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

美中貿易戰下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機會與挑戰 (台灣經濟論衡)
花佳正

2019/09/01
本文登於台灣經濟論衡,第17卷第3期
壹、背景說明

一、美中國際政經戰略的思維轉變

 

美國自2018年開始啟動一連串對中國的經貿制裁措施,其背後的本質象徵著美國對於中國政經戰略的思維轉變,欲以較高強度的政策作為,來應對中國崛起的新興國際霸權挑戰,並迫使中國內部進行較大幅度的結構性改革。

 

1990年代美國亦曾經對於中國採取稍微強硬的政策態度,就中國侵犯智慧財產權,啟動調查「特別301」(Special 301)調查,不過當時美國並未採取強硬的立場,而最後以雙方簽署諒解備忘錄告終。美國之所以未採取強硬態度,主要係因美國國內對於如何看待中國仍處於爭辯,一派主張對中國應採取圍堵的策略,迫使中國內部進行改革,另一派則主張將中國拉入國際體系,期待其經濟改善之後,逐漸演變成為一個民主化國家,但這場爭辯於2000年5月暫歇。美國通過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PNTR),象徵著美國主張與中國建立建設性交往關係的政策路線全面勝利,美中之間的經貿關係亦因此走向正常化,中國也隨後得以在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並與世界各國展開正常貿易往來關係。

 

自2001年之後,美國從中國進口金額即大幅明顯躍升,2009年已達2,964億美元,2017年更達到5,056億美元。伴隨著自中國進口金額的快速增加,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也大幅增加;依據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研究(注1),2001~2017年期間,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造成美國流失約340萬個就業機會,這些受到跨國替代而流失的就業機會主要集中於製造業,占整體流失就業的四分之三(約250萬個就業機會)。

美國付出巨大的就業流失代價,但中國在近十八年來的發展卻未如2000年時美國所預期的走向經濟自由化及市場化、政治民主化,反而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擴張,不僅境內打壓人權的情況未有改善,政治上亦走向更加集權化的傾向,經濟表現則走向「國進民退」的反市場化情況,對外則大幅度進行軍事擴張,甚至與美國在國際外交場域上競爭。依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2018年5~6月調查(注2),48%的受訪者認為美中貿易逆差問題相當嚴重,51%認為美國工作機會流向中國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除非中國做出較大幅度或全面性的讓步,包括較大幅度的市場開放、進行內部結構性改革等,否則預估川普總統對中國發動的強勢經貿制裁政策,短期之內不易停歇,美中二國的長期角力,也引發國際經貿局勢的緊張。


二、美中貿易衝突發展概況

美國川普總統對中國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強迫美國公司以技術轉讓換取市場准入的指控展開調查,意即查明美國企業到中國投資所造成技術移轉的威脅。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的調查指出,中國採取強迫、施壓和竊取等手段,不當獲取美國技術和知識產權,這種做法導致市場扭曲,並於2018年啟動一連串對中國的經貿制裁措施,其背後的本質是象徵著美國對於中國政策的戰略轉變,欲以較高強度的政策作為,以應對中國崛起的新興國際霸權挑戰,並迫使中國內部進行較大幅度的結構性改革。
 

因此,川普總統於2018年3月22日根據301條款的調查結果,宣布採取的三大反制措施,包括:提高關稅、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投資限制,並於2018年6月15日宣布,將對中國1,102項、合計約500億美元進口產品加徵25%關稅,分二波實施,第一波共818項,金額約340億美元,自同年7月6日起生效,包括航太和汽車等產業;第二波共284項,金額約160億美元。

 

