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蘋果公司領先 靠的還是技術(工商時報)
林建甫

2018/05/17

      去年蘋果公司推出了手機IPHONE X,是全球第一支能「刷臉」的手機,原本預期會引發果粉的搶購,但近1000美元的高價,銷售狀況不佳。令人擔心蘋果的未來,但其實不用太憂心。

      首先,從財報來看,蘋果5月初公佈截至3月底的業績,營收仍成長16%,達到611億美元,改寫了單季營收的紀錄;另外IPHONE X手機銷售量雖不如過去新機火熱。不過若將另外2款IPHONE 8的銷售納入,整體銷售量並沒有差距太多,若再包括IPHONE 7系列,IPHONE手機的銷售還是略勝去年同期一些。

      蘋果在技術上尤其有領先的優勢。IPHONE X使用3D感測技術領先ANDROID系統的手機製造商將近兩年。該技術提供給3D相機、擴增實境(AR)應用的裝置,包括臉部辨識、生物辨識、手勢感測、體驗式購物和遊戲體驗等,被視為是下一代行動裝置最首要的功能。ANDROID平台的臉部解鎖技術與 GOOGLE相簿和IPHONE相簿所使用的人臉辨識方式相似,定位臉部的不同位置,眼、鼻、口等特徵,通過這些臉部特徵來辦別。而且因為大多數的前置鏡頭硬體設備等級不高,在解鎖時很容易因為使用環境的限制,造成辨別的失敗,例如光源不足或過於明亮、在行走、晃動時都可能導致無法打開。因此為了提升成功率,安全性會隨之下降。

      也因此,例如小米6在開啟臉部識別時,特別註明:「人臉辨識的安全性低於圖案密碼、數字密碼、混合密碼和指紋」,而三星GALAXY S8的虹膜辨識可以用於SAMSUNG PAY 的支付驗證,但是臉部辨識就不行。這也是為什麼支付寶在2015年12月就上線了臉部辨識登錄,但大多數用戶還是選擇密碼的原因。

      蘋果技術在IPHONE X中配備了紅外(深度)鏡頭、近距離感應器、泛光感應元件、環境光感應器、左/上喇叭、麥克風、前置鏡頭和一個名為點狀投射儀(DOT PROJECTOR) 的元件。當臉部靠近IPHONEX時,這些元件會陸續啟動,點狀投射儀發射30,000 多個肉眼不可見的光點在你臉上,這些光點會反射回至紅外(深度)鏡頭,並繪製成3D深度「臉圖」。

      換言之,IPHONE X看到的是「立體的臉」,而ANDROID 則只能靠前置鏡頭獲取的2D資訊。加上IPHONE X 的泛光感應元件使用紅外線運作,在黑暗中也能正常工作。

      同時3萬多筆數據不僅大幅度提升了辨識的準確率,更重要的是安全性也大幅度的提升,對比與IPHONE X差不多時間推出臉部辦識的VIVO X20,該手機只能採集臉部128個數據點,兩者完全無法比較。也難怪蘋果在IPHONE X 發表會信誓旦旦表示:「被相同指紋破解TOUCH ID 的機率是5萬分之一,而同樣情況下臉部能破解FACE ID 的機率則是100萬分之一。」

      蘋果也大力投資被認為OLED下一代的MICRO LED研發,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即LED微縮化和矩陣化技術。蘋果在MICRO LED擁有超過60個專利(IP),超越全球其他120家公司,其產品組合的規模,實力和深度排名第一。

      近期蘋果也在無線充電技術傳出新進展。去年10月蘋果收購紐西蘭公司POWERBYPROXI,該公司主攻磁感應(MAGNETIC INDUCTION)無線充電技術,擁有超過450項專利技術。並研發可再充電的電池系統,包括研發據稱是全球最小的無線電源接收元件。此外,蘋果設計螺線管為核心的電源傳輸和接收裝置,可支援無線充電功能,未來可應用在APPLE WATCH和其他IOS裝置。其實從今年以來蘋果的股價持續創新高的表現來看,市場給予的評價仍然很高,且在財報公佈之後,股神巴菲特也公開加碼買進該公司的股票,讓更多人相信市值已達9,310億美元的蘋果,很快將成為全球第一個市值破1兆美元的公司,未來仍然將是主宰趨勢發展最重要的巨擘。

      對於台灣來說,我們許多高科技的企業在蘋果的供應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可惜的是,代工製造的利潤有限,若不轉型升級,未來發展將受局限。蘋果發展奠基於技術的領先與創新,值得台灣企業學習。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