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

全球貿易摩擦升溫對於經濟之影響研析 (今日合庫)
方俊德

2018/12/20
本文刊登於今日合庫,第528期
一、全球貿易談判進展現況

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美國與歐洲、日本正進行貿易談判、美加墨則達成新協議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2018年8月9日發布的世界貿易展望指標(WTOI),顯示貿易擴張可能在2018年第三季進一步放緩。最新的WTOI指數100.3低於前次預測的101.8,僅略高於該指數的基準值100(注1),表明未來幾個月的貿易成長將隨著時間推進而下滑。這種動能的下降反映在零組件指數的疲軟,包括出口訂單與汽車生產及銷售,這可能是應對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的原因。WTO最新預測結果基本上與4月的預測一致,預測商品貿易量成長將從2017年的4.7%放緩至2018年的4.4%。

今年以來,美中貿易爭端逐漸升溫,3月美方公布301調查結果,指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對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採取行動,儘管5月中旬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團訪美,就雙邊經貿問題進行磋商,會後亦有發表聯合聲明,然成效不如預期。美國已於7月6日與8月23日分別針對中方對美出口價值約340億美元與16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受影響商品包含航太、資通訊、機器人、工業機械、汽車等項目;中國方面亦隨即展開同等規模的反擊,針對自美國進口的大豆、汽車、化工品、醫療設備、能源產品、電動車及自行車等加徵關稅。

美國為回應中方的關稅報復行為,又於9月24日起針對原產地為中國的2,0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明年初將關稅調整至25%)。雖然中國也隨即做出回應,但由於雙方貿易規模差異較大,中方這次僅對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5%到10%的關稅。在前兩波的攻勢中,川普政府試圖讓美國消費者免受進口稅的直接影響,將關稅主要集中在工業產品上,然就最新制裁清單內容來看,所涵蓋的項目範圍擴大,除了機械、電機與車輛設備零組件外,新增食品、化學、紡織與雜項類產品,如民生用品、服飾、香水、床墊、玩具等。

整體來看,近期中國採取軟硬兼施的措施,一方面採取加徵關稅反擊美國,一方面又以穩定人民幣匯率、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下調最惠國稅率等措施來回應美國訴求。首先,在穩定人民幣匯率方面,8月初將遠期售匯外風險準備金率由0%調升為20%,且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證實8月份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行已重啟逆週期因子;在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今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多次提及將實施更嚴格智財權保護制度,9月中旬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表示將加速研究提出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方案;在調降稅率方面,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公布,將自2018年11月1日起,降低部分商品的最惠國稅率,關稅總水準由10.5%調降至7.5%。主要針對生產所需的機電設備、零組件和原材料等工業品降稅,以減緩美中貿易戰升級的壓力。

 
此外,中國國務院於9月24日發布《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指出美國政府藐視國際協定的權威性,擾亂全球治理秩序,中國談判的大門一直敞開,但談判必須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為前提,不能在關稅大棒的威脅下進行,不能以犧牲中國發展權為代價。因此,若雙方再次談判日期依舊未定,則短期內中美貿易戰難以消弭,不排除接下來美國將會宣布對另外2,67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使得美中貿易戰進一步惡化,增加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

除美中貿易戰外,美國與其他盟友之間也有貿易摩擦,美國自今年6月1日開始,決定給予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歐盟的鋼、鋁關稅豁免待遇不再延長,此外也提出課徵進口汽車關稅的想法,加上七大工業國(G7)高峰會不歡而散,川普總統不僅提早離席也拒簽聯合公報,使得美國與盟友關係跌至谷底。為回應川普總統對歐洲輸美鋼、鋁課徵關稅,歐盟於6月21日也針對價值28億歐元(約32億美元)的美國產品進行課徵報復性關稅。7月下旬,美國總統川普與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會面,會後共同召開記者會,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展開貿易談判,美方願意對談並暫緩汽車關稅,歐盟則將進口更多美國大豆與能源,削減美歐貿易戰升級的疑慮。

