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輸血救殭屍」中國兩會新任務(天下雜誌)
孫明德

2016/03/16

2015年年底落幕的中國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16年經濟工作五大任務為「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如今在兩會期間,中國政府正考慮新增「救殭屍」任務。


隨著中國債務規模及占GDP比例不斷攀升,國際媒體擔憂中國經濟下滑甚至硬著陸的風險正在增加。從數據上來看, 2015年年底中國不良貸款總額達1.27兆元人民幣,創2006年年中以來最高水準,而且根據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估算,中國債務佔GDP比例已由2012年的32.5%升至2015年的40.6%,預計到2017年更將進一步升至43%。

大到不能倒的「殭屍企業」

事實上,受到近年來經濟降溫及調控產能過剩影響,「殭屍企業」在中國並不罕見,亦即企業實際上已無商業活動,但在政府或銀行的支持下,僥倖得以生存,但副作用卻是造成國家壞帳金額不斷增加。一般來說,殭屍企業普遍擁有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ll)的特性,為了避免大規模倒閉直接衝擊經濟,政府更願意忽略因殭屍企業所帶來的金融效率低落。

這可用來解釋為何近年中國人民銀行不斷透過降準降息,以及常備借貸便利(SLF)、抵押補充貸款(PSL)等宏觀調節工具促進市場資金流動,但結果卻不盡理想的原因。一般以為央行釋出流動性是為了實體經濟、股市或不動產,實則是為了殭屍企業的維生,由於市場資金大部分被殭屍企業所綁架,且銀行也因為法規限制及避免財務報表惡化,偏好將央行釋出資金給殭屍企業借新還舊,而非向其他企業提供貸款資源,導致提振經濟效果有限。

然而,如今面對經濟環境的低迷氣氛,中國政府正考慮推動殭屍企業改革,但提出改革力道有限,目前僅考量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及將債務問題外包而已。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規劃透過不良資產的證券化,由銀行以股換債再出售,藉此提高銀行貸款的週轉率,達到刺激實體經濟增長的目標。

從歷史上來看,這並不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外包不良債權,在1999年期間,為解決銀行壞帳持續惡化,政府設立4家資產管理公司(東方、長城、信達、華融),接收及管理國有企業不良資產。並在2006年啟動不良資產證券化,允許產品銷售至境外投資者,直到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發生才暫停業務,在2006至2008年期間,共有3家機構發行134億元規模產品。而在2016年,中國政府正考慮重回證券化老路,預計首批試點規模為500億人民幣,並將試點機構由4家擴大為6家。

相對於中國總體不良資產規模,此次試點金額可謂杯水車薪,無益於實質解決債務問題,二來從2006年的成果來看,國際投資人願意購買的意願及額度恐怕不高,第三,假設試行結果大受好評,使得中國政府願意擴大規模,是否會重蹈美國2008年覆轍,造成更大一波的金融危機,同樣值得關注。

總體來說,近年來中國不斷膨脹的債務規模,就像鐵達尼號眼前的冰山危機一樣,讓人無法忽視。不過,面對如此棘手的問題,中國政府僅重彈「供給側改革」和「不良資產證券化」老調,實際改革效果令人質疑。

而且這些措施都需要相對資金支持,對於正在面臨資本外移威脅的中國而言,可用籌碼並非充沛,才因此衍生出市面上人民幣高利定存產品。對於臺灣而言,面對中國債務問題,不僅要關心對經濟的衝擊,尚要注意不良資產證券化以及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風險,若金融機構或投資人有意購買,建議需審慎評估。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