面對美國這波500億美元的關稅清單,中國商務部亦於2018年6月16日公布兩份對美課稅清單,總計659項產品,涉及貿易值約500億美元,自同年7月6日起生效。由於中國大陸對美國採取報復措施,且未改正其不公平貿易措施,故美國貿易代表署依川普總統指示,針對來自中國2,000億美元產品(共6,031項稅號產品)課徵10%關稅措施。此後雖然兩國代表持續進行磋商,外界也一度由雙方釋出的樂觀態度解讀協商過程相當順利,不過2019年5月10日美方正式調高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關稅,由原先的10%拉升到25%,中國國務院也宣布反制,對已加徵關稅的600億美元美國輸中商品再提高關稅,最高稅率25%,之後美國又宣布對中國價值325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清單,然而在6月底的日本G20高峰後,美國宣佈暫停3,250億的加稅措施,讓美中貿易戰再次進入延長賽。時至2019年8月,美國認為中國遲遲不願拿出誠意來解決美中貿易問題,川普總統於是宣布,2019年9月1日起將對其餘還沒被加徵關稅、價值3,25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的關稅。

 

加上日前美國司法部提出福建晉華公司竊取美國美光科技商業機密,將福建晉華列入美國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以及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遭美加逮捕等事件,均顯示美中貿易衝突的背後,是兩國在產業科技與未來主導權的競爭,川普政府企圖使用全面性的懲罰性關稅,來壓迫中國政府改變對美國高科技企業的不公平競爭手段。

貳、美中貿易戰對我國經貿的可能影響

一、美中貿易戰對產業影響分析

 

截至2019年8月,美對中提高關稅商品總計約為六千八百多項,以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業占22.1%最多、電力設備及配備業占13.0%次之、機械設備業占10.2%、家具業占9.8%、電子零組件業占9.1%、汽車及其零件業占7%;手機、平板、電腦不在清單內;電力設備及配備業以「其他電力設備及配備業」、「照明器具業」合占47.6%較多;機械設備業以「其他通用機械業」、「泵、壓縮機、活栓及活閥業」約占53.3%為最多。

 

美中雙方持續透過關稅的手段處理貿易爭端,國際供應鏈也在這波貿易戰中受到影響,尤其過去以三角貿易為主的供應鏈型態,將因美中貿易的情勢而轉變。如過去是台灣出口中間財到中國進行組裝,之後出口最終消費產品至美國,如今因關稅的緣故,大幅提高在中國製造轉往美國消費市場的成本,導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部分減弱,也創造了台灣廠商在美國市場取代中國的產品的空間;因此,自從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台灣直接出口至美國的比重有提升的趨勢。

 

中國方面,由於拓展美國市場受到川普政策的阻礙,勢必也開始增加回銷零組件與最終財產品到台灣、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國家,甚至為了因應未來原物料的供貨來源無虞,必須開始在中東、非洲等國家布局,同時在自己國內建構一套完整的生產供應鏈,作為外資在中國加工出口需求減少,導致原料與中間財進口縮減的應對手段。加上中國近幾年大力推動一帶一路的戰略布局,未來除了建構屬於自己的供應鏈外,也將聯合俄羅斯,形成中俄一帶一路的戰略體系,以抗衡美日的印太戰略。

 

美中貿易戰已對國際及我國經貿造成影響,就全球的角度而言,經濟不確定性提高,貿易政策變動的風險增加,可能會對企業營運和投資產生衝擊,關稅將增加進口國消費者的支付成本,並對國際供應鏈造成影響,廠商已出現轉單至不受關稅措施影響的第三地;對台灣而言,以現階段課稅項目來看,對我國中間財出口影響有限(手機、筆電非主要項目),但自9月1日起,美國對中國其餘產品全面課徵10%關稅後,短期對台灣出口影響恐將加大,手機、筆電、服飾等消費財產品皆涵蓋列為課稅產品清單,也將促使台商加速回台投資,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比重持續下降,並分散台灣出口結構,讓台灣對美國出口比重也將持續上升,這都有助於我國的產業發展。此外,對於在中國的台商而言,過去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美國消費的三角貿易模式,美中貿易戰將影響台商投資生產布局和實際貿易操作,部分台商如網通設備、中低階自行車及零組件等產業,可望受惠轉單效應,採用移轉生產基地來因應。