在日本方面,由於日本是美國的第三大貿易逆差夥伴,僅次於中國和墨西哥。在美日貿易逆差總額中,有高達3/4的貿易赤字是來自於汽車及其零件。儘管美國今年以來著重對中國進行貿易施壓,但日本政府仍不敢掉以輕心,積極推動日歐經濟夥伴協定(EPA)與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CPTPP),以因應後續美國逼迫日本簽署雙邊協定的壓力。雖然美日已於9月下旬達成協議,雙方將展開雙邊貿易談判,而美國承諾協商期間不會針對日本汽車加徵關稅,但外界一般認為,兩國貿易談判可能耗費不少時日,對日本的壓力恐怕有增無減。根據日本經濟新聞9月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貿易摩擦對於日本企業的影響正在擴大中,有6成日本大企業經營者存在對業績産生不利影響的擔憂,回答銷售産品的關稅提高等受到直接影響的大企業達到25%左右,各企業開始採取改變産地等對策。

在北美方面,美國與加拿大趕在9月30日的談判最終期限前達成貿易協議,使歷時24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走入歷史,新的「美加墨協定」(USMCA)誕生,新協定將於2018年11月底由三國領導人簽署,並須經過三國國會同意後才正式生效,大多數關鍵條款需等到2020年才開始。新協議的目標是在北美生產更多的汽車及其零組件,從2020年開始,要獲得零關稅資格,汽車或卡車必須在加拿大,墨西哥或美國生產75%的零組件(目前是62.5%),加拿大也必須擴大開放乳製品市場。不過,美國對加、墨的鋼鋁關稅仍然有效,需另行協商解決。

此外,WTO每半年都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G20)(注2)貿易措施監察報告》,內容焦點包括二十國集團成員國與商品貿易有關的措施。根據2018年6月最新出版的報告指出,G20經濟體在監測期間(2017年10月16日至2018年5月15日)採取了39項新的貿易限制措施,包括提高關稅,更嚴格的海關手續,徵收稅收和出口關稅。這相當於每月平均近5.6項限制措施,顯著高於上一監測期的記錄。不過,G20經濟體在監測期間亦實施了47項旨在促進貿易的措施,包括取消或降低關稅,簡化進出口海關手續和減少進口稅。在每月近6.7項貿易促進措施中,略高於上一期的記錄(如圖1所示)。


在監測期間,進口促進措施(827億美元)的貿易覆蓋率雖高於進口限制措施(741億美元),但僅為上一期監測期間的一半。然而,進口限制措施的貿易覆蓋範圍是2016 -17年同期的1.5倍以上。在貿易救濟措施方面,與前一時期相比,監測期間G20經濟體的調查啟動略有增加,終止量大幅成長。貿易救濟調查的啟動幾乎占監測期間所有貿易措施的一半(49%)。G20貿易措施監察報告中記錄的貿易救濟措施的貿易範圍估計為523億美元,遠高於之前的紀錄。


整體而言,自2018年上半年,G20每月貿易限制措施大幅增加,雖然目前仍不及2012-2015年的平均水準,不過G20經濟體內新的貿易限制措施的顯著增加應引起國際社會的真正關注。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各主要國家已經公布了其他貿易限制措施,因此近期貿易關係的惡化可能比WTO這份報告所記錄的更糟。

圖1   G20貿易促進措施與貿易限制措施—每月平均件數
資料來源:WTO秘書處

二、各國採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可能影響

1. 讓消費者能夠選擇的東西有限且需要付出更多代價

貿易保護主義升溫,恐使得各國採取進口配額與加徵關稅措施,進口配額讓消費者對產品和商品的選擇有限。由於這些配額,消費者在貿易保護主義的情況下對產品的數量、品質和類型的選擇非常有限。目的在於保護行業、公司和工作的保護主義政策,然實際上意味著消費者在產品和商品的可用性方面受到限制,並且可能不得不滿足於劣質產品。此外,消費者將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他們將不得不為有限數量的商品和產品支付更多費用,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大幅增加的可能。如果消費者選擇有限,必須滿足於較低的質量,並為特定產品支付更多費用,將會導致消費者減少該產品的購買數量,甚至傾向不購買。企業也可能在經濟上受到傷害,因為他們必須購買相關零件來製造他們的產品,然後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整體而言,全球競爭是保持眾多商品和產品價格下降並使消費者有能力消費的關鍵因素。

