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

結合早期資金脈動看產業AI化 (產業雜誌)
吳孟道

2020/03/01
本文刊登於產業雜誌,第600期
壹、前言
 

這些年來,在科技發展與演算技術突飛猛進之下,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逐漸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再如同過去那般,只是侷限在少部份專家學者的學術象牙塔裡。而隨著應用場景愈來愈加廣泛,產業結合AI的各式各樣應用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例如電子商務產業運用AI演算法分析數據、實現客製化的精準行銷,或是透過AI圖像辨識系統、降低搜尋時間與成本;再或是醫療照護產業利用民眾的就醫紀錄及醫療影像,搭配AI實現各類醫療輔助與精準醫療等,都是鮮明例證。

 

不容否認,產業AI化已是一個未來趨勢,但究竟產業該如何導入AI或是在哪個時點導入何種AI技術,目前仍是莫衷一是,未有定論。普遍來看,現在主流作法多是從技術層面切入,先看產業現有的智慧化程度為何,再看AI技術能夠應用在產業的哪個面向,從而找出產業AI化的流程與藍圖。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主任蔡明順2019年一篇「產業AI化的黃金10年」文章就明白指出,未來十年將有機會看到四波產業AI化的轉變,主要就是從產業結合AI技術看到未來企業甚至是產業升級轉型的機會。

 

蔡明順指出,這四波產業AI化的轉變,分別為單點效率的提升、企業流程的提升、產業水平面的提升、以及生態系統整體的提升。由「點」到「線」到「面」再到「立體」,充分演示產業AI化的可能進程。不過,依循著這樣的產業AI化脈絡與思維,其實不難發現,不同產業導入AI應有不同的指導方針與順序。也就是說,就所有產業而言,沒有一體適用的標準。

 

有鑑於此,本文嘗試用另一種不同方式,即從早期資金脈動的角度切入,看是否可以提供另類的產業AI化觀點,來補足或平衡當前的主流看法。所謂的早期資金,一般泛指由天使投資人及創投(Venture Capital,VC)所構築出針對新創企業的投資資金。這類資金由於必須承受較大的失敗風險,因此除了要有豐厚報酬作為高額風險補貼外,相對在技術或市場層面的要求與標準通常也會較高。也因如此,市場往往以智慧資金(Smart Money)稱呼之。

 

知名的VC如紅杉資本、Firs Round Capital、SV Angel等機構,不僅具備強大的資金實力,且具備專業眼光,能洞悉市場發展前景,獨具慧眼發掘有商業價值的新創企業,並將他們推向業界巨頭。許多新創企業在獲得這類早期資金挹注後,常常就在短期晉升為獨角獸,或是成為目前改變產業遊戲規則(game changers)的顛覆者,因此市場也愈來愈加關注早期資金的投資動向。

 

另一方面,這些以小博大、具顛覆性的新創企業,其研發資訊往往不容易被調查或追蹤到。然而,新創企業取得早期股權資金,通常會用來投入研發、產品原型開發或商業化模式測試,因此早期資金指標可視為「研究發展經費」與「商業化開發」的代理變數。如果能有系統的監測新創企業獲投資訊,不僅可獲得來自投資者的專業看法,更能反映未來3-5年市場商業化風口。

 

過去VC的早期投資或科技巨頭併購等資訊並不透明,不過近年來拜大數據分析技術快速的發展,已經能有系統從多元管道整合股權投資的資訊並進行精確分析。因此,透過早期股權投資或策略性收購資訊,是一種具科學事證與隱含商業化潛力的「錢」瞻短期產業技術或創新趨勢的新方法。

 

本文就是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將早期資金脈動結合產業發展趨勢,進行技術前瞻與市場洞察,同時進一步去檢視及探究產業AI化的過程。本文架構如下,除前言外,第二部分將概略說明人工智慧定義與演進過程,藉此釐清當前人工智慧熱潮與過往的差異;第三部分針對全球AI早期投資趨勢進行掃瞄研析,透過具有專業能力與雄厚資金的VC投資動向,掌握整體AI產業技術發展的潛力與概況;第四部份則以金融科技產業為例,剖析產業如何結合早期資金脈動,進而推動產業AI化;最後做出結論。