二、美國後續可能推動的措施
 

美國對中國經貿制裁措施的意圖,其本質是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國際霸權爭霸,同時美國欲迫使中國內部進行較大幅度的結構性改革,甚至使中國變成符合世界所預期的「市場經濟國家」,包括減少政府的產業補胋、限制國有企業進行非商業活動(如國營企業經營)、保障智慧財產權、保障外資權益、更大幅度的市場開放、限制政府操縱匯率以落實公平貿易等等。然而這些議題除了承諾保障智慧財產權、保障外資權益、更大幅度的市場開放等較易達成之外,其他議題背後皆涉及中國內部複雜的政經結構問題,短期要能處理並非易事,因此若中國無法在相關結構性改革議題做出承諾,短期之內美國仍將持續對中國提出相關經貿制裁措施。包括美國在2019年9月1日將價值約3,25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加徵10%關稅後,川普甚至提出未來關稅不排除提高至25%以上,以做為後續和中國談判的籌碼。

 

除了進口關稅提高的貿易制裁之外,對於高科技產品及技術的出口管制,也可能成為後續美國對於中國經貿制裁的政策重點。從先前中興通訊裁罰事件、對福建晉華積體電路實施禁售令,以及調查華為是否涉及違反美國制裁伊朗政策,而引發外界認為美國可能禁售關鍵零組件予華為的疑慮等等,都可以看出美國嘗試透過高科技產品及技術出口管制,以防堵「中國製造2025」的全面開展。2018年美國國會通過《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xport Control Reform Act)》,要求涉及敏感商品和技術的出口必須預先獲得商務部批准,因此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BIS)隨後於2018年11月19日發表關於新興技術相關產品的出口管制框架報告;該管制框架涵蓋人工智慧(AI)、晶片、量子運算、機器人、生物辨識技術等14項涉及國家安全和先驅科技的關鍵領域,雖然這14項關鍵領域的出口管制並非僅針對中國,不過預估此管制措施實施之後,將可能首先針對中國等非市場經濟地位國家率先適用,進而影響「中國製造2025」的推動。

參、國際貿易新局勢下的台灣挑戰
 

美中貿易戰確實加速了國際產業的分工與重組,但事實上早在2008年金融風暴前後,台美中三地產業競合便已開始出現變化。在國際分工層面上,由於中國逐漸成為除了美國之外的第二大最終財消費市場,而美國本身也追求「再工業化」,吸引製造業回流,使得傳統三角貿易結構逐漸被打破;在科技發展與競爭層面上,原先美日大廠掌握關鍵技術及零組件,台灣掌握製程創新能力,中國大陸掌握低廉土地勞動資源,台美中三地生產要素之比較利益明確,反映上中下游產業鏈分工模式,也受到中國透過以市場換取技術,以及提升研發投入,逐漸掌握越來越多上游關鍵技術,同時受到中國勞動成本上漲及環保要求日趨嚴苛的影響,使得台美中三地之生產要素比較利益分工界線日漸模糊;在經貿整合趨勢層面上,金融風暴後全球經貿整合朝向雙邊化,區域化發展,中美兩大強權貿易競爭態勢不斷上升;在服務業出口層面上,數位經濟潮流與新科技創新下,創新服務模式之輸出以及專利授權金成為各國出口競爭力來源,透過實體進出口貿易帶動經濟成長的能力日益下降,這些國際經貿環境的改變,都不斷的帶給台灣產業一次又一次的挑戰。

 

此外,隨著資通訊進步,帶動網路服務興起與消費習慣的改變,全球產業已從網路時代朝向行動與物聯網世代邁進,加上連結設備數量與資料產生數量的增加、大數據與軟硬體效能的提升,產品與服務轉為以應用端與使用者為中心,從銷售產品轉向提供服務,帶動人工智慧應用的興起,台灣產業也面臨智慧時代來臨。對台灣產業來說,面臨的關鍵轉型有三個主要的方向,首先是智慧化科技:如AI、先進半導體製程、下世代通訊、感測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等;其次是跨領域應用:如智慧商業、智慧交通、智慧家庭、智慧醫療、智慧能源、智慧製造等;以及創新經營模式:如O2O、大量客製化、社群媒體行銷、群眾募資、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等。

