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美台FTA勢在必行、事半功倍(自由時報)
鍾錦墀

2020/08/31

美台FTA的談判,在15年的停滯不前後,終於出現勢在必行、事半功倍的動能與徵兆。在當下國際局勢、台美互動、兩岸關係、公民意識,以及消費權益等五大條件逐漸具備的情況下,台灣更應活用趨勢、因勢利導,從遵守國際經貿規範的原則出發,以開放美牛美豬市場展示加入區域整合的決心,重新再啟台美FTA的推動。

就勢在必行而言,國際局勢在美中對峙與新冠肺炎的推波助瀾下,更凸顯台灣製造的可信賴與不可或缺的地位。從精密晶圓到防疫口罩,台灣製造在國際供應鏈已成為不可斷鏈的價值夥伴。台灣製造的光環,不僅要乘勝追擊,還要更上層樓,進而加乘轉化為加入區域整合的實質利益。另一方面,不論是亞太的CPTPP與東亞的RCEP,或因結構障礙,或因外交考量,均非台灣在短期內可以達成的戰略經貿目標。正因如此,導致台灣必須改採由雙邊到多邊、由個別到區域、由大國到多國的策略選擇,而美台FTA就是一個實踐上述策略的最佳途徑。

就事半功倍而言,當下美國行政部門、國會山莊、媒體輿論的立場,均有利於深化台美更實質的互動。其中,可創造最大經貿效益、產生最小政治副作用的雙贏選擇,除美台FTA之外,別無其他。台灣正式宣布放寬美豬美牛進口的當日,美國副總統潘斯、國務卿蓬佩奧、國安會高層官員,均公開表示歡迎台灣展現推動美台FTA的決心與措施。同時,參院外委會主席里契、參院農委會主席羅伯茲、參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等多位重量級國會議員,更直接要求美國貿易代表署立即展開與台美FTA洽簽工作。

另一方面,從美牛議題初現至今,台灣成熟的社會發展與穩健的公民意識,已超越多年前的情緒對話、黨伐異同,更能理性、平和的討論重大政策,如多元家庭與能源議題的討論,都是台灣公民社會的成熟表現。同時,國家發展的階段與公民意識的成熟,亦啟發消費者意識的自覺。以往愛用國貨,確有利於台灣早年的經貿發展。時至今日,購買或進口國外品牌手機,絕不該被指責為打壓本土產業或甚至卑躬屈膝。正向而自利的消費觀念,是促進市場效益最大化的必要條件。購買與否,全然取決於消費者自身的利益考量或品牌偏好。

推動台美FTA是基於國家經貿利益,更符合未來總體發展目標。技術性瑣碎複雜,不能成為政策的障礙,酒測器精準度無法完全準確,但因此拒絕執行路檢酒測,即為因噎廢食。同理,產地標示、內容說明、混參比例等技術面的執行細節,更不能與台灣經貿戰略的佈局相提並論。因此,不論執政者是誰,面對當前的國際局勢、構思台灣產業的發展、契合區域域經貿的脈動,此時啟動台美FTA洽簽,不僅勢在必行,而且事半功倍。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