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景氣動向調查

114年10月 114年9月 114年8月 114年7月 114年6月 114年5月 114年4月 114年3月 114年2月 114年1月 113年12月 113年11月

景氣動向調查新聞稿

2025年10月23日

近期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溫。中國宣布擴大稀土與技術出口管制、調查美企併購案,並對美國船舶加徵港口費;美國則自11月起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並實施關鍵軟體出口管制,顯示雙方經貿對抗進一步升級。若未來缺乏緩和契機,全球經濟緊張局勢恐將持續惡化。
在消費性電子新品拉貨需求增溫與AI商機持續帶動下,9月電子及資通產品出口與外銷表現依舊亮眼,令製造業廠商對當月及未來半年的悲觀看法較上月調查相比明顯減少。然而,美中關係時而緩和、時而緊張,貿易戰局勢仍不明朗,加上台美關稅談判尚未取得具體進展,使製造業廠商對景氣展望仍偏保守;服務業方面,雖受惠於台股強勢帶動金融相關產業看好當月景氣,然受民俗月影響下,汽車、家飾與家電等耐久性商品需求明顯下滑,加上暑假旺季已過、旅遊熱潮較先前降溫,使得零售業與餐飲業大多看壞當月景氣表現。
營造業受惠於先前工料上漲與缺工延誤的建案近期陸續交屋,帶動工程進度與銷售回升,加上公共建設執行順利,經費達成率創近年新高,景氣明顯回溫。展望未來,2026年公共建設預算較2025年明顯增加,且國內外高科技廠持續建廠投資,預期將持續挹注動能,營造業景氣可望續揚。不動產方面,受新屋交屋潮減弱影響,9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減3.5%。雖政策鬆綁帶來短期支撐,然受到央行信用管制、房貸緊縮影響,使得房市仍呈量縮價盤整態勢。
根據本院調查結果,經過模型試算後,9月製造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持續走高,而服務業測驗點則再度轉為下跌。

一、國際情勢

觀察近期國際經濟情勢,在美國方面,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雖較上月相比有所回升,但已連續七個月處於衰退區間,其中出口訂單已連續七個月萎縮,進口則連續六個月下滑,且客戶端存貨指數已連續12個月低於50,而新訂單指數在過去八個月中僅有一次出現擴張,顯示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仍抑制製造業供應鏈運作與產品需求;歐元區9月綜合經濟觀察指標(ESI)較上月回升,工業信心小幅回升,反映企業對未來生產轉趨樂觀,但現有訂單減少、庫存持平,整體仍偏保守。服務業信心略升,受未來需求預期改善帶動,但營運評價轉弱。消費者信心小幅回升,顯示對未來財務及重大消費意願轉佳,惟對經濟前景看法仍持穩;日本9月製造業PMI較上月下滑,持續處於收縮區間,新訂單、產出指數、就業指標與企業信心指數表現相對疲軟;在中國方面,9月製造業PMI較8月數值增加0.4個百分點,其中生產及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處於擴張區外,其餘指標仍落在榮枯線之下,整體製造業活動持續改善;東南亞方面,9月製造業PMI為51.6點,較8月數值增加0.6點,新訂單增速為近兩年半來首度回升,產出持續擴張,帶動就業由負轉正,企業信心創六個月新高,整體製造業表現仍穩居榮枯線之上。

