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川普得逞北美談判 劍指中日(中國時報)
許峻賓

2018/10/03

      美國與加拿大就自由貿易協定架構與內涵達成共識,歷經25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將改名為「美加墨貿易協定」。加拿大與美國達成共識,不僅意謂著川普總統在雙邊貿易政策中再下一城,也意謂著美國面對日本及中國的貿易談判,美國可能占優勢。

 

      川普在就任之初便對美國人民,尤其是支持他的鐵鏽區及農業區宣示將在任內推動美國優先政策,帶領美國經濟重返榮耀,而川普鎖定的貿易對手國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日本、中國及歐盟。現對加拿大與墨西哥完成談判,讓川普與共和黨在美國中期選舉掌握更多勝選籌碼。

 

      美加間的談判達成共識,代表川普的貿易談判策略奏效。美加貿易談判最受矚目的項目包括汽車原產地比率調高、加拿大對美國放寬乳製品供應鏈的限制、新協定的定期檢視規定與落日條款。其中,以乳製品供應鏈限制放寬對加拿大的挑戰最大,乳製品產業鏈提供加拿大超過22萬個工作機會,對GDP貢獻達近200億美元。

 

      加拿大政府於1970年代建立起農產品供應鏈體系,範圍涵蓋乳製品、雞蛋、雞肉、火雞等,希望透過此一供應體系的運作讓加拿大的酪農產業能夠供需與價格穩定,並確保相關食品的安全性,也因為此一嚴格的供應鏈體系,讓外國的酪農產品無法進入到加拿大市場。

 

      面對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加拿大政府一方面想確保在加國生產的汽車能夠順利賣到美國,一方面也想維護乳製品供應鏈體系,便成了美加兩國間的談判攻防。川普為了降低美國的貿易赤字,積極與貿易對手國進行雙邊談判,在處理完北美國家之後,美國要優先處理的就是日本與中國。

 

      924日,日本首相安倍與川普會面並達成兩國啟動美日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共識。日美間最大的問題在於農業與汽車,兩國曾在TPP的談判過程中就這兩大議題交手,當時美國同意日本以「延長汽車降稅期程換取農產品保護」的策略,美國得以在TPP生效後的30年才完全將汽車進口關稅降至零。雖然美國後來退出TPP,但從此次日美間的商議來看,兩國將會在過去TPP的基礎上進行雙邊貿易協定談判。

 

      而對於中國,在川普推出第三波關稅貿易制裁後,美中間的貿易衝突仍未見緩和跡象,而兩國領袖目前也未有安排會見的機會,這將使得中美貿易衝突陷入僵局。

 

      從美加墨FTA的談判來看,面對三國間緊密的產業鏈,以及加墨兩國對美國的高度依賴,川普的強硬態度讓美國占盡優勢。

 

      對比於未來的美日談判,美國亦可能牽著日本的鼻子走,但是對於中國就不見得能夠奏效,畢竟中美間的經貿產業是緊密的環環相扣、彼此依賴度均高,若美國過度強硬,恐仍不容易得到中國的讓步。

 

      面對全球與區域自由貿易談判的趨勢,無論區域或雙邊,對於台灣與全球經貿產業鏈緊密連結的情況來說,我們需要仔細評估美日、美中貿易互動對於台灣的可能影響,而這些國家間的協商議題也可以作為我國未來爭取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談判的參考。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