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

中國「一帶一路」的文化貿易政策(文化部彩聽專題報告)
吳福成

2016/03/17

本文發表於2016年3月17日「文化部彩聽」專題報告 

前言:歷史回憶 

漢朝時代的漢武帝抗擊匈奴,派遣張騫兩度出使西域,開拓了古代亞洲內路通道,隨後在悠悠的駱駝鈴聲中,默默地走出一條貫穿中國、中亞和歐洲的絲綢之路。到了唐朝時代,大唐高僧玄奘西行赴印度取經,也為古代絲路添加了佛教文化內涵。

元朝時代的成吉思汗率蒙古鐵騎西征、南進,長驅直入南亞、中亞、俄羅斯和中歐地區,打開了亞歐大陸通路,並創建蒙古帝國,但西方人稱之為「黃禍」。後來成吉思汗召喚全真教道長邱處機〈邱長春〉從山東遠赴中亞阿富汗天山,展開歷史性的「雪山論道」,隨行弟子撰寫了「長春真人西遊記」,又給古代絲路增加道教文化元素。

除了陸上的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也是歷經多個朝代發展起來。漢武帝曾派遣特使成功抵達錫蘭〈斯里蘭卡〉,開闢出一條海上通路。到了唐朝,因對東南亞、南亞和阿拉伯各國的貿易活動繁盛,海上絲綢之路已浮現。

明朝時代明成祖命太監鄭和率240多艘海船、27400名船員的龐大船隊下西洋,前後共遠航七次,成功強化了經南海、印度洋到東非沿岸的海上絲綢之路。後來鄭芝龍海上勢力龐大,盤據中國東南沿海和南洋,鄭成功部眾從廈門到金們、後來又到台灣建立反清復明基地,當時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旺盛,這也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一段歷史支流。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陸上絲路的駱駝商旅和海上絲路的「福建船」船隊,進行著「以物易物」貿易模式,其貨物不限於絲綢,還有茶和瓷器,這是中國人獻給絲路最經典的文化符號。另外,在陸上和海上兩條絲路的沿線,又衍生出對茶字讀音不同的腔調特色。前者把茶讀為「Cha」,與漢音同;後者把茶讀為「Tea」,與泉州閩南話的「Te」音同。

事實上,陸上絲綢之路的用語並非中國人所創造,而是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兼漢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首先提出。海上絲綢之路說法,則是在1913年由法國漢學泰斗沙畹〈Emmanuel-Edouard Chavannes〉首度提出。總之,現在非常夯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又合稱為「一帶一路」,它嶄新又古老,誕生不到3年之久,卻傳承了二千多年來古老絲綢之路的歷史基因。

「一帶一路」的文化貿易政策

「一帶一路」建設亞歐大陸及附近海洋互聯互通,以及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五通」網絡,突破物理空間限制,將搭建亞歐文化和文明交流之橋。「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合作戰略,更加重視「文化先行」,以增進沿線文化互融和價值認同的概念。這之間又衍生出強大的文化貿易和文化產業發展機遇。

在「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文件,五個聯通之一的「民心相通」,明確要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在沿線國家間互辦文化年、藝術節、電影節、電視周、圖書展等活動。「民心相通」要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展開廣播影視劇精品創作及翻譯,並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和聯合保護工作。同時要深化沿線國家間人才交流合作。

一、「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構想

中國文化部早在2014年就提出建設「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構想,此構想係在結合國務院稍早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它強調要大力發展對外文化貿易,做法是結合絲綢之路輻射範圍內的優勢文化產業資源,通過國際商務平台、國際文化交易中心、開展影視劇和動漫項目等國際合作,建設國際營銷網絡等來推動文化貿易發展。

而隨著互聯網和行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中國動漫產業在生產創作、傳播消費、營銷發行、授權衍生等環節都出現新變化。中國文化部順應趨勢,也展開創新性和系統性措施,全面推動動漫產業新發展。中國文化部更進一步推動動漫產業走出去,緊抓「一帶一路」機遇,並組織動漫企業創作生產「一帶一路」相關題材,並參與國際電信聯盟專業會議,爭取把中國自主原創的手機動漫標準上升為國際標準。

二、「十三五」強調要創新對外文化貿易

為使推進共同建設「一帶一路」與國家對外戰略緊密對接,中國國務院於2015年發布了「關於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干意見」,並把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納入重點指示,其中就包括文化服務領域。國務院的意見明確,將通過自貿區加快發展並創新對外文化貿易,推出更多能體現中華優秀文化、展示當代中國形象、面向國際市場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同時,吸引外商投資到法律法規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並確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今年啟動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強調,要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加大中外人文交流力度,創新對外傳播、文化交流、文化貿易方式,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中國中央政府已把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外貿創新發展、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納入2016年度「文化工作」重點,並突顯加速發展文化對外貿易的積極性。

三、國有文化企業轉型為兼具社會性和商業性的社會企業

為迎向「一帶一路」時代推進文化交流工作,中國國有文化企業也開始要走向轉型之路。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已印發「關於推動國有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