美國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公布2025年第二季美國經濟成長數值(第三次估計值);第二季GDP成長年增率(yoy)為2.1%,較第一季成長0.1個百分點。內需方面,美國第二季的民間消費及民間投資成長年增率分別為2.7%與0.0%,相較於前次數值,前者上修0.3個百分點,後者則下修0.4個百分點。而在外需市場表現上,美國第二季的輸出與輸入成長年增率分別為1.5%與1.8%,相較前次數值,輸出成長率下修0.5個百分點,而輸入成長率亦上修0.5個百分點。此外,在2025年全年度的美國GDP方面,根據EIU與S&P Global於2025年10月發布的預測,前者維持經濟成長率由1.7%不變,後者則由1.7%上調至2.0%。
由於美國政府關門,多項官方經濟數據暫停或延後發布,9月非農就業報告亦順延。根據ADP民間就業報告,9月民間企業就業人數經季調後減少3.2萬人,為自2023年3月以來最大減幅。各產業多呈現人力縮減,其中教育與健康服務增加3.3萬人,但休閒餐旅業受假期結束影響減少1.9萬人。整體服務業就業減少2.8萬人,製造業微降3千人;在物價方面,美國勞工統計局日前宣布,原訂15日公布的通膨報告將於24日出爐,投行預期美國9月通膨將延續緩步上升的趨勢。
至於美國經濟近期的景氣展望方面,參考美國供應管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Supply Management, ISM)公佈美國的2025年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1點,較前月數值上升0.4個百分點,連續七個月處於衰退區間。就ISM製造業指數主要分項來看,9月新訂單、存貨指數均較8月下降,但生產指數、就業指數、供應商交貨指數皆較8月上升。另外ISM公佈的2025年9月非製造業PMI為50.0點,較前月指數減少2.0點,仍處於擴張區間。其中,商業活動指數降至49.9點,從先前擴張區間轉為衰退,新訂單亦大幅回落至50.4點,就業指數雖微升至47.2點,但已連四個月萎縮。

歐洲

歐盟統計局(Eurostat)亦調整前次發布之2025年第二季歐元區(EA20)經濟成長率為1.5%,較前次數值上修0.1個百分點,但仍較上季減少0.1個百分點。歐盟主要經濟體:德國、法國、義大利與西班牙第二季GDP成長年增率分別為:0.2%、0.8%、0.4%與2.8%。此外,在2025年全年度的歐元區GDP方面,EIU與S&P Global於2025年10月份發布預測值分別為1.2%與1.3%,與先前預估一致,均未調整。
就業市場方面,歐元區於2025年8月失業率從6.2%上升至6.3%,失業人數較上月增加1.1萬人,達1,084.2萬人。8月青年失業率為14%,與7月修正值持平,為2023年3月以來最低。物價方面,受能源價格年減幅收斂及服務價格年增率上升影響,整體通膨小幅回升,使得2025年9月歐元區CPI年增率從2%上升至2.2%,而9月歐元區核心CPI年增率則持平於2.3%。歐元區8月零售銷售年增率因食品、飲料及菸草類,以及非食物產品與專賣店的汽車燃料銷售成長放緩影響,由7月修正後的2.1%降至1.0%。歐元區8月工業生產年增率由7月修正後的2.0%放緩至1.1%。雖然非耐久性消費品成長動能依舊強勁,但中間財與耐久性消費品生產減幅擴大,同時能源與資本財生產年增率由正轉負,拖累整體表現。
在歐洲經濟展望方面,參考歐盟委員會公佈的綜合經濟觀察指標(Economic Sentiment Indicator, ESI),歐元區2025年9月的ESI為95.5點,較上月修正後數值增加0.2點。其中,工業信心微升,主要反映企業對未來生產預期轉強,但現有訂單量評估下滑、成品庫存看法持平,雖然對近期生產情況轉為悲觀,但出口訂單評估有所改善;服務業信心小幅提升,受未來需求預期上升與過去需求略有改善支撐,但對近期營運狀況的評價下滑;消費者信心亦小幅回升,顯示對家庭未來財務狀況的悲觀程度減輕,且對未來一年重大消費意願上升,不過對過去財務狀況及整體經濟前景看法仍維持不變。

