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正視新南向政策的難題(旺報)
林士清

2016/05/26

新政府推動的新南向政策,欲與東協10國發展全面的雙邊關係,但「新南向政策」和「南向政策」如何區隔遂為一大難題。90年代李登輝政府所啟動的南向政策,包含外交暨經濟的雙重手段,希冀推動經濟投資往東南亞地區轉移,使用經濟力量擴張台灣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試圖抵擋台商投資中國大陸的浪潮。

是以,第一波的南向投資在1993年透過「加強對東南亞地區經貿合作綱領」,我方先期和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汶萊等7個國家,在經濟交流上其實收到不錯的效果。

然而,南向政策的好景不長,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東南亞地區的政經情勢渾沌未明令台商撤資不少,加上預期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群聚效應大幅增強,李登輝政府時代後期戒急用忍反而適得其反,反倒是讓台商大舉西進,南向政策成為一個尷尬的僵局,政府無法在南向政策扮演排除障礙的積極性角色,不善於協助企業做好投資規畫,難以妥善因應來自日本、南韓及中國大陸等國在東南亞地區的競爭壓力。

尤甚,除了上述競爭國家的壓力外,台灣與東協在電子業、石化業、汽車零組件等產業發生產業重疊或競爭的現象,時空環境的變化讓新南向政策必須要有新的思維模式。

至2010年代之後隨著中國大陸工資及經營成本上漲,台商又重新重視東南亞地區的投資,主要是東南亞地區已非上世紀80、90年代的吳下阿蒙,其基礎建設、消費水準、人口紅利、外資挹注,東南亞地區的經濟規模不斷擴張,東協組織在亞太地區的國際影響力也與日遽增,台商又逐漸增加對東協國家的投資,南向政策的討論再度受到重視。根據台商在東南亞地區的經商經驗,多數東協國家都有類似的投資障礙,包括官僚體制混亂、行政效率不佳、法令規範不明確、基礎設施落後等,皆屬於未來南向政策無法操之在己的難題。

李登輝執政時期的南向政策,其立意在防止台商過度西進;蔡英文政府喊出「新南向政策」,其目的是讓台商趕緊在東南亞卡位,無論是舊瓶新酒或舊酒新瓶,南向政策都帶有擴大台灣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並和中國大陸有一絲絲較勁的意涵。

尤甚,無論是陸版的海上絲綢之路或台版的新南向政策,目前皆屬於意圖對東協及南亞地區喊價的口號階段。筆者曾和對岸智庫針對一帶一路交換過意見,基於繼往開來的歷史意義,海上絲綢之路固然要針對福建泉州輻射出去的商貿考古進行研究,但實際上政策參考的對象,應該是美國、日本數十年來對東南亞地區投資所建立根深蒂固的供應鏈關係。

我國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須結合東協地區及中國大陸的廉價生產要素。近年來東協國家經濟蓬勃漸起亦產生國族主義的漸起,多數國家已有工會力量崛起現象,對於該國貿易、投資、勞工、環境政策等均可能投下較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台資廠商營運。

就經貿往來及產業競合的戰略視角來看,台灣在經略東南亞市場最棘手的競爭對手應當是南韓,而非投資著力最深的日本或最有政治企圖的中國大陸。

然而,中國大陸及日韓可以透過雙邊或多邊FTA尋求解套,但台灣卻因缺乏此機制而大受影響,甚至部分國家還因為忌憚中國大陸,而拖延或關閉與我國的經貿協商管道,此乃新南向政策必須亟欲正視的課題。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