在以市場化為主線的文化體制改革中,一萬多家國有文化企業將轉型為兼具社會性和商業性的社會企業,並以商業邏輯實現社會使命,這將是中國文化建設組織工具的升級換代,並給「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添增龐大動能

中國文化部體認到中國的文化貿易在造就文化軟實力和文化影響力等方面還處於一定的劣勢,所以在「一帶一路」戰略時期,已開始建立文化交流的貿易新機制。為此,該部正針對性地研究文化貿易夥伴國和文化產業競爭國的特點,並在這個基礎上探索文化出口的新機制與新方法,最後希望更多地參與到國際文化產品和服務市場。

四、從文化輸出轉向建立多元交流的「文化共同體」

有鑒於過去中國文化走出去都以輸出為主,導致外國諸多誤解,認為是中國文化的入侵。中國文化部強調,應進入交流、互動與合作新階段,建立多元文化相互接觸、交流的「文化共同體」。

「一帶一路」繼承了古絲綢之路開放兼容的文化傳統,又吸納了開放的區域主義精神,中國文化部認為這是擺脫「文化霸權」誤解,建設「文化共同體」的契機。該部則辯稱,建設「文化共同體」的關鍵,是要形成實實在在的產業和項目,並建立一個共享的、跨國的互聯網交流和合作平台,以及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

另外,針對「一帶一路」文化貿易合作涉及的優勢產業和特色項目,中國文化部考慮與沿線國家共同設計文化產品,並通過聯合調研、資源共享等方式來帶動文化貿易。

五、促進沿線國家文化產品和文化遺產合作的政策

中國文化部針對「一帶一路」制定文化走出去政策,本質上也是一項促進沿線國家文化產品和文化遺產合作的政策,意在帶動沿線國家文化貿易的進一步合作。目前該部按照中國商務部制定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指導目錄」,鼓勵包括電影、電視、演藝及相關服務和商業藝術展覽等出口,力爭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

根據中國商務部公示的2015~2016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名單,包括相關文化企業的中國國際圖書貿易集團等353家,以及大型功夫舞台劇《武林時空》等共有140個項目。

根據中國商務部公示的2015~2016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名單,包括相關文化企業的中國國際圖書貿易集團等353家,以及大型功夫舞台劇《武林時空》等共有140個項目。

六、文化財政兩部共同起草「絲綢之路文化產業戰略規劃」

中國文化部和財政部正在共同起草「絲綢之路文化產業戰略規劃」,除通過現有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進行支持,還將繼續加大財稅的支持力度。上述規劃還將引導和解決文化企業發展資金匱乏和融資困難等問題,以及建立無形資產和價值評估體系和擔保機構,甚至協助完成對外營銷渠道和開拓海外市場。

「一帶一路」的文化貿易政策

過去中國文化部早就在推動文化產業投融資的金融體系,包括經由間接的金融〈信貸〉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債券市場、社會資本投入文化產業等五方面。特別是針對微小文化企業發展,該部除已通過「關於大力支持微小文化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更積極提升其經營管理能力和品牌塑造營銷水平、完善公共服務平台、鼓勵金融創新和拓寬融資渠道、配合「十三五」規劃支持微小文化企業發展,以及營造文化領域創新創業和微小文化企業發展的共識和力量。

七、「“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規劃〈2016~2020年〉」

為貫徹落實「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人文交流與合作,中國文化部內部已由外聯局牽頭,正與政策法規司、文化產業司等相關部門抓緊編制「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規劃〈2016~2020年〉」。該部已委託中國傳播大學團隊開展上述規劃的前期調研和草案起草,將深入挖掘「一帶一路」的文化內涵,從目標願景、問題挑戰、原則思路、空間佈局、路徑平台、保障措施等六大方面完成規劃編制

而為踐行「一帶一路」的文化交流戰略,中國文化部和陜西省政府在西安主辦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並安排「絲綢之路國際創意動漫文化周」,這是第一個具有「絲路文化」品牌的國家級藝術盛會。另外,該部和甘肅省政府也在敦煌舉辦絲綢之路國際文化博覽會,這是中國第一個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將來,還計畫籌建敦煌文化園區,以發展旅遊、文博會展、文化創意、文化培訓等產業。

相對的,為支持泉州打造「海上絲綢之路」品牌,中國文化部與福建省政府2015年也在泉州舉辦首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中國中央更准此一活動永久落戶在海上絲路的起點泉州。另外,在該部支持下,深圳出台了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行動計劃,並發展「文化+科技、互聯網、旅遊〉」的文化科技型企業。另外,廣東前海也正在發展成為面向國際的海絲之路重要起點,以及作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的綜合試驗區。

八、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另一重要平台

目前中國文化部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的另一重要平台是:「中國文化產品國際營銷年會」,2015年在上海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舉行的年會,還搭配首創「一帶一路」文化藝術授權交易會。

上述授權交易會共分為藝術、動漫、品牌等三大授權領域,也是讓更專業的藝術和產業對接的跨界服務平台,並為各國授權產業的產品製造商、授權商、授權經營商和代理機構搭建走進「一帶一路」文化商貿的大平台