日本

日本財務省公布2025年9月出口為9兆4,137億日圓,較2024年同期增加4.2%,為5個月來首次上揚,主要受到礦物性燃料、半導體等電子產品及原料品等皆有雙位數成長所致;進口額為9兆6,483億日圓,年增3.3%,為3個月來首次走揚,主要係飛機進口成長逾2倍,加上電腦及其周邊設備進口增幅逾2成所致。在2025年全年度的日本GDP方面,EIU、S&P Global最新發布預測值分別為0.9%、1.2%,皆維持上次預測值。
在就業市場方面,依據日本總務省公布2025年8月經季節調整後失業率為2.6%,與7月數值增加0.3個百分點。物價方面,8月消費者物價(CPI)年增率為2.7%,較7月數值下降0.4個百分點,主要係政府在7-9月提供電費及瓦斯等能源補貼;核心CPI年增率為3.3%。在工業生產方面,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表現由2025年7月-0.4%降至8月的-1.6%,主要受到金屬製品業、電氣、資通訊機械業、生產用機械業及紙製品業等生產較上年同月減少所致。
在日本經濟展望方面,參考S&P Global引用au Jibun Bank發布的日本9月製造業PMI為48.5,較8月數值減少1.2點,主要受到新訂單減少,產出指數降幅為近半年新高,就業指標增速為7個月以來新低,企業信心指數亦降至5個月以來新低;服務業PMI為53.3,雖然外需持續疲軟,然國內需求增加帶動新訂單及商業活動持續擴張,惟通膨仍高致投入成本增加,加上企業持續將成本轉嫁客戶,指數較8月數值增加0.2個百分點,為連續第6個月處於擴張區間。

中國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2025年第3季GDP年增率為4.8%,較第2季減少0.4個百分點,前3季GDP年增率為5.2%。其中前3季全國規模以上(主要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年增率為6.2%,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年增率4.5%,其中商品零售、餐飲年增率分別為4.6%、3.3%;1-9月全國(不含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為-0.5%,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3.1%。房地產指標方面,1-9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跌至-13.9%,其中商品房銷售額及面積增速分別為-7.9%及-5.5%。依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2025年1-9月貿易額4兆6,842億美元,年增3.1%,其中進出口分別年增-1.1%及6.1%。在2025年全年度的中國GDP方面,EIU、S&P Global最新發布預測值分別為4.9%、4.8%,均與上次預測值持平。
在就業市場方面,2025年9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較8月數值減少0.1個百分點。在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方面,2025年9月CPI年增率-0.3%,較8月數值收斂0.1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通信及食品煙酒等價格仍下滑,其他用品及服務、衣著、教育文化等價格上漲;9月核心CPI年增率為1.0%。
在中國經濟展望方面,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製造業PMI為49.8%,較8月數值增加0.4個百分點,指標數值明顯較上月增加,其中生產及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處於擴張區外,其餘指標仍落在榮枯線之下,整體製造業活動持續改善。9月非製造業PMI指數為50.0%,較8月數值減少0.3個百分點,受到通縮影響投入品價格指標轉落於榮枯線之下,惟業務活動預期指標仍處於擴張區,致整體活動維持在臨界點。

東南亞

在2025年全年度的東南亞國家GDP預測方面,新加坡公布第3季GDP年增率為2.9%,低於第2季4.5%,主要係外需成長放緩,致一般製造及生醫產業成長停滯所致;越南前3季GDP年增率7.9%,較上年同期增加1個百分點,其中三級產業年增率分別成長3.8%、8.7%、8.5%。依EIU與S&P Global最新發布數據,兩者對馬來西亞、泰國預測值均維持前次數值,EIU預測值為4.0%、1.8%,S&P Global預測值為4.2%、2.0%。在菲律賓預測方面,EIU對GDP年增率預測值維持5.5%,S&P Global將GDP年增率預測值由5.6%下調至5.5%。在新加坡方面,EIU及S&P Global因美國對等關稅維持10%稅率,為亞洲國家中稅率最低之一,加上第3季GDP年增率仍有將近3%成長,皆較上次預測值上修0.6個百分點,分別達3.5%及3.3%。在越南方面,EIU維持上次預測值6.5%,S&P Global再上修GDP年增率預測值0.5個百分點至7.1%。在印尼方面,EIU則維持上次預測值4.7%,S&P Global將GDP年增率預測值微幅上修0.1個百分點,達5.1%。
在就業市場方面,2025年8月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失業率分別為3.9%、3.0%、1.9%及0.7%,其中菲國因災後農業、零售業、建築業等恢復生產,失業率較7數值減少1.4個百分點。在消費者物價方面,2025年9月印尼、菲律賓及泰國CPI年增率分別來到2.7%、1.7%及-0.7%,1-9月越南CPI為3.4%;馬來西亞8月CPI年增率受食品價格上揚影響,較7月數值增加0.1個百分點,達1.3%;新加坡8月CPI年增率受到服務業漲幅趨緩影響,較7月數值減少0.1個百分點,達0.5%。
在東南亞經濟展望方面,參考S&P Global東協製造業PMI,9月PMI為51.6點,較8月數值增加0.6點。主要係新訂單增速出現近2年半以來首次回升,產出指標增速持續擴張,製造需求回升,帶動就業增速由負轉正,企業信心指數為6個月以來新高,整體製造業表現續維持在榮枯線之上。從國家別觀察,新加坡及泰國9月因美國新關稅確定後新訂單需求增加,帶動產出、就業與採購同步上升,PMI指標分別較8月增加5.2及1.9個百分點,達56.4及54.6;越南PMI指數維持不變為50.4;印尼因外需疲軟及通膨影響消費者購買力,產出出現衰退,加上企業投入成本漲幅為7個月以來新高,增加企業轉嫁成本壓力,致PMI指標較8月數值下滑1.1個百分點,達50.4。馬來西亞PMI指標較7月下滑0.1個百分點,達49.8。

