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先北向找夥伴再一起南向(新新聞)
高仁山

2017/06/01

日本與印度對中國的「一帶一路」的評論是:「某種形式的經濟殖民。」對印度而言,此計畫危及印度喀什米爾(Kashmir)地區的主權。於是印度與不希望被「一帶一路」邊緣化的日本合作,決定聯手推出「自由走廊」(Freedom Corridor)計畫,在非洲、伊朗及東南亞投資多項基礎建設案。
早在二○一六年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訪問日本時,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所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就提到「自由走廊」計畫,其走向是「從亞太至非洲」。今年五月印度財長賈特里(Arun Jaitley)訪日,雙方又針對這項「自由走廊」密集磋商,兩國財長將出席在印度舉行的印、日基礎設施聯合開發項目投、融資的聯席會議。
日、印兩國將透過這項計畫合資在東非進行基礎建設和能力建構(Capacity Building)項目,日本也預計要加入印度在伊朗重要戰略港口及港口經濟特區的開發計畫。此外,也有望共同開發斯里蘭卡春可馬里港(Trincomalee Port)及泰緬邊界的土瓦深海港(Dawei Deep-sea Port)。
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因目標國對象與台灣「新南向」有所重疊,被部分人認為是對新南向政策的威脅與阻礙,然而兩者的推動模式存在差異性。
中國著重基礎硬體建設;台灣則強調中小企業合作、人才交流與創新數位技術等軟實力深度合作。兩項計畫並無直接衝突性,而且兩者是不同層次的思維。尤其對於各目標國來說,「新南向」著重互利互惠的人本價值,將東南亞的人民視為我們的夥伴朋友,長期而言這比被批評為經濟殖民的「一帶一路」更深得人心。
而「自由走廊」對於「新南向」之契機在於,日本與我國之間深厚的連結。不論是經貿方面還是非經貿方面,小至中小企業、大至財團,日本與台灣擁有長期建立起來的密切合作,台日間的友好情誼更是深植人心。因此,藉由台日間的深厚連結,「自由走廊」對於「新南向」更有合作與互利之空間。
台灣新南向政策的優勢在於強大的民間中小企業產業,在人才交流的部分,台灣一直以來也是東南亞華人就學的重要區域,擁有大量在地僑生資源優勢;而日本方面的「自由走廊」則具有投資資金優勢。若雙方可以「軟硬結合」合作,一定能形成互補的夥伴關係。
台灣可以先「北向」,再與日本在一起南向。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