貳、人工智慧的定義與演進
 

誠如前述,人工智慧並不是一套全新的科學理論,而是發展已有很長一段歷史的技術。因此,在探討人工智慧的演進之前,必須先來定義何謂人工智慧。一般對人工智慧的認知,最早可追溯至1950年圖靈(Alan Turing)預言人工智慧機器的可能,並設計圖靈測試開始。不過圖靈並未給予AI一個明確的定義,而是到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中,麻省理工學院麥卡錫(John McCarthy)教授指出,人工智慧就是要讓機器行為看起來像是人所表現出的智慧行為一樣,AI才有一個明確定義。隨後知名投資機構高盛(Goldman Sachs)也提出類似看法,指稱AI就是一門利用在電腦或智慧型機器上模擬智慧行為的科學。總括來說,人工智慧是指讓電腦或機器具有人類的知識與行為,並且具有學習、推理與判斷解決問題、知識儲存記憶、了解人類所說語言等能力。

 

在明確賦予定義後,AI的演進也經歷過一番波折。1957年,羅森布拉特(Frank Rosenblatt)發明第一款神經網絡(算法),讓世人驚覺機器模擬人類思考並不是紙上談兵而已,同時也成功推動人工智慧邁向第一個高峰。不過,這樣的熱潮雖持續到1970年,且機器的運算能力也持續大幅突破,但卻始終沒能讓機器完成大規模數據訓練和複雜行為,這也讓AI從高峰跌落至第一個谷底。

 

來到1980年代,新理論出現帶來AI復興。如1982年霍普菲爾德神經網絡(Hopfield neural network)被提出、1986年反向傳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經網絡算法出現,均使得大規模神經網絡的訓練成為可能,AI進入第二個黃金期。但跟第一個高峰期一樣,1990年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沒能實現AI計算機的突破,導致政府預算投入縮減,AI也隨之進入第二個谷底。

 

第三波,也是現在這一波AI熱潮,則是從1997年IBM計算機深藍(Deep Blue)戰勝國際西洋棋大師開始。然後延續到2006年,AI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之父辛頓(Geoffrey Hinton)提出深度學習神經網絡,使得人工智慧獲得突破性進展。一直到近十年,在國際科技大廠的重兵投入下,如IBM Watson在電視真人秀節目中擊敗該節目歷史上兩位最成功的選手、蘋果推出虛擬助手siri、Facebook發佈「deepface」讓人臉識別準確度接近人類、Google的AlphaGo完勝全球數一數二的圍棋手等,都讓這波AI熱潮綿延不斷。

 

無疑地,驅動AI第三波發展的關鍵,主要在現代演算法、大數據與硬體運算能力核心條件的大幅改善與雲端技術加速。其中在現代演算法中,主要是2012年起深度學習技術開始引領AI領域發展,也讓AI進入到與以往不同的境界。值得一提的是,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一個分支,而機器學習又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分支,兩者皆是透過演算法使機器能從大量歷史數據中學習規律,從而對新的樣本做智慧辨識或對未來進行預測。

 

在深度學習與機器學習成功驅動並引導AI邁入第三波熱潮後,許多過去比較難以想像或是無從切入的業態,紛紛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例如自駕車、智慧工廠與家庭、甚至是智慧城市的實現,都不再是遙不可及。而這也讓產業如何結合AI來實現這樣的夢想,成為各個國家或是科技大廠、新創積極努力的目標。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最新公布的2019年新興技術發展周期報告(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9),就明白指出,包括像情緒AI (Emotion AI)、可解釋AI (Explainable AI)、邊緣AI (Edge AI)、AI平台即服務(AI PaaS)等,都將是未來5到10年引領全球科技進步的主流技術。其中,邊緣AI甚至可能在未來2-5年內就會成為被廣泛應用於各個產業或領域的主流技術(參見圖一)。
 
