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徐總裁的話為何引起大反彈?(新新聞)
高仁山

2017/04/26

全聯總裁徐重仁出版新書的美事,卻「錦上添花」地要年輕人「不要計較薪水比別人低,忍耐不計較,好好工作,有一天老闆就會看到。」這番原意或許是勉勵年輕人的言論,卻引起年輕人反彈,也讓徐總裁勞苦功高的形象受損。這雖然是個意外,卻也凸顯年輕人對於低所得及分配不均的忍耐度已瀕臨臨界點。
台灣與南韓都面臨「高所得陷阱」,亦即國家邁入已開發經濟體而發展放緩,所得高成長不再。當政府無法有效提升人民所得,政經動盪因此而生。《日經新聞》(Nikkei News)一篇分析指出,台、韓近年街頭抗爭頻繁,而參與者大部分是年輕人,主因在於他們對政府能帶給他們安定的就業與所得失去信心。而隨著長期的經濟減緩及人口老齡化,這個現象將日趨嚴峻!
對於年輕人的低薪問題,《財訊》雜誌社長謝金河近日指出,大家對台灣低薪成因,最大共識為「製造業外移,沒有工作機會」。主計總處副主計長也說,台灣低薪最根本的問題是:高薪製造業外移,平均薪資較低的服務業留在台灣,拖累了整體薪資表現。
台灣薪資凍漲最關鍵原因就是「要素價格均等化」。用白話文說就是,企業老闆們先拿中國的薪資水準當台灣薪資比較標準,之後又開始拿印度、越南、印尼來比,於是台灣年輕人薪水只能被後進國家給拖著。
解低薪問題首先要解產業結構問題。台灣若不能放棄那些高耗能、低產出、低附加價值的製造業,資源要如何有效釋出?又如何能提高生產力來給員工加薪?所以產業結構一定要創新轉型,否則還是要靠壓低成本,終究還是在成本陷阱裡面轉來轉去。
再者,台灣不是資源大國,必須要走向知識經濟,要靠創新及差異化等策略來創造新產業,尤其是新型態的知識服務業。當政府端出八年九千億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時,為何不拿出個一、兩千億來做「創造產業的產業」,也就是大力投入資源做創新型態的創業(innovative startups)。
這除強化本地的新型態產業創造,亦可同時吸引外國人才來台創業或投資,這個產業將是年輕人願意投入,也更有機會解年輕人低薪問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進黨的天下可說是不滿經濟現狀的年輕人幫忙打下來的;當這群人不再支持你時,政權也可能將因為這群年輕人的出走而失去!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