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

中國大陸「十三五」規劃與兩岸經貿關係 (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專題報告)
吳福成

2017/02/05

發表於201725日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專題報告

一、「十三五」規劃的戰略目標和推動主軸線

回顧過去中國大陸歷屆的五年發展規劃,起草的中央全會文件組的組長都是由國務院總理擔任,但去年3月公佈的「十三五」規劃則由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組長、國務院總理為副組長,意義特殊。由於「十三五」規劃是大陸迎向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階段〈2021年是中共建黨100週年〉,也是邁向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期。也因此,其戰略目標方向和推動的主軸線究竟如何,以及可能對兩岸經貿關係的影響,就值得大家予以關注。

中國大陸的「十三五」規劃其實就是新的「五年願景」,其戰略目標在力求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訂定在2016~2020年內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並且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即進入全面小康社會、跳脫中等收入陷阱〉,同時推進產業升級和農業現代化,進一步提高服務業在GDP的占比。

「十三五」規劃的主軸線則是為解決產能過剩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被稱為「習近平經濟學」的核心。而圍繞著「十三五」規劃明確的目標任務,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構建全方位新格局,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污染治理,著力保障改善民生,並以改革創新贏得主動、優勢和未來。其他重要課題,則是對應老齡化、少子化的二胎化、健康照護等政策規劃。

至於「十三五」規劃的主攻方向,則是要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當前推動的重點是「三去一降一補」,亦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版等五大任務。具體內容是,要削減製造業過剩產能的去產能,消化房地產住宅存量的去庫存、消除銀行和非金融企業債務及政府債務的去槓桿,以及防止工資上漲超過勞動生產率提高、完善價格機制以降低企業成本的降成本,甚至彌補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培育發展新產業、加強農村和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的補短版。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的國營企業和金融部門的基礎改革步伐仍然緩慢,加上大陸企業債務不履行現象劇增,經濟效益低、資不抵債的「殭屍企業」淘汰過程衍生的失業問題叢生,也都考驗著「十三五」規劃能否創造最佳的經濟政策效益。尤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後,也存在著足以引起經濟變動的風險,譬如按價格漲跌而彈性生產的「海綿企業」,已對「十三五」規劃的經濟結構改革、解決產能過剩形成一定程度的拉扯。國營企業或「殭屍企業」的裁員潮也多少出現了社會不安因素,未來大陸如何有效解決整體就業問題,就端賴「十三五」規劃藉由擴大個人消費來支撐經濟增長的具體實現了。

 

二、「十三五」規劃時期的兩岸經貿關係走向

「十三五」規劃期間的兩岸經貿關係走向,最主要還是要看政府對兩岸政治基礎的「九二共識」回應程度,以及新南向政策能發揮多少動能而定。「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在堅持「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才會以互利共贏方式深化兩岸經濟合作。

一直以來,中國大陸確實會按照歷次五年規劃的經濟藍圖作出成果。目前雖然政府尚未對「九二共識」作出具體回應,但大陸經貿部門迄今並未停歇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兩岸民間產業之間對於推動產業優勢互補、共創品牌、共拓市場,以及金融合作、資本市場也不斷開展多層次合作的努力。特別是在農漁業、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合作,仍然持續在推進中。而支持大陸台資企業轉型升級,引導向中西部地區梯度移轉,以及在福建自由貿易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福州新區、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等對台合作平台也並未見關閉。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在2017年對台工作會議上強調,兩岸同胞一道,維護「九二共識」政治基礎,持續推進兩岸民間各領域交流合作,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不斷擴大兩岸基層民眾和青年的參與度和獲益面。其中,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顯然也是「十三五」規劃期間的重點工作之一。

由於「十三五」規劃是大陸迎向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期,2022年又是大陸權力結構改組的關鍵一年,所以預期在「十三五」前一階段,因政府遲不回應「九二共識」的問題,兩岸關係有可能暫時出現「政冷經溫」的局面;但在逼近2020年的後一階段,大陸極可能為鞏固「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轉而對台灣施加更大壓力,但兩岸經貿關係理應不致嚴重倒退。

 

三、「十三五」規劃對兩岸台商的潛在機遇

有鑒於「十三五」規劃致力推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擴大國內需求,並藉由個人消費來支撐經濟增長,由於長期來台灣出口大陸的商品大多屬於中間材料和資本材料,主要是因應加工出口貿易形態所需,而今「十三五」規劃時期大陸市場需要消費材料,台灣出口大陸若還停留在過去模式,相信出口不但不會成長,還將被大陸更加火紅的紅色供應鏈所挫敗。

也因此,台商在「十三五」規劃期間必須要調整兩岸供應鏈佈局,把出口主力產品轉移到消費材料,甚至更多元化地朝向旅遊、健康、教育等生活型服務業領域布局,才能搭上「十三五」規劃的順風車,開創新商機。由於「十三五」規劃涉及的領域甚廣,無法逐一探討期可能衍生的商機,故僅列舉幾個例子作來作說明:

〈一〉「三個1億人」新型城鎮化的內需潛力大

「十三五」規劃以人為本的「三個1億人」新型城鎮化,包括1億人左右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1億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1億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鎮化。基本上,在新城鎮化過程將產生龐大的基礎建設、公共服務及住房建設等投資需求,以及可新增就業5000萬人以上,更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將帶來居民的生活方式改變,帶動消費需求從「吃、穿、用」擴充到「住、行、學」,推進消費結構和消費方式升級。大陸新型城鎮化將提供兩岸台商在商貿、餐飲、旅遊、醫療等生活型服務業,以及以物流、金融等生產型服務業為主的產業鏈布局。國內相關企業和兩岸台商應努力掌握此一龐大機遇。