圖一、Gartner新興技術發展周期(2019年8月)
資料來源:Gartner 2019年新興技術發展周期報告。

此外,由台經院研究六所組成的早期資金資訊平台FINDIT研究團隊,則是嘗試利用自建的FINDIT資料庫,自行統計2014年至2018年早期投資情況,並以獲投件數(2018年)及其成長率(2014年至2018年)的99分位數做為基準,發現人工智慧、區塊鏈及健康照護這三大領域,不只是早期投資人最關注,也是資金挹注最頻繁的領域,顯見AI確實是未來科學技術領域的新風口(參見圖二)。
 

圖二、全球早期投資觀測到的新風口
資料來源:FINDIT資料庫,台經院整理。

參、全球AI早期投資趨勢

不管是從Gartner的新興技術發展周期報告或是FINDIT的早期資金研究,都可以發現AI在未來各個領域的重要性。不過,想要分析全球AI早期投資趨勢,清楚界定與AI相關的技術、應用與領域,了解AI的新創生態系統或範疇,絕對是必要的。然而,有關AI的生態系統或範疇,基本上國際並無統一的定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FINDIT研究團隊透過FINDIT資料庫,同時參考相關分類文獻,將AI領域的生態範疇劃分為基礎層、核心技術層與應用層(參見圖三)。
 

圖三、AI產業生態系統
資料來源:參考CB Insights與Shivon Zilis相關資料,FINDIT整理。

從圖三可以清楚看出,基礎層包括如NVIDIA的AI晶片研發、Google 開源機器學習系統TensorFlow、大數據與雲端運算平台等,大多為科技巨頭主導,亦有少部份的新創企業在其中,另外,大學與研究機構則是相關基礎技術研發的主要供應者;核心技術層則包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與產生、電腦視覺辨識、語音辨識、文本分析與預測分析等;應用層主要是應用AI進行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的垂直產業,如醫療健康、零售、金融業、汽車業、能源產業等,另外還包括一些新應用如擴增實境/混合實境、手勢運算、機器人與情緒辨識,幾乎涵蓋所有產業與領域。這不啻也意味著探究AI與產業的結合,將是未來的一大顯學。以下就分別從全球AI的整體、國別、階段別及次領域別的早期投資趨勢切入,一一說明。

一、整體獲投趨勢

圖四列出全球AI股權獲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到,AI新創企業近五年(2014年至2019上半年)獲投趨勢有逐漸加溫跡象,2018年為獲投案件數最高的一年,共有3,121筆獲投,投資金額則達到337億美元,紛紛創下歷史新高。相對而言,2019截至上半年則僅有993筆獲投,不到2018年三分之一的水準,但投資金額卻高達151億美元,佔據將近一半,顯示2019年儘管AI投資熱度稍有減弱(以件數來看),不過由於鉅額投資(單輪金額超過一億美元)增加,讓獲投金額下降幅度少於件數,某種程度或許也意味著AI商業化應用加速,需要更大規模的資金挹注。
 

圖四、全球AI股權獲投趨勢(2014-2019H1)
資料來源:FINDIT資料庫,台經院整理。

二、獲投趨勢按國別區分

圖五為全球AI新創企業近五年獲投案件數的國家分布,可明顯發現,美國、英國及中國大陸為主要獲投三大地區。其中,美國案件數佔據將近一半,共有5,058家,英國居次,有941家,中國大陸則排名第三,僅557家。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本文統計依據為FINDIT資料庫,資料來源主要是介接國際數一數二的CrunchBase新創資料庫,其是以英語體系新創登錄為主,對於中文地區的獲投消息掌握度,並不如中國大陸本地的一些早期投資資訊平台如36Kr、投資界與IT桔子等,因此對於中國大陸地區的AI新創獲投統計,可能會有些許失真情況。
 

圖五、按國別區分之全球AI股權獲投趨勢(2014-2019H1)
資料來源:FINDIT資料庫,台經院整理。

三、獲投趨勢按階段別區分

圖六為依據階段別區分的全球AI新創企業近五年獲投案件數與金額分佈情況,首先在案件分佈方面,可以看到歷年皆以種子/天使輪為最大宗獲投輪次,趨勢與整體獲投情況一致,從2014年至2018年,明顯呈現逐年遞增。此外,晚期階段也與種子/天使輪趨勢一樣,都是逐年增加。顯示在AI的獲投趨勢上,早期投資人較為關注的還是在於概念發想與如何出場。其次,在投資金額方面,結果未出人意料,大多集中在中、晚期階段,代表技術愈成熟或商業模式更加確定的AI新創,更容易吸引想要快速出場的投資人目光。
 

