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於今日合庫,第481期
一、前言
我國發光二極體產業(Light Emitting Diode;LED)自1999年開始發展迄今仍不到二十年,但已歷經技術快速提升與景氣循環的變化階段,其中最初主要應用於黑白手機的按鍵與背光源,以及汽車室內照明等,然隨著技術的提升,使得發光效率、發光亮度、散熱與色均勻度等特性持續改善下,2010年已逐漸擴大應用市場,包括背光源市場已由中小尺寸面板背光源逐漸應用到中大尺寸的筆記型電腦面板背光源、液晶監視器面板背光源、液晶電視面板背光源,汽車市場方面,則逐漸由閱讀燈、車內圓頂燈、儀表燈、車門燈等車內光源擴大到車外的地尾燈、第三煞車燈、霧燈以及轉向照明燈等,另外,照明市場也由交通號誌擴大到路燈,甚至是一般家用的電燈等,顯示LED產業的應用市場已逐漸廣泛。
2011至2013年雖然因面臨全球經濟成長動能疲弱,消費者買氣意願低迷,加上中國LED廠商在政府補貼政策的推動下,中國LED產業出現無序的擴產現象,造成全球LED產業出現嚴重的供過於求與殺價競爭的情況,因此導致我國LED產業亦陷入衰退的困境,所幸2014年起,在國內外經濟環境已逐步改善,又2014年LED的應用已經相廣泛,除了手機產品的背光源以外,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到液晶電視等各面板背光源多已採用LED,加上汽車車燈、交通號誌、城市照明、戶外看板等,另外,在各國白熾燈泡相繼被禁止,同時LED燈泡價格的快速下跌,並已達到大量購買的滿足點的情況下,LED照明市場規模快速成長,因此2014年LED產業受惠於照明與背光兩大產品需求大幅成長的推動,景氣已再度呈現樂觀的態勢,以下將就我國LED產業2014年發展產業發展態勢與廠商營運比較作一詳細之分析,並提出2015年的全球及台灣LED產業景氣的展望分析。
二、產業概述
(一)產業定義及範圍
「發光二極體製造業」係指從事各種發光二極體元件製造之行業。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第九版的「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資料,將「LED製造業」歸類於「電子零組件製造業」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細項產業內。
一般而言,發光二極體為通電時可發光的電子元件,為半導體材料製成的發光元件,材料使用III-V族化學元素(如:氮化鎵(GaN)、磷化鎵(GaP)、砷化鎵(GaAs)等),LED最大的特點在於無須暖燈時間(idling time)、反應速度很快(約在10-9秒)、體積小、用電省、污染低、適合量產、具高可靠度、容易配合應用上的需要製成極小或陣列式的元件等,因此適用範圍頗廣,如汽車、手機、交通號誌、照明、液晶面板背光源等。有LED產品如圖一所示。
資料來源:奇力光電科技(2014.08)。
圖一 發光二極體之產品圖示
(二)產業關聯結構
發光二極體製造業上中下游產業結構主要可區分為上游的材料/設備、中游的製程及下游的應用等三大部分。其中上游產業主要包括MOCVD機台設備製造、藍寶石(Sapphire)基板、砷化鎵(GaAs)基板、螢光粉、LED導線支架等,目前我國廠商投入上游材料與設備製造的廠商相對較少,主要仍是依靠自日本、美國等國家進口為主。中游製程則包括由磊晶、晶粒到封裝的製程,為本產業目前國內廠商布局最多的領域,其中廠商發展更集中在封裝製程,而隆達、奇力及台積電則是針對三個製程進行上下游垂直整合的發展布局。下游應用市場則相當廣泛,主要包括顯示器背光源、戶外看板、汽車燈源及交通號誌、燈泡等照明市場。有關我國LED上下游廠商結構圖如圖二所示。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之電子零組件領域產業地圖趨勢研討會(2013.04)。
圖二 我國發光二極體業之產業關聯圖
(三)下游應用市場區隔結構