二、國內情勢

首先在對外貿易方面,由於消費性電子新品拉貨需求湧現,以及人工智慧(AI)商機延續,抵銷傳產貨類外銷疲軟之影響,9月進出口表現仍處於相對高檔水準,9月出口年增率維持在33.80%,進口年增率則由29.48%略減至25.12%。在主要出口商品中,受惠於AI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續強,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旺季,9月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出口年增率維持高檔水準,其餘傳產貨類出口年增率雖由負轉正,但仍處在相對低檔,高科技與傳產產業景氣依舊呈現分歧;進口方面,受AI產業鏈國際分工與出口衍生需求所帶動,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進口年增率維持高檔水準,機械進口年增率亦呈現上升,反映資本設備購置需求,但化學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等進口年增率則仍較低迷。累計2025年1-9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29.69%,進口成長22.04%,總計2025年1-9月出超金額為992.4億美元,成長66.94%。
物價方面,因颱風豪雨干擾消退,蔬菜產量逐漸回穩,令食物類價格年增率由8月3.18%縮減至9月2.64%,對總指數影響0.71個百分點,較上月減少0.14個百分點。此外,因9月起實施新購汽機車貨物稅減免加碼措施,搭配廠商優惠促銷活動,帶動交通及通訊類價格年減幅度擴大。9月整體CPI年增率由8月1.60%縮減至1.25%,核心CPI年增率亦由8月的1.75%縮減至1.46%;PPI方面,因化學材料及其相關製品、基本金屬與電子零組件價格年減幅度縮小,使PPI指數年增率由8月的-4.83%上升至 -3.73%。累計2025年1-9月CPI年增率1.77%,PPI年增率為-1.53%。
在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方面,2025年9月底共有8,505名勞工實施減班休息,其中多集中在製造業,尤以金屬機電工業受影響最嚴重,其實施人數高達6,749名勞工,占整體減班休息人數79.4%。薪資方面,8月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總薪資平均數為65,207元,年增4.35%,8月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50,885元,年增3.07%,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後,2025年1~8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數年增1.29%,1~8月累計實質總薪資年增2.02%。
股市方面,受美國勞動數據疲弱帶動降息預期升溫影響,加上國內晶片龍頭營收亮眼,以及甲骨文取得OpenAI大型訂單,帶動台灣AI伺服器供應鏈可望受惠,吸引資金持續湧入AI權值股,進而推升台股走勢,台灣加權指數9月底收在25,820.54點,上漲6.55%,平均日成交量為4,851.60億元。匯率方面,9月上旬外資大舉買超台股並匯入資金,帶動新台幣升值,加上市場預期聯準會9月將啟動降息,進一步推升匯率走勢。然而,下半月外資轉為賣超並將資金匯出,且聯準會主席會後談話釋出降息將採謹慎態度,使新台幣漲勢趨緩,9月底匯率收在30.469美元,升值0.45%。

