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依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研究報告顯示,每年有80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把一輛垃圾車的塑膠倒進海裡,預估至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重量可能超過魚類,而塑膠垃圾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30億美元。
 

    海洋垃圾除了有礙觀瞻,影響觀光旅遊業、漁業,也進入食物鏈危及生態、影響你我的健康。海龜、海鳥、鯨豚誤食塑膠垃圾致死已不是新聞,塑膠垃圾因日曬裂解,隨洋流四處漂移,聚集形成五大洋的「垃圾渦流區」,規模和美國國土一樣大,宛如「新大陸」。堆積在海面下10公尺處的塑膠微粒估計是海中浮游生物的6倍,上千萬噸的塑膠微粒讓海洋如同大鍋塑膠濃湯,小於5mm的塑膠微粒不僅能吸附DDT殺蟲劑等人造化學毒素,還是魚類最喜歡的食物,大魚吃小魚,人類再吃魚,塑膠毒素就這樣進了你我肚子裡。
 

    台灣和離島受大陸沿岸流、黑潮和季風影響,被迫成為東亞與南亞海洋垃圾的攔截網,加上自己產出的垃圾,寶島已成了被垃圾包圍的垃圾島(1),全島海岸線被180萬噸的海洋垃圾包圍,平均每公尺分布0.7公斤,其中九成以上是塑膠,以用途區分,近八成垃圾來自飲食包裝、瓶罐與餐具,其次是為漁業用具。
 

    由於塑膠使用的便利性,再加上價值低、產量高,回收塑膠不具經濟誘因,相關基礎建設投資也少,據「科學先端」〈Science Advances〉期刊統計,截至2015年全球共生產70億噸的塑膠垃圾,其中47%進入掩埋場,32%進入環境,12%被焚燒,僅有9%進入回收體系。而台灣每年用掉180億個塑膠袋,是歐洲國家的4倍;寶特瓶年用量45億支、飲料杯15億個與6萬噸免洗餐具都是淨灘成果的常客,也是塑膠濃湯的主要來源。
 

    台灣在全球治理海洋廢棄物的版圖裡,科學研究方面的腳步慢了許多,也缺乏在地研究,但台灣的限塑政策與回收表現算是走在許多歐美國家之前。從2002年第一波限塑令到今年1月再度擴大限塑範圍。環保署預估每年將可再減少15億個塑膠袋,光是飲料業每年就可減少約8.7億個塑膠袋,數量為最大宗。環保署更要求2019年開始大型餐飲業如連鎖速食店等,內用不能提供塑膠吸管,2025年起外帶都全面限用,範圍包含一次性塑膠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及免洗餐具,2030年起全面禁用;全面禁塑是亞洲創舉,禁用吸管更是開創世界首例。
 

  台灣並非唯一限塑的國家。目前,全世界至少有超過40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都已經頒布限塑或禁塑令。大部份國家都是採取塑膠袋收費的限塑做法,丹麥早在1994年就開始實施,其他國家多在2000年後才推動。台灣早在2002年就實施收費做法,可說領先許多國家,更是遙遙領先美國跟日本,因為這兩國都沒有全國性的限塑做法。歐美國家則以法國領銜眾國,立法於2020年禁用拋棄式塑膠餐具;歐盟計畫在2030年完全回收所有的塑膠包裝與寶特瓶等塑膠製品;英國則是喊出25年內禁用塑膠袋、寶特瓶、塑膠吸管等用品。

    現今對解決海洋廢棄物問題的最佳實務落實與意識提升,主要專注在末端解決方案。然而,導致廢棄物從陸地進入海洋的根本原因反倒受到忽略,也就是針對不永續的生產與消費形態,包括國際間產品生產與行銷、未適當考量環境影響或在販售地點能否回收、廢棄物管理設施不足及不當丟棄廢棄物等行為。

    長期而言,除了末端處理(淨灘、垃圾處理)及源頭減量(減塑、禁塑)外,海洋垃圾問題的最佳解方應該是『循環經濟』模式,亦即「減塑、回收、再利用」,透過產業、政府、消費者合作及對話找出解決方案,並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科學顧問小組報告提出的5R作為通則,包括減量(Reduce)、重複使用(Reuse)、再生(Recycle)、重新設計產品或流程(Redesign)及生態復原(Recover),可行的方案應涵蓋整個供應價值鏈或個別供應端,並對產品完整的生命週期與延伸生產者責任進行評估。目前,因石油價格便宜,廠商缺乏推動海廢再生利用的經濟誘因,在政策方面端賴制度從源頭提供獎勵或宣導誘因,才能根本解決海廢問題,兼收產業轉型之效。
 

    台灣最新的限塑令雖然在環保上邁進一大步,但收費金額不高,能否徹底發揮「以價制量」的成效尚待觀察,且大量使用塑膠的傳統市場、小吃店仍未納入規範,也尚未進展到全面禁塑;再加上目前負責海洋事務的主管權責劃分未明,如何將減塑觀念與做法落實到國民生活與習慣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未來,期許小至個人的減塑實踐,大至產官學界對循環經濟的響應支持均能持之以恒,讓錯置的資源歸位,找到便利生活與友善環境的最佳平衡點。
 

1 台灣海洋垃圾的來源

來源

管道

活動

陸地來源

事業廢棄物

塑膠等相關產業、清運業者

垃圾處理場

管理不佳的海濱、海邊垃圾處理場

一般廢棄物

未妥善處理垃圾,由水溝、河川流入

海邊丟棄行為

遊客及臨海社區隨意棄置垃圾

海洋來源

漁業活動

  1. 捕魚、釣魚之捕撈漁具、漁網
  2. 養殖業保麗龍、浮球等

海運活動

商船、郵輪

大陸沿岸流

中國大陸、東北亞等國家海漂垃圾

黑潮

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國家海漂垃圾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