LED應用市場廣泛,早期以電子產品為主,如手機背光源、手機按鍵光源等產品為主,不過隨著LED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LED應用市場持續擴大,除了手機以外,液晶監視器、筆記型電腦及液晶電視等大尺寸面板背光源也大量使用LED,而汽車、戶外看板、交通號誌、室內照明等的應用也相當廣泛,根據Strategy Unlimited 的統計資料,2011年電子設備/其他為全球LED業最大應用市場,其次為行動裝置、液晶電視/液晶監視器面板,三者合計比重超過六成以上,不過2012年起,隨著LED價格的持續下滑,使得LED燈泡、燈具等產品市場需求逐步增加,加上世界各國逐步禁用白熾燈,且陸續針對LED照明提供補助,因此帶動LED照明市場增溫,故2012年全球LED照明市場規模比重達到21.1%,已超越液晶電視/液晶監視器面板、電子設備/其他,成為全球LED業的最大應用市場。2013年起,更延續此趨勢,在LED燈泡的發光亮度與散熱問題克服後,加上產品價格大幅下跌,並已達到消費者的大量購買點,又LED廠商積極發展自我品牌,如億光、東貝、歐司朗等,因此帶動照明市場規模比重持續上揚,估計2014年更將超過三成以上,達到30.2%,穩居最大應用市場,電子設備/其他、液晶電視/液晶監視器面板與行動裝置,由於市場滲透率的逐漸飽和,使得成長力道相對不如照明市場下,造成市場規模比重呈現萎縮的情況,估計2014年市場規模比重將分別降至16.5%、15.5%及14.2%,分居第二至第四名。
至於交通號誌方面,近五年則呈現震盪向下的情況,雖然由於各國積極推動白熾燈淘汰政策,造成各國政府均相繼將交通號誌改用LED燈,且在城市照明的發展政策下,帶動其市場規模穩定上揚,不過城市照明或交通號誌容易因重大賽事或重大展覽創造短暫需求而明顯成長,如2011年中國北京奧運、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賽,因此創造中國、巴西分別於2011年及2014年對LED交通號誌需求成長動能較強,帶動其市場規模比重明顯較整體LED產業佳,因此2011年全球交通號誌用LED市場規模比重較前一年上揚至12.8%,並估計2014年比重可望由2013年的11.8%上升至12.2%,而2012年及2013年則呈現緩步下滑的走勢。
值得注意的一點,近五年汽車之市場規模比重係維持穩定緩步向上趨勢,主要係因隨著LED技術的提升,使用LED的比例持續上揚,從汽車輔助照明(如第三煞車燈、轉向照明燈、前後座閱讀燈、牌照燈、天線裝飾燈)等,逐漸轉向重要照明(如遠燈、近燈、霧燈、晝行燈、尾燈、後照鏡方向燈等),故促使車用LED市場規模比重由2011年的9.0%增加至2014年的11.3%(詳見圖三)。

資料來源:Strategy Unlimited、工研院IEK,本研究整理(2014.08)。
圖三 全球發光二極體業之應用市場規模比重變化趨勢
三、市場概況
(一)全球市場
1.市場規模表現:隨著LED背光源需求回溫,加上全球白熾燈泡禁止進入第二波高峰期,同時LED燈泡價格的持續下滑,創造消費者消費動能,因此估計2014年全球LED產值年增率增強至12.67%。
2011年起,雖然受到歐洲債信風暴與美國財政問題等因素影響,導致全球民眾消費力道疲弱,不過在各廠商仍看好未來市場,加上中國LED廠商大量擴增產能的情況下,使得全球LED產值仍持續成長至137.34億美元,不過成長力道已大幅走緩至7.00%,2012年起,則受惠於回補庫存訂單發酵,加上LED背光源的需求持續擴大,又2012年進入全球第一波白熾燈泡禁止高峰期,包括英國、日本、加拿大、澳洲及台灣相繼在2012年全部禁用白熾燈泡,因此也帶動照明市場快速興起,故使得2012年全球LED產值成長力道增長至8.65%,產值規模成長力道持續增強。
2013年因中國政府無序的擴產動作回歸正常,加上產業供過於求的困境與削價競爭的情況造成廠商產能擴增相當保守,因此儘管LED應用市場持續擴大,但全球產值成長力道仍走緩至4.22%。進入2014年,隨著LCD面板產業景氣的持續回溫,帶動對LED背光源需求成長動能回溫,加上全球白熾燈泡禁止進入第二波高峰期,歐盟、美國及中國等地區陸續進入主流白熾燈禁止階段,同時LED燈泡價格的持續下滑亦創造更多的消費需求,故估計2014年在廠商擴產動作轉趨樂觀,加上產業景氣好轉,帶動廠商產能利用率上揚的情況下,全球LED產值將達到175.21億美元,成長力道增強至12.67%(詳見圖四)。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本研究整理(2014.08)。