三、廠商調查結果

在國內製造業對當月景氣看法上,金屬製品業雖受地緣政治風險與美國關稅政策使全球經濟前景偏向保守,影響歐美與中國市場復甦力道,但受惠於AI設備、航太與電動車等新興應用需求穩定成長,故有接近六成的金屬製品業廠商持平看待當月景氣表現;化學工業方面,雖國際油價小幅上漲,但終端需求疲弱使多數石化產品價格較8月下滑,不過部分業者完成檢修恢復生產,帶動產銷量回升。塑膠原料價格走跌,但受遞延訂單出貨挹注,出貨量增加,而人纖業則持續受中國削價競爭影響,搶單與降價壓力未減,即使亞洲紡織景氣回溫,9月營收仍大幅衰退,與8月相當。整體來看,故有接近七成的化學工業廠商持平看待當月景氣表現;電子機械業方面,受高基期影響,晶圓代工廠商表現略顯壓抑,惟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使得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仍維持高檔。DRAM製造業受全球減產DDR4及價格上漲影響,下游客戶備貨增加,出貨回升。半導體封測業受惠於AI需求帶動,先進封裝與高階測試產能利用率提升,記憶體市場回溫有助於稼動率上升。整體而言,約有四成的電子機械業廠商看好當月景氣,五成廠商認為持平。
在未來半年景氣看法上,機械設備業方面,美國對台實施「N+20%」對等關稅,高於日本、韓國及歐盟等競爭對手,加上美中關稅戰與稀土管制升溫,恐不利於全球景氣展望,製造業設備投資意願偏弱。同時,中國業者以低價策略轉向內銷並積極搶占東協與歐洲市場,對我國機械設備業者造成明顯壓力。整體而言,近六成機械設備業廠商認為未來半年景氣將持平,四成業者看壞後勢;電子機械業方面,美國關稅政策雖導致下游客戶提前拉貨,影響部分二線晶圓代工業者稼動率,但AI需求強勁帶動伺服器出貨,台積電2nm製程量產順利,晶圓代工景氣仍看俏。DRAM業受惠於全球主要DRAM供應商積極控制產能與價格上漲帶動,營運持續成長。半導體封測業受AI需求推升,高階封裝與測試產能利用率穩步提升,記憶體市場回溫亦有助於稼動率上升。整體而言,電子機械業者對未來半年景氣展望較上月調查相比略為樂觀。
在製造業調查部分,根據本院對製造業廠商所做2025年9月問卷結果顯示,認為當(9)月景氣為「好」比率為22.0%,較8月23.9%減少1.9個百分點,認為當月景氣為「壞」的比率則為25.1%,較8月33.3%減少8.2個百分點;由整體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加以觀察,看好廠商由2025年8月的18.6%增加0.7個百分點至當月的19.3%,看壞比率則由8月的33.6%減少4.0個百分點至當月的29.6%。
將上述製造業對當月及未來半年景氣看法比率之調查結果,經過本院模型試算後,2025年9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1.65點,較8月修正後之89.13點增加2.52點,連續三個月呈現上揚態勢。
服務業方面,零售業受民俗月影響,汽車、家飾與家電等耐久性商品消費動能明顯轉弱,雖對民生用品通路出貨仍具支撐作用,但由於中元節相關預購訂單已提前反映,加上暑期結束,出遊人潮高峰已過,整體零售市場買氣降溫,使零售業營運表現承受壓力,故有一半比例的零售業者看壞當月景氣表現;受惠於9月台股價量齊揚,帶動銀行與保險業投資收益同步成長,證券業亦因成交量擴增而提升經紀業務收入,整體金融相關產業普遍看好當月景氣表現;儘管散裝運輸表現仍強,然貨櫃運輸因受到美國進口商提前備貨潮告終,加上歐洲消費疲弱與新船持續交付,供需失衡加劇,市場景氣明顯轉弱,而航空運輸因近程國際航線需求放緩、北美市場受關稅政策與商務旅客減少影響,9月載客與貨運量雙雙下滑,因此有接近八成比例的運輸倉儲業者看壞當月景氣。
在未來半年景氣看法上,零售業者看好百貨周年慶與電商促銷帶動買氣,加上投資收益提升及普發現金政策提振消費信心,台美貿易協商進展亦有助於減輕外部不確定性,再加上汽機車貨物稅減免與節能家電補助延長,預期將刺激年後汰舊換新需求,故整體零售業對未來半年景氣多持樂觀看法;壽險業受美國降息與政策不確定性影響,海外投資前景仍待觀察,在經歷前三季新契約熱潮後,銷售動能預期放緩,年增率將由近27%回落至個位數,而產險業則相對穩定,隨汽車銷售緩步回升,車險保費可望小幅成長,帶動整體產險年增約5%。因此,近六成保險業者對未來半年景氣持樂觀看法,但仍有四成業者預期景氣將轉弱。
將上述服務業對景氣看法調查結果,經過本院模型試算後,2025年9月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5.23點,較8月的88.11點減少2.88點。
在營造業方面,由於先前因工料成本揚升、案場缺工等因素影響,導致工期有所遞延的建案,陸續進入驗收交屋階段,相關工程加速推進支撐其銷售額成長,加上截至7月底整體公共建設計畫經費達成率接近46%,是近18年同期新高,估計9月可達62%,表示多數政府公共工程進度進展順利,故9月整體營造業景氣呈現成長態勢。展望未來,由於第四季將進入公共工程之加速趕工期,許多重大公共工程將於2025年底完工結案撥款,可望有效挹注產業發展動能,加上2026年我國公共建設預算相較2025年相同計算基礎大幅增加16.1%,以及海內外高科技業者持續推進建廠計畫,使得營造業廠房營建工程、機電及管道工程未來在手業務水位充沛,因此未來半年整體營造業景氣仍以成長視之。
其次不動產業方面,9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3.5%,因適逢暑假出遊旺季,房市交易相對清淡,原本就是交易淡季,加上短缺新屋交屋潮的挹注所致。展望未來半年,9月上旬行政院及央行各有一項鬆綁房市的激勵措施,不過此並未大幅扭轉國內房市,預計呈現量縮價盤整修正的格局,全年成交量恐將面臨27萬件的保衛戰,跌幅達到兩成以上,主要受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與銀行房貸緊縮政策,以及川普2.0大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導致市場買氣降溫,預售屋和中古屋交易皆明顯縮減。
將上述營建業對景氣看法調查結果,經過本院模型試算後,本次營建業2025年9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7.35點,較8月之96.55點增加0.80點。

