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台灣FinTech的下一步,P2P借貸平台?
范秉航

2016/01/25

根據KPMG的統計,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投資金額達497億美元。另外,Venture Scanner追蹤調查全球1,362家金融科技公司,將其分為19個領域。其中,以支付業務家數最多(341家),其次即是借貸業務(318家),第三高則是股權募資(127家)。FinTech的全球化特性,使我們不得不積極因應這股浪潮,而在電子支付專法之後,台灣FinTech發展的下一步將是如何?
去年12月31日,金管會曾銘宗主委於第二次金融科技諮詢委員會中指出,考量國際P2P借貸蓬勃發展,且對就業市場衝擊較小,故將成立專案小組研議市場規範之建立與開放後的影響。
P2P借貸是讓申貸者與放款者在各自列出的貸款條件下,透過第三方平台直接在線上完成借貸。換言之,P2P借貸平台其實是以「債權」作為標的,進行群眾募資。P2P借貸平台中,最具代表性的機構為Lending Club,其建立了完整的信用審核機制,藉由網路與資訊技術,大幅提升營運效率與客戶黏著度,撮合借貸需求。至2015年9月Lending Club放貸金額超過134億美元,借款期間為3~5年,平均利率13%。
P2P借貸是否具有風險?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就如同其他金融商品的投資一樣,債權投資亦有倒帳的風險。以Lending Club為例,就算是選擇其信用評等較高的等級A進行放款(平均利率7%),累計2015年前三季的資料,計2,633筆(91.4%)的放款回收本息,174筆(6%)本金延遲超過15天,74筆(2.6%)違約。雖然違約比例甚低,但P2P借貸絕對非100%獲利的管道。
因此,對個人而言,P2P借貸的操作首要即是「分散風險」,以分散投資的報酬稀釋少數個案倒帳的損失。對平台業者而言,除了提供貸款資訊與客製化的加值金融服務之外,精確的信用評等機制更是在P2P借貸業務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納入其他支付紀錄(如電信費、租金等)、社群行為、地理資訊等替代資料(alternative data)的授信系統,將有益於提升風險鑑別能力。
最後,對政府而言,不僅是針對P2P借貸領域,在秉持技術中立、明確與前瞻性下,法規制度的研擬如何跟上整體FinTech的快速發展,將是極大的挑戰。除了從金融科技辦公室預計於1月底發布的「金融科技發展政策白皮書」或可觀察其策略方針之外,英國的作法亦值得參考。推動FinTech最為積極的英國,除了主動針對現行金融法規於FinTech領域的適用進行說明外,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亦推動了沙盒(Sandboxes)計畫,提供創新的金融服務可實際營運的測試環境,觀察可能的產業衝擊與影響,作為法規調適的依據。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