圖四 全球發光二極體業之主要產品產值變化趨勢
2.各國市占率表現:全球LED生產國以台灣市占率居冠,估計2014年達26.33%,另中國及韓國因顯示器面板背光源需求成長及照明市場的雙引擎帶動,估計2014年產值比重將分別增加至11.38%及22.64%。
分析全球LED生產區域之產值市占率變化趨勢如圖五所示,全球LED生產主要以日本、韓國、台灣等亞洲國家為主,而2014年雖然日本LED廠商因背光源及照明等需求市場的持續成長,帶動日本LED產值呈現成長走勢,根據光電科技協進會(PIDA)的統計資料,估計2014年日本LED產值將達到47.36億美元,年增率成長7.98%,不過因台灣、韓國及中國廠商為全球主要顯示器面板生產國,而大尺寸液晶面板背光源對LED產業的需求逐步成長,因此也吸引此三國廠商積極大量擴增LED產能,其中在台灣方面,友達、群創積極分別透過轉投資隆達及奇力,達到上下游垂直整合的效用,又台積電也轉投資台積固態照明,積極跨入LED市場,不過台灣LED產業仍多以中小企業為主,企業形態明顯不同於其他國家,故使得台灣廠商的分工相對較為細膩,廠商分別專注於中上游的磊晶、晶粒,或是下游的封裝模組廠商,如晶電主要以生產晶粒為主,億光則是以下游封裝為主,僅具有上下游垂直整合的廠商則相對較少,因此估計2014年我國LED產值將達到52.83億美元,穩居全球最大生產國,且年增率成長11.71%,帶動全球產值市占率上揚至26.33%。
在中國方面,中國LED廠商係由專業分工逐漸朝向大型化發展,期望藉由垂直整合的策略來達到擴大廠商營運規模的成效,故近年來在這些大廠積極擴增產能的帶動下,中國LED產值呈現逐年快速成長態勢,估計2014年年增率更可望達到14.02%,成長力道居各國之冠,因此促使其全球市占率上揚至11.38%,為全球第四大LED生產國。
至於韓國,由於受到照明市場快速成長及背光源需求上揚的雙引擎推動力量帶動,廠商擴增產能積極,估計2014年韓國LED產值年增率達到9.99%,因此在成長動能高於日本的情況下,估計韓國產值比重將達到22.64%,已逼近日本的23.60%,仍是全球第三大LED生產國(詳見圖五)。

注:1.本資料係僅統計磊晶片/晶粒、封裝/模組之中游製程方面產值,並未統計下游應用市場產值。
2.本資料統計含各國於海外生產之值。
資料來源:光電科技協進會(PIDA),本研究整理(2014.08)。
圖五 全球發光二極體業之各國產值市占率變化趨勢
(二)國內市場
1.產銷存值表現:估計2014年我國發光二極體製造業產銷同步成長,加上存貨降低,顯示我國LED業景氣佳。
2013年起,隨著面板產業景氣供需結構好轉,加上LED背光模組持續取代冷陰極燈管(CCFL)背光模組,使得我國發光二極體製造業在面板背光源的市場逐步增溫,加上照明市場在經過多年的發展,產品價格大量下跌後,帶動其需求也逐漸興起,此外,汽車、交通號誌、戶外看板等應用需求也因應國際經濟逐漸復甦,而使得我國發光二極體製造業之銷售市場逐漸回溫,根據經濟部工業生產統計磁帶資料,2013年我國發光二極體製造業銷售值達1,018.94億元,年增率達4.15%,產業景氣出現好轉態勢,而由於面對中國、韓國等廠商大量擴產影響,造成我國廠商產能規劃相對保守,因此導致2013年LED銷售值年增率衰退7.34% ,不過在銷售業績好轉帶動下,促使存貨值則衰退12.02%,為2014年營運表現奠定基礎。
2014年以來,發光二極體下游應用需求持續成長,在照明市場快速成長以及背光市場穩定成長,加上汽車、戶外看板等其他需求亦在國內外經濟成長帶動下而持續成長,故估計2014年我國發光二極體製造業銷售值可望達1,145.39億元,年增率增長至12.41%,產業景氣呈現成長態勢,又在看好未來需求成長動能下,我國LED廠商也開始再度於公開市場募集資金以擴產,因此估計2014年我國發光二極體業生產值也轉為成長4.57%的情況,另外,雖然產銷值呈現增長態勢,不過估計2014年存貨值小幅衰退3.96%,顯示2014年我國發光二極體業存貨控制良好,仍處於健康態勢(詳見表一)。
表一 我國發光二極體業之產銷存變化趨勢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e)
|
生產值(億元)
|
1,349.57
|
1,516.07
|
1,425.99
|