圖六、按階段別區分之全球AI股權獲投趨勢(2014-2019H1)
資料來源:FINDIT資料庫,台經院整理。

根據大和有話說網站上提供的新創各募資階段背後含意圖(參見圖七),可以發現,種子/天使輪投資人重視的是創意發想以及有原型(prototype)與初步的商業模式(可能已有累積一些核心用戶),而中、晚期階段(C輪、D輪及E輪),通常是營運已上軌道的行業內前幾大公司,焦點自然就落在出場及上市準備上。因此,對於AI獲投階段別呈現的趨勢,不管是件數或金額,其實都還蠻符合新創募資階段的成長軌跡。
 

圖七、新創各募資階段背後的含義
資料來源:大和有話說網站。

四、獲投趨勢按領域別區分

最後,按照領域別來區分,圖八列出近五年各領域獲投件數與金額的分布情況,可以看到,人工智慧核心技術都位居第一。主要原因在於該領域多屬深耕AI技術的新創,因此可適用產業領域範圍通常較為廣泛,獲投件數與金額自然就較其他領域來得多。另外商業數據分析、金融科技及醫療照護等領域,多為近年來最為熱門的幾個產業領域,當然會吸引AI新創積極投入,連帶地也就拉高獲投件數與金額。值得注意的是,交通運輸雖然投資案件數不多,但由於最近自駕車的興起需要AI強力配合,加上相關研發需要大量資本的挹注與投入,因此在投資金額方面高居第二。
 

圖八、按領域別區分之全球AI股權獲投趨勢(2014-2019H1)
資料來源:FINDIT資料庫,台經院整理。

肆、結合早期資金脈動的產業AI化—以金融科技為例
 

從AI早期投資趨勢可以清楚看到,現階段的第三波AI潮流正方興未艾,各產業也都積極引入AI技術,想要藉此提升效率並降低成本。不過,在這個過程中,產業AI化似乎沒有想像中來得容易。亦即,產業如何導入AI、促成產業AI化,看似老生常談,沒有甚麼特別稀奇之處,但實際操作上,命題本身就是個大哉問。

 

就如同前言所提到的,不同產業由於特性不同,導入AI時程或順序,自然也就無法一概而論。以金融科技產業為例,由於本身特性是結合網路科技與金融服務的一種新興產業,因此在AI的應用需求上,可能就比一般傳統產業來得強烈與急迫。但其實就產業本身發展來說,這些急迫性可能也會取決於不同AI技術與項目,而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市場在判斷產業導入AI的時間順序時,主要是以市場潛在性,包括市場規模預測、研發投資、收益、競爭強度、併購及戰略投資等變數,作為參考依據。若AI應用的市場潛在性較高者,則早投入獲得的效益較多;反之,市場潛在性較低者,則建議晚投入較佳。這樣的判斷方式,不能說不好,但總覺得少了一點從技術轉換為商業應用的驗證機制。因此本文特別加入B輪以上股權獲投總金額占比,來輔助判斷產業導入AI的時間順序。

 

為何要選擇B輪以上?原因在於能夠取得B輪融資,通常是企業已經開始複製商業化模式、加快規模化腳步,因此可以做為驗證企業商業應用落地的判斷依據。而就整體產業的次領域別角度來看,B輪以上股權獲投總金額占比較高,同樣也是代表該產業次領域別已進入商業化狀態。此時AI的導入時程,自然就有調整的必要。也就是說,若B輪以上股權獲投總金額占比較高,其代表該層面已進入商業化狀態,則早投入獲得的效益較多;反之,B輪以上股權獲投總金額占比較低者,則建議晚投入較佳。

 

