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陸晶片國產化政策 再加碼(工商時報)
劉佩真

2016/08/17

「大陸高階晶片聯盟」近期正式成立,成員則包括集成電路產業鏈重點企業,如紫光集團、長江存儲、中芯國際、華為、中興通訊等,橫跨半導體上中下游產業鏈,另外則有著名大學、科研單位如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中標軟體、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總計參與的單位共計大陸27家,隱含大陸半導體國家聯盟正式成軍,此也意謂對岸半導體產業政策再次加碼,甚至開始向先進發展國家學習產學研結合的模式。

事實上,繼2014年6月大陸官方發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並成立1,387億元人民幣的國家積體電路大基金之後,2016年7月底正式成立「大陸高階晶片聯盟」,顯然對岸政府為推進晶片國產化,以求持續扶植中國半導體產業,並作為國家信息安全戰略的核心產業之一,故中國半導體產業政策再次加碼。此外,這次大陸發展半導體的模式也開始向歐、美、日、台等地學習,從產學研結合的方式來邁進,畢竟尖端大學和科研單位具備較強的創新發展優勢,而半導體企業則是能快速將新技術商業化,從而再支持尖端大學和科研單位持續創新,因而此次尖端大學和科研單位的結合是符合產業發展規律。

至於未來「大陸高階晶片聯盟」首要需觀察其是否祭出更多購併動作,進而牽動全球半導體版圖,畢竟這次「大陸高階晶片聯盟」確定由中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經理丁文武擔任理事長、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等任副理事長,兩相結合下,預料不排除未來將更加快大陸半導體產業對外的購併腳步;其次則可留意大陸半導體超級國家聯盟其整合資源的成效,因為在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產業中,仍需要有實質的技術和產品來參與到市場競爭中,而不同的參與團體如何能夠有效的形成合作,落實產業聯盟的協同效應,則成為此聯盟成功與否的關鍵。

上述情勢對於台灣半導體的影響方面,雖然短期內「大陸高階晶片聯盟」發展初期,或許還有機會借助台灣半導體業的實力,來協助大陸建立半導體業的生態系統,也就是我國在先進製程的晶圓代工、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設備等尚有搶奪相關商機機會,但中長期而言,台灣半導體業所面臨的威脅仍將逐漸加劇。主要是由於半導體行業已成為大陸國家戰略優先發展的產業,加上積體電路是「大陸製造2025」未來產業智慧化的核心,因此反映大陸半導體業的核心地位日益顯著,且受惠於全球半導體產業轉移至大陸態勢顯著,加上大陸國家政策扶持態度堅定,使得生產與融資環境趨於完善,且結構深度也加速調整,更何況大陸積體電路產業的進口替代空間超過2,000億美元/年,此為其他電子產品難以複製,意謂大陸半導體業未來勢必加強實施進口替代政策。

因此,在大陸供應鏈本土化持續建立,且藉由購併手段快速提升本土企業的技術與客戶層次下,其未來與我國半導體的競爭恐加劇,特別是未來恐由中低階市場的價格戰延升至中高階訂單的爭奪。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