1,321.35
|
1,381.74
|
年增率(%)
|
80.83
|
12.34
|
-5.94
|
-7.34
|
4.57
|
銷售值(億元)
|
1,052.27
|
1,072.07
|
978.38
|
1,018.94
|
1,145.39
|
年增率(%)
|
68.59
|
1.88
|
-8.74
|
4.15
|
12.41
|
存貨值(億元)
|
108.42
|
122.78
|
123.37
|
108.54
|
104.24
|
年增率(%)
|
24.47
|
13.24
|
0.48
|
-12.02
|
-3.96
|
外銷比(%)
|
67.76
|
70.39
|
71.95
|
72.30
|
69.52
|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生產統計磁帶資料,本研究整理(2014.08)。
2.產品區隔劃分:2014年因擴產動作相對積極,使得「磊晶基板」、「磊晶/晶粒」銷售值比重分別增加至6.25%及45.57%,而「封裝、模組與及顯示元件」因成長速度不及,故反而降至48.18%,但仍為最大宗。
進一步將我國發光二極體產品細分為「磊晶基板」、「磊晶/晶粒」及「封裝、模組與及顯示元件」三大類,往年國內廠商布局以「磊晶/晶粒」較為積極,因此其銷售值比重相對較高,2010年仍超過五成以上,不過隨著中國廠商大量投入MOCVD機台的擴產,甚至更出現無序的情況,造成中國「磊晶/晶粒」產能大幅成長,對我國「磊晶/晶粒」形成嚴重的價格競爭,與此同時,「封裝、模組與及顯示元件」廠商在看好未來照明市場的發展潛力下,億光、東貝等積極布局品牌發展,另隆達則積極進行上下游垂直整合的一條龍發展,而佰鴻則積極發展城市照明等市場,因此在廠商布局差異化的情況下,使得「封裝、模組與及顯示元件」競爭壓力相對較低,同時國際市場的競爭也相對低於「磊晶/晶粒」,故使得近年來我國「磊晶/晶粒」銷售值比重呈現逐年下降走勢,2013年已降至42.55%,而「封裝、模組與及顯示元件」在銷售值仍能維持逐年成長走勢的情況下,使得其銷售值比重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2013年則更進一步提升至52.03%。
在2014年方面,由於LED產業景氣好轉,加上中國「磊晶/晶粒」擴產秩序逐漸好轉,使得國際競爭壓力降低,因此估計2014年我國「磊晶/晶粒」銷售業績明顯好轉,而「封裝、模組與及顯示元件」亦同步因照明市場及面板背光源的需求成長帶動,銷售規模亦呈現成長走勢,不過因「磊晶/晶粒」產能擴增速度較快,加上基期較低,因此「磊晶/晶粒」成長力道相對高於「封裝、模組與及顯示元件」,促使其銷售值比重提升至45.57%,而「封裝、模組與及顯示元件」銷售值比重則降至48.18%。
至於「磊晶基板」方面,自2013年起,隨著LED業景氣的逐漸好轉,帶動我國廠商投入相對積極,並持續擴增產能,包括晶美、越峰、兆遠、鑫晶鑽、合晶光電、佳晶科技等廠商,因此帶動銷售值比重呈現上揚的態勢,估計2014年可望增加至6.25%(詳見圖六)。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生產統計磁帶資料,本研究整理(2014.08)。
圖六 我國發光二極體業之各細項產業銷售值比重變化趨勢
3.進出口表現:估計2014年我國LED業進出口值同步呈現好轉態勢,年增率分別達8.87%及17.25%。
在我國發光二極體製造業之進口市場方面,隨著產業景氣好轉,帶動我國LED廠商於2013年底重啟募資動作,包括億光、晶電、新世紀、光鼎等廠商,同時隨著LED廠商產能利用率的提升,帶動對中上游的晶粒及晶圓需求上揚,根據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磁帶資料,我國發光二極體業最大進口產品為「其他發光二極體及二極體顯示器」,其次為「其他發光二極體晶粒及晶圓」,兩者合計進口值比重超過99%以上。而由於我國LED技術能力提升與產能的擴增,使得「其他發光二極體及二極體顯示器」進口替代明顯,因此2014年該產品進口值呈現衰退態勢,衰退幅度逾一成以上,不過「其他發光二極體晶粒及晶圓」則因下游需求成長帶動,使得進口值年增率大幅成長50%以上,因此估計2014年我國LED業進口值年增率可望達8.87%,成長力道較2013年的-11.52%明顯好轉。
