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防範再次措手不及 救經濟 應建立SOP (聯合報)
孫明德

2015/09/01

       台灣經濟面臨衰退,政府推出不論貨幣、財政政策都屬因應短期,效果有限,重點還是要擺在如何解決結構性問題。政府應該思考的是如何防範再次的措手不及、慌亂陣腳?我認為應該要備有急救金、建立好的SOP(標準化流程),真正藉由危機中得到新的啟示與作法。

  面對各項指標都顯示台灣經濟狀況不好,政府不斷要求各部會拿出解方,但看來都沒有新湯藥,幫助恐怕不大,提出的方案中,都是末節、技術性的議題。例如開放增加大陸自由行旅客來台等,這種本來就該做,猶如每天刷牙洗臉是必做的事情,但台灣經濟有問題,等於生重病,卻沒有給藥醫,反而要重病患者認真刷牙洗臉?

  從這次的經濟危機,我認為政府應該做到兩點。一是在經濟好的時候應該準備點錢放在身邊,待經濟出現危機可拿出來用;二是建立一套經濟表現差時的SOP,當景氣出現警訊就依照流程執行,才不會措手不及。

  政府準備經濟救命錢,就如同編列第二預備金,遇到緊急天災人禍時可使用。如果在經濟狀況好時,政府可多存一點錢當作資金,則不管是護盤、發放消費券,都有點本錢可使用。尤其上波金融危機後,許多國家也是「財政子彈」打光,現在沒什麼資金運用,也因此更應該思考,平常就要有儲備,以便下次能夠應急。

  從這次經濟放緩,也可發現很多國家都束手無策。這也顯露出我們需要制定SOP,從更有制度化的角度來看待經濟狀況。當經濟下滑到某個程度,各部會該怎麼做?有個依循的架構後,未來不管政黨輪替、想要加碼修改都可。

  舉例來說,當出口產生重大問題,財政部、中央銀行該做哪些事?如果問題出現在股市大幅下滑,那該在下跌多少的時候,金管會、公股行庫、國安基金要如何因應?當經濟下滑到影響內需,導致工廠歇業、裁員、放無薪假,又要如何保障勞工措施,以及如何讓無薪假問題不擴大,以免傷害到民間消費?

  已故總統府資政、經濟舵手李國鼎在台灣遭遇石油危機時,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培養適應變局的環境與能力,比任何臨時應變措施更為重要。」我認為這段話也能套用在現在的情勢:建立機制化的作法,遠比任何短期作為來得更有用。

  (本文由孫明德口述)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