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開放純網銀? 金融監管與科技創新的共識尚待磨合(工商時報)
范秉航

2018/07/31

      隨著資訊時代的演進,除了看到傳統金融業者推動數位轉型之外,更有許多科技業者跨足金融領域。透過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工具,金融科技以高效率與用戶體驗為訴求,為金融服務帶來質變。而在金融科技的應用場景中,網路銀行(INTERNET-ONLY BANK)一直都是眾人討論的焦點,如1995年於美國成立的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2000年日本YAHOO與三井住友銀行合資成立的JAPAN NET BANK、2014年英國成立的ATOM BANK、2015年以中國騰訊為首的微眾銀行,以及2017年於韓國開業的KAKAO BANK等。

      對此,台灣也不乏相關的討論,2015年金管會即針對純網路銀行進行研究,當時評估結果認為因純網銀仍須遵照現行銀行法規範,故未有後續的推動政策。到了2017年,在現任主委顧立雄的指示下,金管會銀行局再次評估推動純網銀的影響,然而其結果似乎未盡人意。

      顧立雄主委於今年4月26日宣布將開放2家純網銀設立,最低資本額限制與一般商業銀行相同,都是新台幣100億元;發起人至少要有1家銀行或金控,且其持股比率應達50%以上;非金融業大股東如具有金融科技、電子商務等專業,要能提出成功業務經營模式;除了總行與客服中心外,不得設立實體分行。這些規則,雖其名為開放純網銀,實則仍是依循現行的體制與業務規範,由金融業者所主導。6月29日金管會針對純網銀的開放召開公聽會,但就金融體系穩定的立場下,這些開放原則似乎並無太多的轉圜空間。

      綜觀過去純網路銀行的成立,除了由金控公司或與銀行合作的模式之外,如美國ALLY BANK、日本大和NEXT 銀行、中國百信銀行、日本JAPAN NET BANK,更不乏來自非金融企業的參與,如英國ATOM BANK、德國FIDOR BANK、中國網商銀行、日本樂天銀行、南韓K BANK等。純網銀成功與否乃是基於服務的彈性、效率、創新與客戶體驗,其中的重要關鍵是建立起多元的營運生態圈,金融服務則是這生態圈中不可或缺的媒介,亦可為這生態圈創造更大的價值。例如結合電子商務或O2O應用模式,數位金融服務對消費者與業者來說是便利的金流管道,對平台業者而言則是重要的用戶數據入口。此外,更可結合來自其他管道的數據,提供更精準的金融或非金融服務,如與社群業者的合作。換言之,純網銀的利基並非單單仰賴省去實體分行的租金與人力成本,而是需要整合策略夥伴資源,運用龐大的客戶基礎,創造更具誘因的商業模式。

      站在此一觀點,不難想像我國金融監理機關對純網銀開放的疑慮與考量。首先是最低資本額與金融業持股限制。為了避免純網銀的開放造成「不負責任的創新」,金管會一方面比照商業銀行的資本限制,二方面希望能先讓「懂金融業務」的業者主導,推動我國純網銀的發展。然而,這點卻與過去探討金融與科技「互相」結合的預期有所落差,金管會側重於讓金融業者套上網路科技的外衣,而非支持非金融業者提供金融服務。因此,這次金管會「開放」純網銀申請,其實更精確的說法是「對(業)內開放」,催促我國金融業者成立「純網銀子公司」。而這種作法對金融業者來說也會擔心因持股過高,導致影響本業獲利。

      其次,純網銀若僅提供較佳的存放款條件,就是與傳統銀行直接競爭,此種營運模式未必能長久經營。但「其他利基」在於能否串連多元的商業模式與創新服務,以韓國最大即時通訊軟體業者KAKAO旗下的KAKAO BANK為例,之所以能經營純網銀,並創造首月300萬註冊用戶,在於利用通訊軟體服務KAKAO TALK高達4,900萬的月活躍用戶。除了解決無實體銀行最基本的問題,確認開戶者的真實性之外,也能透過用戶數據分析,提供適合的金融服務與更好的客戶體驗。然而,這需要的是跨企業間用戶資料應用。在金融業對個資保護、資訊安全、洗錢防制、公司治理等規範下,恐怕也箝制了純網銀的發展。

      面對我國金融環境,一方是期待能放寬監管限制,以科技帶動良性的競爭,提升金融服務的價值;另一方則是遵循著既定的法令規範,以金融市場安定為優先,緩步推動金融服務的普及。而尋求雙方共識的途徑或許是今年4月30日施行的「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

      依據純網銀的設立原則,雖然其業務與商業銀行無異,但並不表示其不具備科技及跨領域創新內涵。再者,純網銀的開放涉及法規調適與監管模式調整,亦是該條例應解決的問題。對監理者而言,也能在可控制的範圍內,開放監理管制,正確評估其對傳統金融的影響。諸如純網銀(或商業銀行)的設立門檻能否降低,鼓勵更多非金融機構參與?如何改善監管流程,有效確保純網銀的個資保障與資安防護?這些都是主管機關可透過「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進行試驗,找出金融業者與科技業者間交集的課題,而非僅是依靠內部評估報告,流於紙上談兵。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