 

我國產業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在電子產業有著深厚的基礎,像是半導體、光電、資通訊等產品在全球市占超過七成;晶圓代工業產值為全球第一,下游封測業亦為首位;IC設計業占全球產值超過二成,TFT-LCD產值亦居次位;個人電腦產品產值居全球第三,顯示台灣在IT產業不論是研發、製造均具備全球頂尖的實力。然而美國企業發展出平台與應用服務主導了IT產業價值鏈發展,不僅壓低了硬體價格,也讓美國企業得以直接與OEM廠商合作,削弱台廠擅長的OBM及ODM角色。在國際產業發展趨勢下,IoT發展趨勢給了台灣的新機會,台灣應善用自身的優勢,持續透過發展當前擁有優勢技術、創新能量,以提升我國產業在全球市場具的競爭力;此外,因網路資訊發達,使產品壽命加速縮短,少量多樣及大量客製化產品成為主流,加上IoT、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的廣泛應用,都是我國未來面對更激烈的產業競爭與更複雜的社會課題時,台灣廠商可以思考的發展方向。

肆、國際新局勢下台灣的因應之道

面對國際局勢的快速變化,台灣必需持續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才能在國際占有一席之地,在解析國際研究機構分析競爭力的來源後,未來台灣應更著重於創新環境和人才的培育,來提升國家產業競爭力。此外,對於國際貿易局勢的緊張,以及產業鏈的重組與分工,台灣應有更多元與彈性的做法,讓台灣產業融入國際主要供應鏈,參與全球重要的產業分工。因此,面對國際貿易日益緊張的發展趨勢,我國未來可朝向以下幾個方向來因應。

一、朝向著重創新和人才來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根據2018年的IMD和WEF競爭力報告指出,美國皆為排名全球第一,主要在勞動市場、經濟成長、金融體系、商業活力等層面具有競爭力;德國IMD目前排名為13,WEF排名第3,對於經濟穩定度、工作技能、創新能量等層面具有競爭力;日本IMD目前排名為25,WEF排名第5,在基礎設施、ICT運用、股票市場資本化程度等層面具有競爭力;韓國IMD排名為29,WEF排名第15;而台灣IMD排名16,WEF排名第13,在物價穩定、改善企業投資環境,落實產業創新與促進金融發展之努力,備受國際肯定。

 

但就製造業而言,根據2016年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標報告,中國已連續三屆位居全球製造業競爭力第一(如圖1),但驅動要素主要為成本競爭力(96.3%),而美、德、日製造業競爭力分別位居二~四名,其驅動競爭力關鍵要素包含優秀人才、創新政策與基礎設施、物質基礎設備,以及法律監管環境等,先進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製造業競爭力來源存在明顯差異(如圖2)。
 
資料來源:2016年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標報告
圖1 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排名

資料來源:2016年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標報告
圖2  各國製造業競爭力趨動要素

由於製造業對於基礎建設發展、就業機會、GDP成長等皆有所影響,因此近年來國際上與製造業相關的活動快速發展,各國投資著重於高科技基礎設施與教育,為發展先進製造提早做準備。先進國家認為唯有不斷的透過產業升級、知識化,朝智慧製造方向努力,才能持續維持製造業領先地位。智慧製造技術是未來影響競爭力主要關鍵,先進國家持續投入智慧製造技術,因此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預測,2020年美國將取代中國大陸成為全球製造業競爭力第一的國家。在已開發經濟體中,技術密集的產業已主導了全球製造業格局,未來積極朝高值化產品、智慧製造轉型,以維持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而台灣在競爭力的提升上,不應再和發展中國家做成本上的競爭,應朝美日德等先進國家的發展路徑,著重創新和人才來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參與區域經貿整合並融入全球產業供應鏈
 