就以大豆(soybeans)來說,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國外農業服務(Foreign Agricultural Service)網站所提供的資料,全球大豆生產主要是以巴西和美國為主,分別占整體大豆生產量33.5%與32.6%,中國生產量僅占全球大豆產量的4.0%;就全球大豆進出口狀況來看,大豆進口國排名第一位為中國,占全球大豆進口量61.5%,顯示中國對於大豆需求非常高,國內生產量僅14,500千公噸無法滿足其需求,就大豆出口國來看,排名前二位為巴西與美國,分別占全球大豆出口量47.7%與35.3%。

由於美國能夠提供中國大陸的大豆產量太大,短期難以全部移轉至巴西,可能導致大豆價格提升,進而影響相關產品價格。就2018年7月份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徵25%關稅之後,進口美國大豆的到港成本價從2,950人民幣/噸,漲至9月的3,650人民幣/噸左右,一噸成本就增加了700多人民幣。受其影響,巴西大豆的到港成本價也從7月初的3,200人民幣/噸上漲至9月的3,550人民幣/噸左右,兩個月的時間上漲超過10%。大豆漲價,將進一步帶動與大豆有關的豆腐、醬油、豬肉、雞蛋、雞肉等食品價格上漲,加重中國人民的民生消費負擔。

此外,棉花是中國加徵進口關稅清單上的另一種大宗商品。考慮到中國是美國棉花的第二大買家,隨着貿易緊張局勢升級,美國棉花期貨價格已經大跌,從6月初每磅93.5美分下滑至9月底的76.11美分。中國試圖從澳大利亞、西非和巴西等供應源購買更多的棉花,另一個主要的棉花生產國印度也很可能因此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據外媒消息指出,印度貿易商已經與中國買家達成遠期合約,印度對中國的棉花出口量將會大幅成長。


2. 匯率控制導致通貨膨脹
透過匯率操作來執行貿易保護政策是很常見的措施,若國家一直保持低匯率的貨幣價值,透過讓貨幣價值下降的方式,使其能夠以更低的價格在國際市場上銷售其產品和商品。然而,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任何外國產品實際上都會看到價格上漲,消費者將被迫為生存所需的商品和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匯率控制導致通貨膨脹,但問題是,一個國家可能有良好的意願幫助其產業在國外競爭,而讓民眾在國內支付更高的價格?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呈現先升後貶態勢,根據彭博資訊(Bloomberg)的資料指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1月2日6.49人民幣/美元升至2月6日6.29人民幣/美元,升值幅度約3.1%;之後2月中旬至4月中這段期間則維持一定程度的升貶幅度,整體來說變化不大;惟自4月下旬開始,人民幣呈現貶值趨勢,從4月18日6.28人民幣/美元一路貶至9月底6.87人民幣/美元,貶值幅度高達9.39%,且自6月中旬之後貶值情況更明顯,儘管近期有人行出手維持穩定,然大體上仍保持續貶趨勢。


3. 易遭受報復
從歷史經驗來看,如果一個國家實施貿易保護政策,各國將採取反擊行動。無論這些國家是政治和軍事盟友,各國都會透過徵收反補貼稅、配額、補貼和匯率控制等等,以便回應另一個國家的行動。例如,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和日本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是長期盟友,但他們之間也曾爆發過貿易大戰,這最終導致各國消費者損失數十億美元的成本和有限的消費者選擇。貿易戰最終將意味著增加進口成本,因為製造商和生產商必須為來自國外市場的設備,商品和中間產品支付更多費用。這也將影響一個國家的實質GDP成長。

另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10月報告指出,2018-2019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預計為3.7%,兩年的預測值都比上次的預測低0.2個百分點。隨著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可能被削弱,這是全球前景面臨的主要威脅。保護主義言辭日益轉為行動,美國對各類進口施加了關稅,包括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主要貿易夥伴已經或準備採取報復性和其他保護措施。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以及由此帶來的政策不確定性上升可能傷害商業和金融市場情緒,引起金融市場動盪,並導致投資和貿易減緩。貿易壁壘的增加會破壞全球供給鏈,阻礙新技術的傳播,最終導致全球生產率和福利下降。更多的進口限制還會提高可貿易消費品的成本,對低收入家庭造成特別大的損害。