在出口市場方面,我國LED業國際競爭力強大,因此主要係以出口市場為主,歷年來出口規模均明顯高於進口,由於中國內需市場龐大,加上相較歐、美、日市場,無專利問題,且由於中國高階LED晶粒自給率偏低,因此成為我國最主要出口國,近年來出口值比重均超過六成以上。韓國則為第二大出口國,雖然韓國LED產業發展較晚,早期因產品良率無法快速拉升,因此依賴台灣廠商提供晶粒,再經由韓國企業進行後段封裝,不過隨著韓國技術逐漸提升下,對我國進口需求降低,故導致我國LED業出口韓國之出口值比重呈現下降趨勢,2010年出口值比重雖仍達到16.01%,但估計2014年將降至11.28%(詳見表二)。
表二 我國發光二極體業主要出口國排名概況
排名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e)
|
1
|
中國(含香
港及澳門)
|
中國(含香
港及澳門)
|
中國(含香
港及澳門)
|
中國(含香
港及澳門)
|
中國(含香
港及澳門)
|
|
(65.24)
|
(70.69)
|
(70.91)
|
(71.48)
|
(71.40)
|
2
|
韓國
|
韓國
|
韓國
|
韓國
|
韓國
|
|
(16.01)
|
(12.09)
|
(11.07)
|
(13.08)
|
(11.28)
|
3
|
日本
|
日本
|
日本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
|
|
(7.74)
|
(6.73)
|
(7.57)
|
(5.44)
|
(6.91)
|
4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
|
日本
|
日本
|
|
(2.74)
|
(3.60)
|
(3.52)
|
(3.43)
|
(3.76)
|
5
|
美國
|
美國
|
美國
|
新加坡
|
美國
|
|
(1.87)
|
(1.39)
|
(1.17)
|
(1.23)
|
(1.10)
|
前五大合
計比重
|
93.60
|
94.50
|
94.24
|
94.66
|
94.45
|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磁帶資料,本研究整理(2014.08)。
進一步分析我國LED業出口值變化趨勢,由於2011年以來,中國政府積極協助LED產業的發展,並在「十二五計畫」中明訂提升LED晶粒自給率,同時透過補助方式扶植之,因此促使近年來中國LED廠商大幅擴增產能,甚至出現無序的擴產態勢,導致產業出現低價搶單的困境,並影響我國出口表現,故造成2011至2013年我國LED業出口值呈現衰退困境,所幸2014年起,隨著全球經濟好轉,加上全球白熾燈泡禁止進入第二波高峰期,歐盟、美國及中國等地區陸續進入主流白熾燈泡禁止階段,如美國於2014年1月1日起,美國將不再生?和銷售60瓦和40瓦的白熾燈,零售商售完白熾燈存貨之後也將不再進行補貨。中國則於2014年10月1日起,開始禁止60瓦及以上的白熾燈泡販售。因此在全球照明需求明顯上揚,大尺寸LED背光源需求也逐漸增溫,同時中國經過幾年無序的擴產動作後,產能成長速度已明顯走緩,故估計2014年我國LED業出口值成長表現可望好轉,出口值達840.20億元,年增率為17.25%,明顯較2013年的-6.79%好轉(詳見圖七)。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磁帶資料,本研究整理(2014.08)。
圖七 我國發光二極體業之進出口值變化趨勢
四、廠商概況
(一)企業擴產概況:受惠於產業景氣持續好轉,帶動2014年各國業者在中國擴增LED產能,並在需求成長的情況下,促使產業供需結構仍維持健康。
中國LED產業發展主要以終端的應用市場為主,因此除了中國廠商積極往中上游發展,以完備整體的產業供應鏈外,各國企業也看好潛在需求動能,積極在中國投資擴產中上游的磊晶與晶粒廠商,雖然2011年因廠商看好與中國政策的扶植,造成中國LED晶片產業大幅擴增MOCVD機台,導致產業秩序出現失序的情況,不過2012年起,中國MOCVD的機台擴增速度已減緩,加上因產業秩序失序造成中國部分LED廠出現破產的困境,如深圳鈞多立、深圳德士達、寧波安迪、深圳願景光電、深圳十方光電、寧波環球光電等,同時企業購併事件頻頻,藉此達到產業集中化與淘汰落後產能,因此使得2013年產業秩序已逐漸恢復。
