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 別
|
台經月刊
|
出版品名稱
|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44卷第4期)
|
專題/叢書名
|
我國參與APEC 30週年回顧與前瞻
|
作 者
|
台經院
|
語 文
|
中文,
|
總頁數
|
136
|
定 價
|
200
|
優惠價
|
|
優 惠 期 間
|
|
內容摘要
|
1989年成立的亞太經合會(APEC),是亞太區域各國促進經貿、投資與合作最重要的官方論壇。我國自1991年加入APEC成為正式會員,2021年已是入會的第30週年。30年來APEC歷經多次風險與危機,如1997~1998年東亞金融風暴、2001年數位經濟泡沫、2008~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乃至2019年年底年爆發的COVID-19疫情,所幸APEC都能及時發揮功能,有效協調區域多邊立場,進而提出因應途徑與對策。
30年以來,區域經濟型態出現巨大演變,新興科技的崛起,推動商業營運與製造模式快速轉型,而外部衝擊則進一步加速政經結構與產業鏈的位移及演變。值此典範移轉時期,整合區域資源、達成有效配置,以及極大化區域福利,是APEC現階段責無旁貸的任務。作為亞太供應鏈的關鍵成員,我國不僅以多面向的個別行動計畫(IAP),推動台灣的經貿便捷化與自由化,同時在APEC場域中更實踐多項的共同行動計畫(CAP),為區域創造更有利的能力建構環境。
鑑往知來,本專題聚焦於三大面向,首先檢視歷年重大演變;其次分析目前關鍵議題;最後前瞻未來發展途徑,希冀有助於讀者掌握亞太區域政經脈動的輪廓。
更特別企劃名人專訪,邀請到國內產、官、學界中深具代表性,同時參與APEC事務多年的四位重量級意見領袖:前APEC研究中心執行長暨總統府資政吳榮義、前經濟部長暨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王志剛、前APEC資深官員暨我國駐歐盟兼比利時大使董國猷,與前ABAC代表暨義美食品董事長高志尚。他們將由各自不同的親身經驗與專業視角,來檢視台灣30年來的參與歷程,並分享策略建議選項。
藉由議題分析、文獻回顧,以及深度訪談,期望能在台灣加入APEC 30年的關鍵時刻,以兼顧高度與深度的方式,呈現我國30年來累積的經貿、外交成果與貢獻,進而勾勒出台灣在APEC場域更明朗的圖像。
|
目錄
|
社論:後疫情時代,台灣經濟三大創新成長機會 陳博志論壇:貿易出超國家貨幣就該被迫升值嗎? 專題探索:名人堂專訪—吳榮義、王志剛、董國猷、高志尚 專題探索:台灣參與APEC 30年的總檢評析 專題探索:APEC貿易自由化與便捷化的進程與展望 專題探索:數位經濟在APEC的發展軌跡與前景 專題探索:ABAC成立25週年的重要議題回顧與展望—以區域經濟整合及糧食安全為例 專題探索:APEC女性經濟賦權綜整及我國作為 專題探索:從「茂物目標」到「太子城願景」:亞太區域願景的變與不變 國際政經瞭望:疫情時期台灣「新南向2.0計畫」的對外政經策略 國際政經瞭望:新南向政策的擴大與集中—以基礎建設項目為例 國際政經瞭望:後疫情時代新南向2.0政策對台灣經濟之影響 國際政經瞭望:疫情時期,東協國家數位復甦探討 產業動態SNG:台灣電路板產業智慧製造藍圖介紹 產業動態SNG:產業升級創新平台機制介紹 產業動態SNG:韓國網路漫畫產業一源多用發展趨勢及對我國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