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的增加將破壞全球價值鏈,減緩新技術的擴散,導致全球生產率和投資下降。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貿易大戰是1930年6月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當時為解決國內產能過剩問題,赫伯特·胡佛總統簽署了一項關稅法案,對許多進口農產品和商品徵稅,藉此提高國內產品市占率,然而卻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雖然該法案旨在保護美國公司和行業,但它對超過2萬種進口產品和商品的關稅平均提高20%。這最終導致全球貿易下滑67%,美國出口下降多達75%。


4. 產品供應鏈關係緊密,各國皆難逃其害
就以汽車業來說,今日的汽車產業擁有復雜的供應鏈。在美國組裝的汽車可能是用在德國生產的發動機、墨西哥生產的傳動系統和韓國生產的GPS。這種複雜的供應鍊關係是透過數十年的全球化形成的,這種全球化難以解除。

就手機來看,根據Apple公司指出,公司使用200多家企業供應商,在全球擁有近900家工廠,2017年這些供應商的前五大國家來源是中國(358家),日本(137家),美國(64家),台灣(55家)和韓國(34家)。不只有蘋果公司,其他美國大公司所屬的供應商在許多國家都設有工廠。例如,英特爾公司有10個向Apple提供產品的工廠,其中三個位於美國,兩個位於中國,兩個位於馬來西亞,一個位於愛爾蘭、以色列、馬來西亞和越南。

整體而言,蘋果手機產品表明,全球供應鏈的快速變化使得解釋美國貿易數據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雖然它們可能顯示出從哪裡進口產品,但它們往往無法反映誰從該貿易中獲益。因此,在產品供應鏈關係越趨緊密,貿易戰一旦開打,全球都將受害。


三、建議與因應

隨著美國擴大關稅清單的內容,從原本的鋼鋁、機械設備,到現在的民生消費用品,這種單邊主義貿易保護措施所衍生的貿易摩擦案件,將會不斷上演,且未來衝突可能不再限於「關稅」手段,可能會採取更多的非關稅壁壘措施,如加強檢驗、投資限制、對本國產業補貼等方式。企業需要意識到這些規則和法規對其成本以及相對於競爭對手的競爭地位的影響,這些規則的複雜性本身就是一種成本,通常需要大公司才有能力來進行管理。

不過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智慧製造與3D列印技術使得企業能夠以較小的規模來進行更有效營運,讓生產模式更加靈活,這可能會促使製造商採用更加分散的全球生產模式;在擁有強大商業環境的大型市場中,企業將更加努力地建立本地供應鏈,培育國內合作夥伴;企業應在物流解決方案上投入更多資金,使供應鏈更具成本效益,並能更快地對衝擊做出即時反應;此外,隨著新技術的推廣,人才將成為最重要的資源,擁有強大教育和培訓計劃的國家,以及吸引人才的移民政策,將具有競爭優勢,這是維持高質量生產力的唯一途徑。

政府與企業都應持續關注全球貿易爭端之後續發展,包括貿易戰延燒所形成不確定因素,降低廠商投資意願,抑制整體經濟復甦力道,另企業宜思考轉移經營版圖以降低關稅衝擊,尤其應致力於發展多元化國際市場,或重組供應鏈等模式。以台灣來看,由於台灣對外經濟運作模式是由日韓進口中間原材料、透過中國加工、再將最終成品出口至歐美日市場,然近幾年由於韓國產業與台灣高度重疊,加上亞洲新興國家與中國的競爭壓力持續提升,使得台灣的對外經濟運作模式受到極大衝擊。建議台灣應持續開發關鍵零組件,如半導體產業(IC設計),很多關鍵零組件在全球科技業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因此須加快轉型研發,掌握高端產業技術方可確保產業前景。

 

 

注1:100表示成長符合中期趨勢;指標數據大於100表示高於趨勢成長,而低於100則表示相反
注2:二十國集團由19個國家和歐盟組成。這些國家包括阿根廷、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印尼、義大利、日本、墨西哥、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南非、韓國、土耳其、英國和美國。二十國集團成員國合計的總產值占全球4/5以上,貿易量占全球3/4,人口占全球近2/3。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