九、推動「供給側改革」以擴大文化消費規模

近來「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已成為中國的熱門焦點,除「十三五」規劃有明確指示任務,國務院辦公廳更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並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也將文化服務列為重點發展的消費領域。

目前中國文化部更積極推動「供給側改革」以擴大文化消費規模。其具體作法是:實施文化創意產品扶持計劃、實施文化產業的數位振興計畫〈互聯網+文化產業〉,以及健全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特別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文化產業發展〉。

台灣面臨的機會與挑戰

綜合前面所述,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戰略,除了有傳播優秀中華文化、宣傳現代中國形象等政治考量,也希望通過擴大文化貿易,把文化資源變成可交易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亦即把「送出去」變為「賣出去」。

除了要讓文化走出去,以擴大文化出口規模,事實上中國也要把「一帶一路」文化引進來,以降低可能存在的貿易摩擦,並消彌出口目標國可能出現「文化入侵」的疑慮,這是中國文化貿易採取「兩條腿走路」的寫照。

「一帶一路」是由「硬聯通」和「軟聯通」的結合,前者是在基礎設施的經濟項目之合作,後者則指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傳播和融合。但要實現「一帶一路」的共通共榮,民心互通的文化交流扮演著決定性作用。

過去中國的文化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搭建產業平台的市場行為還幾乎是一片空白,目前中國文化部的文化貿易政策,由走出去和引導文化消費,勢必翻轉此一情勢,甚至可能創造出一個文化貿易大國。

一、台灣的機會

中國的「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文件,已把台灣納入共同參與建設的對象。隨著與沿線國家的擴大文化交流和文化貿易,同屬中華文化的台灣文化企業,相對其他國家更具拓展「一帶一路」文化市場的優勢。

「一帶一路」沿線70多國的文化市場,其龐大需求和市場規模是可以期待的。中國在文化大革命後已重傷其文化真髓,台灣自由社會培育出來的文創精神面貌和美學品味,正好可補中國文化產品之不足,兩岸攜手前進「一帶一路」文化市場應可互利共贏。

近幾年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因具有受景氣波動敏感之特性,故在全球經濟成長趨緩、消費需求轉弱的外部環境衝擊下,其年成長幅度不如台灣總體經濟。所以,適時拓展新興的「一帶一路」文化市場應有正面意義。

台灣的文創企業約有85%屬於微型企業,因資本進入門檻低,經營環境日益競爭。由於各家企業都擁有製作流行音樂、文化內容的創意和技術,加上擁有品牌時尚和視覺傳達等設計的現代感和能量,只要納入「一帶一路」文化元素,不難搶奪沿線國家的文化市場商機。

今年4月中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將在台北舉辦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展,屆時還會安排有關「一帶一路」文化項目,臺灣的文創企業似可把此一活動作為練兵場,繼而前進沿線70多國的文化市場。

台灣的文化企業如霹靂國際團隊製作的「奇人密碼 ---古羅布之謎」偶動漫電影,具有絲路的歷史背景,可作為拓展「一帶一路」文化市場典範。另有台灣的文創產品「犀牛翻轉」茶杯,可用來喝茶、也可用來按摩,都有拓銷「一帶一路」萬里茶道的文化市場之潛力。

二、台灣的挑戰

儘管台灣的文創產業在「一帶一路」文化市場具有潛在競爭力,但因兩岸關係詭譎,如何用活「台灣」的文化符號,又不會被中國有「文化台獨」的顧忌,本身就是一大挑戰,有賴政府權責單位的協助與輔導。

另外,中國北京的北斗九億信息科技產業公司已主動承擔建設「一帶一路」沿線互聯互通體系的現代貿易物流示範基地之任務,其中包括文化貿易交流平台建設,預計於2018年提供基本服務,並匯入中國優質的廣播電視資源,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台灣方面必得未雨綢繆,妥善因應。

尤其是對於「一帶一路」市場,可以感性談商機,但也要理性看風險。根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國家風險分析報告〈2015〉」報告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整體風險水準依然較高,台灣的文化企業必須謀定而後動。

綜觀「一帶一路」市場風險,主要在地緣政治風險、政策體制不穩定、經濟成長動能不足、對抗外部風險能力薄弱、匯率波動大、種族複雜、文化差異大、宗教信仰衝突等。台灣的文化企業必須作好風險評估和應對策略。

前進「一帶一路」文化產品和服務市場,風險和商機並存,如何趨吉避凶,以下幾項建議可供參考:

(一)台灣文化企業必須選擇最佳切入點:主要考慮市場需求、本身的比較優勢、各國政府政策鼓勵的方向。

(二)做好市場調研工作,才能知彼知己,立於不敗之地。

(三)制訂科學合理、確實可行的「走出去」行動方案。

(四)解決「走出去」的兩大基本問題:資金和人才。

(五)做好徵信管理,搞熟沿限國家的租稅政策,最重要的是對市場、匯率等經      濟風險,以及政治風險建構一套防範準備。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