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眾志成城?群眾募資的台灣觀察
范秉航

2015/11/23

上架76分鐘突破150萬台幣的募資目標,1個月內募得近2,600萬元。透過群眾募資平台,台灣金萱字體得到7,667位群眾的支持,成為今年度最受矚目的群募提案之一。
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去中間化」的快速發展,此種「標會2.0」的集資模式,聯合社會大眾的小額贊助,支持個人或組織使其目標或專案得以執行的群眾募資管道成為近年的熱門議題,亦創造出可觀的經濟規模。依募資者與出資者間的權責關係,常見的群募可區分為財務報償與非財務報償兩大類,財務報償類中又可分為:債權型、股權型與權利金型等;非財務報償型則有捐贈型與回饋型。
目前我國較具規模與代表性的群眾募資平台為flyingV,其成立於2012年並以回饋型與捐贈型募資案為主,募資總額已超過2.8億台幣。募資提案涵蓋面向甚廣,從前述商品設計類型的台灣金萱字體、科技應用類的OVO電視盒、食品類型的小農鮮奶直送,到社會文化類的太陽花學運。這種非財務報償型的群眾募資平台,因不以資金、股份或有價證券作為回饋,運作相對單純,而國內尚有群募貝果、嘖嘖、Fuudai、HereO等業者。
為讓不同規模企業均有暢通的籌資管道,金管會請櫃買中心建置「創櫃板」,並於2015年1月上路。另於今年5月開放民間業者申請經營「股權型」群眾募資業務,至今已有元富證券、第一金證券與創夢市集加入。股權型群募平台的推動目的在於活絡國內創新創業能量,目前我國雖已有相關規範,但能否真正達到集合群眾力量,仍待交易規則的完備。
現行創櫃版的交易機制設計如同回饋型群募模式,將「股權」當成「募資商品」,可透過線上直接認購。然而股權交易的複雜程度遠高於商品買賣,其涉及經營權、釋出股數、企業估值等。因此,股權型群募在其發展主軸上,思索如何促進線下交流的機會,打造具規模效益的投資人與募資者社群,對平台經營來說更為重要。
目前國際間促進平台效益的做法,以「聯合投資」的模式較為成功,在主管機關的規範原則下,由平台業者自行設計領投的資格、運作程序、投資下限與跟投等辦法,以吸引更多專業投資人與募資方進行投前協商與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後,發起聯合投資專案。此一機制可讓專業投資人發揮其專業判斷與經驗,並獲得額外報酬;非專業投資人可透過跟投,找到相對可靠的投資專案,減低風險;而募資方則在股權與定價上更具彈性,並可縮短成功募資時間。達成活絡民間股權群募市場目的,促成募資方、領投方(專業投資人)與跟投方(非專業投資人)三贏的局面。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