四、綜合分析判斷

本院各產業研究人員根據廠商問卷調查及工業產銷等相關資訊,對個別產業未來半年之景氣趨勢綜合判斷如下:

● 9月轉壞,未來半年較9月看壞之產業:
紙業、石油及煤製品、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金屬工具機業、產業機械業、自行車製造業、自行車零件製造業、建築投資
 
● 9月轉壞,未來半年較9月看好之產業:
食品業、冷凍食品、零售業、餐旅業
 
● 9月轉壞,未來半年維持持平之產業:
不含酒精飲料、育樂用品業、批發業、運輸倉儲業
 
● 9月持平,未來半年較9月看壞之產業:
化學工業、石化原料、塑橡膠原料、塑膠製品、螺絲及螺帽、運輸工具業
 
● 9月持平,未來半年較9月看好之產業:
製油、製粉及碾穀、木竹製品業、電力機械器材製造、證券業
 
● 9月持平,未來半年仍維持持平之產業:
總製造業、成衣及服飾、皮革毛皮製品、印刷業、人造纖維製造業、橡膠製品、陶瓷及其製品、鋼鐵基本工業、金屬製品、金屬模具、電力機械、電線電纜、家用電器、汽車零件、機車製造業、機車零件製造業、營建業
 
● 9月轉好,未來半年較9月看壞之產業:

 
● 9月轉好,未來半年較9月看好之產業:
屠宰業、飼料業、電子機械、電子零組件業、精密器械、一般土木工程業、銀行業、保險業
 
● 9月轉好,未來半年仍維持持平之產業:
紡織業、紡紗業、織布、化學製品、非金屬礦物、玻璃及其製品、水泥及其製品、金屬建築結構及組件業、通信機械器材、視聽電子產品、資料儲存及處理設備、汽車製造業、電信服務業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2樓之1 (A11室)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