表一為金融科技產業各層面的AI技術應用,主要有三大層面九大項,分別為客戶業務層面的聊天機器人、保險智慧化、智慧理財,數據分析層面的風險管控、數據蒐集與分析、決策分析與預測、信用評等暨借貸,以及業務流程層面的工作流程智慧化及區塊鏈。
 
表一、金融科技產業各層面的AI技術應用
資料來源:FINDIT資料庫,台經院整理。

根據文獻透過各種指標判斷金融科技各層面的市場潛在性,由高至低依序為信用評等暨借貸、智慧理財、數據蒐集與分析、決策分析與預測、工作流程智慧化、聊天機器人、風險管控、區塊鏈、保險智慧化(參見圖九)。整體而言,偏向市場潛在性高者,大都是數據分析的AI應用項目,如信用評等暨借貸、數據蒐集與分析及決策分析與預測,主要原因在於市場需求大、投入效益高及競爭性強;而偏向市場潛在性低者,則各層面皆有,不過業務流程項目,包括工作流程智慧化及區塊鏈兩項,幾乎都落於此,可能原因還是在於短期投入成本不符效益。
 

圖九、金融科技各層面AI技術應用的市場潛在性
資料來源:FINDIT資料庫,台經院整理。

因此,若依市場潛在性來判斷AI技術應用的導入,大致上可以發現,數據分析層面的應用應優先導入,而與人有關的客戶業務層面如聊天機器人與保險智慧化,以及與業務流程有關的工作流程智慧化及區塊鏈則不急導入。不過,若加入市場商業化因素(即B輪以上股權獲投總金額占比),導入優先順序可能也會隨之變化。
 

圖十、金融科技各層面AI技術應用的B輪以上股權獲投總金額占比
資料來源:FINDIT資料庫,台經院整理。
 

圖十為各層面AI技術應用的B輪以上股權獲投總金額占比,從圖中可以發現,2014年至2018年各層面B輪以上獲投總金額占比由高到低(亦即商業化程度由高至低),依序為信用評等暨借貸、數據蒐集與分析、保險智慧化、風險管控、智慧理財、決策分析與預測、工作流程智慧化、聊天機器人、區塊鏈。

 

相較於單純依據市場潛在性作為判斷指標的結果,數據分析層面依然高度受到早期投資人的關注。不過,原本具有高市場潛在性的智慧理財,卻顯示出商業化程度並不如想像中的高;而保險智慧化及風險管控則剛好相反,商業化程度遠比市場潛在性來得具有優勢。這不啻也意味著,若結合市場潛在性及商業化程度來判斷AI技術應用的導入,優先順序勢必得重新調整。

伍、結論
 

不容否認,隨著科技日新月異,AI已徹底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而產業發展更是緊緊繫著AI技術的演進。不管是從Gartner的新興技術報告或是台經院FINDIT團隊的早期資金研究,都可以發現AI熱潮正方興未艾,在各個產業領域的重要性,也愈來愈加突顯。換句話說,經歷第一波及第二波AI浪潮的谷底後,現階段第三波AI熱潮還在持續延燒,此誘使AI新創甚至是科技大廠前仆後繼地投入,連帶也成功吸引早期投資人的目光。

 

就現況來看,AI早期獲投雖仍以美國為主,但英國與中國大陸隨後追趕的趨勢,也不容小覷。而階段別的件數集中於種子/天使輪與晚期階段,金額則集中於中、晚期,基本上完全符合新創募資階段的成長曲線。此外,領域別的分析帶出人工智慧核心技術、商業數據分析、金融科技及醫療照護等,都是現今AI早期投資的重點領域。不管是從件數與金額來看,都是如此。這或許也意味著,接下來如何將AI導入各領域或融入產業之中,勢必將是各國產業發展的焦點所在。

 

不過,產業AI化雖然已是一個大趨勢,但導入的優先順序可能還需多方面的評估,方不至於事倍功半。本文認為,若能在傳統以市場潛在性做為判斷依據的前提下,加入商業化程度指標(B輪以上獲投總金額占比),或許可稍微平衡一點,也會讓判斷結果更為精準。這無疑也是結合早期資金脈動看產業AI化的精髓所在。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