〈二〉「銀色經濟」衍生的機遇台灣相關產業可搶先布局

目前中國大陸60歲以上人口已經突破22000萬人,未來「十三五」規劃期間老齡人口市場對高質量的養老照護服務,以及長期照護用品的需求將不斷擴大,也將衍生大規模商機。過去大家都習慣說這是「銀髮族商機」,但現在則有人把它形容是「銀色經濟」。由於大陸國內在這方面產業的技術和服務尚未成熟,相對具有水準的台灣相關產業即可搶先布局兩岸供應鏈,或攜手擁有豐富經驗的日本業界,共同創造兩岸和日本的三邊養老照護產品、技術和服務等更高檔的完整供應鏈。

〈三〉「網路購物」新時代兩岸可攜手搶攻市場

「十三五」規劃在北京-天津-河北、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建設1小時鐵路網,並計劃在人口超過300萬的城市建造地下鐵,以及要把現有公路網延伸到全國所有農村和邊遠地區,並要完善郵政和快遞的覆蓋網。此舉也意味著「網路購物」將覆蓋全中國近14億人口市場,更迫使台商拓銷大陸市場的傳統思維必須轉換。由於台灣挟有先進的資通信〈ICT〉技術、成熟的物流運輸經驗等產業優勢,國內相關企業及兩岸台商可進一步合作,提早布局蓬勃發展的「網路購物」新時代之產業鏈,並搶攻其潛在市場。

〈四〉「一帶一路」替台商開拓「走出去」的廣大空間

「十三五」規劃時期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建設全面實施的關鍵階段,由於經貿合作是「一帶一路」的基礎,沿線並將建設6條跨國經濟走廊,並推動國際產能和設備製造合作,這也提供兩岸台商「走出去」的廣大空間。特別是目前政府推動的新南向政策涉及的18個國家,與「一帶一路」的海上絲綢之路範圍重疊,兩岸企業和兩岸台商似可通過有效協調、充分合作的途徑,共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攫取新商機。

 

四、結語與建議

從市場開放的角度看,「十三五」規劃除要繼續發展貨物貿易,更要開放服務貿易,目前大陸已是世界的「製造工廠」,而隨著大陸版「工業4.0」的跨兩個五年規劃《中國製造2025年》行動綱領的推動實施,大陸有望從現在具有藍領色彩的「製造大國」轉型為擁有技術的「製造強國」。

同時,因中國大陸擁有互聯網的有利條件,將可以通過擴大服務貿易來促進經濟增長,也有利於把大陸發展成「服務工廠」。目前台灣的ICT產業有競爭優勢,高端產品供應力強,市場行銷和企業管理能力極佳,甚至服務業和農業生技的水平也相對進步,若兩岸能深度合作,相互投資、共同設計開發,台商不但可在大陸相關服務市場增長中獲益,甚至還可共同轉進第三地〈如新南向國家〉市場拓展更大範圍的商機。

尤其「十三五」規劃提出的推動「生產型服務業」和「生活型服務業」政策,將促進專業化和延伸價值鏈,並主導適應引領經濟新常態。前者在推動製造業升級,將改善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活用ITC帶動製造業智慧化、統合型的能源管理,健全標準、認證、品質檢查,金融信用風險管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創〉等。台灣的批發零售、物流運輸、加盟連鎖、金融租賃、環保、設計和科技服務等業者,可串聯已在大陸投資設廠的台商、甚至合作建立品牌,將可因文化和語言相通,容易成功在大陸各地佈局、鋪設通路和進入市場。

至於後者「生活型服務業」政策,則不斷擴大滿足大眾的物質的和生活的需求,並提升生活品質,涵蓋的領域包括商貿、文化、旅行、法律、家政、不動產、運動、健康、照護等服務產業。這背後更有助於從物質型消費走向服務型消費,也就是消費結構升級,向智慧、綠色、健康、安全方向轉變,與上述產業有關的兩岸台商即可趁勢而入,搶奪先機。

但在另一方面,有鑒於中國大陸居民的境外消費或國內「海淘」形式之跨境購買金額迅猛增長,間接說明大陸境內的需求空間巨大。在「十三五」規劃期間大陸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生產端入手,發展國內產品的「品質革命」,積極要「拉回海外消費」。可以預期的,此舉必將影響或弱化大陸居民從跨境電商來購買台灣商品,以及陸客來台旅遊期間的消費行為,這對台灣經貿活動可能產生的衝擊,絕對不可小覷。

特別是在「十三五」規劃期間,因大陸的創新發展將更上層樓,加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獲得進一步深化,且不斷提升產業價值鏈,增加關鍵零組件和半成品的生產能力,在在都將助長紅色供應鏈的逐漸擴大,最後勢必出現「進口替代」現象,這對台灣出口大陸的長期優勢將直接遭受重擊。

最後必須指出的,「十三五」規劃期間雖然會衍生龐大的機遇,但這之間也存在著一定風險。由於風險並非不能克服,而是必須先要能客觀地認識它的問題本質之所在,然後兩岸台商採取優勢互補或截長補短的模式來迎向它,即可因應兩岸經貿關係已逐漸從合作轉為競爭的挑戰,並創造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