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各司其職創造商機 航太平台具整合能力
陳秉奇

2019/08/28

    回顧我國「國機國造」的歷史,當以經國號(IDF)戰機堪稱最佳典範。其性能雖並非最強,但妥善率卻遠高於其他舶來品戰機,堪稱國人的驕傲。然而,自從民國76IDF首架原型機出廠之後,已經有30年沒有自製飛機的計畫,國機國造所期望的「帶動產業發展」以及「提高自製比率」的目標並未完全實現。

    據航太大廠波音公司估計,在未來20年內,全球將有42,730架新飛機的需求,總產值將達6.3兆美元;同時,受到中國、印度以及其他新興經濟體大幅度成長的刺激,亞太地區將佔新飛機產值市場的三分之一以上,市場需求量為1.7萬架,總產值亦將達到2.6兆美元。在此大環境下,我國如何提升國內自製能量以及搶佔國際市場顯得格外重要。

    國內航太產業相關技術之研發主要集中在中科院與漢翔公司,其中中科院在國機國造政策下肩負研發設計責任,自早期經國號戰機自製時即累積豐富自製關鍵技術,為我國航太產業研發打下良好基礎。中科院除了追求提升技術研發外,更期盼國內航太產業亦能有所提升,確保航太產品合作開發期程縮短,增加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然而,國內航太產業環境仍存在數項缺乏問題,包含資訊交流、檢測資訊、軍機驗證制度、人才培訓等缺乏,未來更應朝向高階系統產品、爭取國際市場發展。

    打造航太產業整合平台可於民間促進廠商交流,從而帶動廠商間分享國內外市場資訊;亦能透過業界工合促成國內業界廠商與龍頭企業之合作,同步提升國內航太產業研發能量。促進國內航太產業升級並帶動產業符合產業界期望,同時亦為科技部與經濟部的中心任務;提升系統整合與研發能量有助於學界與研發單位進行人才培育與科技研發,應可推論各界皆冀望此平台之促成,以快速推動我國航太產業發展。

    我國發展「國機國造」政策上首重標準之制定與檢測驗證能量之整合,其次則為產業人才培育與國際市場之開發。透過平台,可整合航空檢測設備與其認驗證資訊、技術研發需求資訊,將檢測單位資訊、學研單位一併列入航太產業資訊中,以改善產業整體研發環境。同時,國內應整合航太產業資源,並致力與國際大廠合作成為亞洲最佳供應商;平台亦將持續推廣並帶動我國航太產業相關可能投入廠商之連結,增加彼此間溝通與合作之機會以改善產業環境、擴大市場競爭力,進而完成提升國內航太產業之目標。亦將持續運作平台讓廠商便於尋求合作夥伴,希冀藉此大幅提升廠商投入與合作之意願。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