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家族企業傳承 也是政府的考驗(工商時報)
康廷嶽

2018/02/09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於20171221日申報,將名下南亞股票共計2.8萬張進行信託,此一舉動被視為確保家族成員長久掌握集團所有權,延續過去創辦人王永慶與王永在的海外信託作法。細觀去年台塑集團針對接班傳承動作頻頻,包含啟動股權、治權分離,加上王家成員於61日退出「行政中心」,改進入只有家族成員組成的「管理中心」,顯示王家已經開始布局傳承並培育第三代。由於台塑是我國2016年營收與稅後純利第二高之企業集團,因此外界十分關切王家是否能在企業接棒的過程中維持營運穩定。

 

  為何企業傳承並非只是企業內部的問題,可能也是政府須正視的重要議題?依據范博宏與BENNEDSEN 2014)曾分析217個香港、新加坡和台灣的家族企業案例,發現企業在交棒前後市值平均下滑將近6成,若交棒不順或爭議不斷更是可能引發企業倒閉危機。即便是未上市櫃或中小企業,若無人接班傳承亦會使得經營經驗、技術與人力、設備等資本流失,可能進一步導致長期建立的產業供應鏈受到破壞,並造成「斷鏈」危機。但相對地,傳承的過程也可能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有助於企業進行創新轉型,另亦有國外的研究指出企業能延續經營,對於企業內的員工福利、整體社會就業水準與經濟產出也能得到提升。因此,政府應重視企業傳承的重要性。

 

  然而有些人認為大企業有充沛的資源能支持企業傳承的相關規劃,而我國乃以中小企業為主體,政府所需關切與協助的在於許多具產業關鍵地位或仍具發展性之中小企業,且有其迫切性與高度需求。根據2017中小企業白皮書的資料,我國中小企業雇主年齡在50歲以上占比超過半數,高達51.76%,且有逐年提高趨勢。基此,台經院特別針對中小企業傳承現象進行調查,發現多數企業傳承的準備嚴重不足,不僅高達82.30%企業公司決策者仍是創辦人,僅約一成多(17.70%) 之企業有傳承之經驗。另外,針對企業目前是否正在進行傳承行動,約6成(60.39%) 企業表示目前無傳承的規劃,且其中僅有極少數(6.05%)比例之中小企業是因為對未來產業發展前景不看好而不打算繼續經營傳承。另外,特別針對企業主在60歲以上者,更發現仍高達44.13%未進行任何傳承規劃,著實令人擔憂。

 

  為釐清我國中小企業面臨傳承時遇到的難題為何,台經院更進一步調查原因,發現有高達近半數 48.69%) 的中小企業是因為忙於經營,雖有傳承需求但無暇進行傳承規劃,另有34.83%的中小企業認為缺乏傳承所需的專業知識,且難獲得相關資源,僅有24.81%是屬無人願意繼承。各界更關切的是,究竟企業的傳承需要多少時間?就調查結果顯示,中小企業普遍 (占比43.63%)認為傳承所需時間需510年,此一結果與日本中小企業的調查結果相互呼應,亦與遠見雜誌針對我國大企業的結果近似(平均是8.4年)。以上皆顯示政府應該及早呼籲企業做好企業傳承準備,不論是傳子或傳賢,皆須從長計議,且提供相關專業資訊與知識。

 

  日本較早就意識到企業傳承所造成的衝擊,其1975年經營者交接比例平均約5%,至2011年只剩2.46%,據2016年日本中小企業白皮書統計,中小企業家數自1999年至2015年的15年間約減少100萬家的公司,其中多數乃企業無人繼承所導致。基此,日本早在2005年已先由民間專業人士成立日本事業繼承協議會,隨後日本政府又於2008年頒布「中小企業經營繼承圓滑化法」,針對中小企業因負責人死亡等因素進行融資,提供親族外繼承與獨資企業的事業繼承所需之融資協助(包含減稅優惠)。日本政府甚至為促進事業繼承,針對繼承稅制進行改革,對於遺產繼承或贈與方式成為非公開發行公司之繼承者,在維持雇用水準與長期持有股份等條件下,可認列遺產稅的80%或贈與稅的100%得以緩繳。此外,日本中小企業廳針對無人接班之中小企業、小規模事業體,已在全國47個都道府縣,設有「事業傳承洽詢窗口」以及100個「事業繼承支援中心」,提供事業傳承的相關資訊、建言,幫助地方上後繼無人的中小企業經營者尋找事業繼承人,同時為有志創業的青年世代尋找施展經營才能的機會。

 

  綜上可知,我國政府有必要提醒企業提早進行傳承規劃,尤其針對中小企業,更需提供相關的企業傳承資源或專業知識加以協助,甚至是師法日本政府相關作法,才得以避免因企業無人傳承而造成全民與政府的考驗。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