面對中國逐漸對外擴展的一帶一路勢力,以及美日為主導的印太戰略,台灣如何在這二大勢力中,維持長期的穩健發展,是未來我國產業立足國際的重要關鍵。在面對目前已成形的主要區域經濟整合的情勢上,台灣除了提升企業全球競爭力及國際佈局以降低貿易風險外,並積極洽簽雙邊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以降低企業出口成本。

 

然而台灣自從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後,就未曾再參與大型的區域經濟整合,但目前以日本為首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已正式展開,當CPTPP生效,CPTPP區域供應鏈成形後,可能會改變過去國際產業分工的合作模式;或是國際大廠為了符合原產地規範,除了可能改變國外客戶對台採購行為外,甚至進一步調整對台灣的投資布局,加上CPTPP會員國中,有部分占我國出口不小比重者,若加入CPTPP,應可提升企業全球競爭力及佈局,降低貿易戰風險,將有助於台灣的紡織、石化塑膠、建材、鋼鐵、機械等產業拓展在越南、澳洲、馬來西亞、墨西哥等會員市場。

 

此外,面對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中國自組供應鏈的逐步成型,並聯結俄國與搭配一帶一路向外延伸,形成中俄一帶一路的區域經濟體;而美國推動製造業回流,強調未來美國以雙邊談判為主,以創造符合美國利益FTA為首要目標,並與日本形成亞太戰略,且不排除重回CPTPP。因此,未來台灣面對的是這兩大陣營的國際競合,國際產業鏈的分工亦可能逐漸分流成以美、中為首的二大體系,這對以彈性靈活聞名的台廠而言,將是一個新的發展契機,台灣如何持續融入雙方國際供應鏈體系,將成為未來重要的發展關鍵。

 

因此,在未來的因應方向上,政府可根據不同廠商生產型態給予相對應的協助:(1)兩岸均有生產基地之廠商:已出現調整生產配置的情況,可了解此類廠商需求,配合改善台灣投資生產環境,持續強化兩岸產業供應鏈的聯結;(2)目前無在台生產基地,但有回台之規劃的廠商:了解其投資規劃與需求,配合國內產業發展方向,強化回台廠商的升級與轉型效益;(3)目前無在台生產基地,但規劃前往南向國家投資的廠商:積極了解其投資規劃與需求,配合新南向相關政策,協助與南向夥伴國溝通優惠投資條件,並加強與台灣之產業連結。

三、結論
 

美中貿易紛爭目前看來還沒有結束的跡象,而貿易戰的背後,更是產業與科技的競爭,在未來產業發展的主流上,將不再是以硬體為主,軟體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或朝向軟硬整合來發展,資訊的掌握也將成為產業競爭力的關鍵。

 

因此,美國企業發展出平台與應用服務,主導了IT產業價值鏈,不僅壓低了硬體價格,也弱化了台商OBM及ODM的角色,但隨著資通訊進步,帶動網路服務興起與消費習慣的改變,全球產業已從網路時代朝向行動與物聯網世代邁進,也給了台灣新機會,台灣應持續透過發展當前擁有優勢技術,並強化人才的培育,才能逐漸走向先進國家以創新、人才來帶動經濟成長的發展模式。

 

 

注1 EPI (2018). “The growing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 has led to a loss of 3.4 million U.S. jobs between 2001 and 2017”, https://www.epi.org/press/the-growing-trade-deficit-with-china-has-led-to-a-loss-of-3-4-million-u-s-jobs-between-2001-and-2017/.
注2 Pew Research Center (2018). “Trump’s International Ratings Remain Low, Especially Among Key Allies”, http://www.pewglobal.org/2018/10/01/trumps-international-ratings-remain-low-especially-among-key-allies/.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