另一方面,2013年起,下游照明市場的快速成長以及LED背光的穩定成長,促使上游晶片廠商開始擴增產能,包括中國的三安、華燦、德豪、乾照等廠商,同時也吸引各國外資企業積極在中國擴大MOCVD機台的產能供應規模,如台灣的晶電、隆達,而美國的Cree、德國的Osram及荷蘭的Lumileds等,其產能的新增又以2014年較為明顯。其中,中國的三安光電、華燦光電、乾照光電,台灣的晶電等廠商更在2013年及2014年均有擴增的計畫,根據中國信達證券研發中心的預測,2014年中國三安光電MOCVD機台可望由2013年144台大幅增加至244台,儘管如此,由於下游需求明顯好轉,加上其他國家的擴增動作相對穩定,因此促使2014年全球LED產業供需結構仍佳,中國市場的積極擴產動作將不致會扭轉全球LED產業景氣的變化方向(詳見表三)。
表三 中國地區之發光二極管業MOCVD機台擴增概況
國別
|
廠商
|
2013年
|
2014年
|
備注
|
新增產能
|
?能釋放期
|
擬增產能
|
?能釋放期
|
中國
|
三安
|
4台連體(相當20台)
|
2013年Q4
|
預計蕪湖二期80-100台(122.3萬片/4寸年,藍綠晶片256億顆/年)
|
預計在2014年Q3-Q4逐漸投?,全部完成在2015年
|
公司非公開發行
|
中國
|
華燦
|
48
|
2013年Q3陸續投?(完全投?至2014年)
|
有望新增
|
預計在2014年Q4
|
公司募投?能
|
中國
|
德豪
|
25
|
|
募投規劃50台
|
時間點未定
|
|
中國
|
乾照光電
|
6
|
預計在2014年Q1左右投?
|
2014年增加設備概率較大
|
|
2013年收購揚州隆耀
|
台灣
|
晶電
|
10(轉投資中國)
|
2013年投?
|
約50
|
預計在2014年Q3
|
擬5400萬美元投資山東及?門地區
|
台灣
|
隆達
|
|
|
16
|
預計在2014年Q3之後
|
擬在蘇州拓展外延晶片,開展一條龍布局
|
美國
|
Cree
|
技術改造
|
|
預計小幅度增?(15台以內)
|
年內量?
|
|
德國
|
Osram
|
技術改造
|
|
預計小幅度增?(15台以內)
|
年內量?
|
|
荷蘭
|
Lumileds
|
技術改造
|
|
預計小幅度增長(15台以內)
|
年內量?
|
|
|
合計
|
110
|
|
新增150-200台(換算2寸機台)
|
2014-2015年
|
|
資料來源:各廠商,中國東方證券研究所(2014.08)。
(二)轉投資中國營運概況:2014上半年我國LED廠商轉投資中國獲利多呈現衰退或虧損困境,不過東貝、佰鴻及一詮轉投資中國獲利成長超過五成以上,投資中國表現相對較佳。
觀察我國LED業廠商轉投資中國營運表現如表四所示,由於近年來中國LED廠商技術競爭力逐步提升,加上中國政府的補助政策,導致台商在中國的經營相對艱困,因此造成廠商轉投資中國營運多數表現不佳,2013年我國LED廠商轉投資中國多呈現虧損或衰退的態勢,尤其因中國廠商主要以中上游的磊晶及晶粒的規模擴增動作較為積極,因此促使其競爭壓力相對較大,故2013年我國光磊、鼎元、晶電、璨圓及新世紀等,2013年轉投資損益均呈現虧損困境,獲利表現不佳。
下游的封裝方面,由於中國布局的廠商規模競爭力較弱,加上廠商布局相對較為多元,因此使得我國LED封裝廠商受到衝擊較少,促使2013年我國LED業部分下游封裝廠商轉投資中國營運表現呈現由虧轉盈或獲利成長的表現,其中華興因轉投資之肇慶市立得電子營運大幅成長帶動,該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直立插件二極體、水平式發光二極體、晶片型發光二極體、數碼顯示器、LCD背光模組、照明類、LED模組類、不可見光二極體等,因此2013年華興電子轉投資中國獲利大幅成長51.03%,獲利成長表現明顯優於其他廠商,至於東貝及佰鴻,分別因轉投資之尊煜光電(蘇州)及東莞佰鴻電子獲利明顯轉佳的帶動下,兩者2013年轉投資中國獲利呈現轉虧為盈,轉投資表現也相對較佳。
在2014上半年營運表現方面,雖然中國LED業景氣持續成長,且產業秩序也相對較佳,不過因面對中國LED業競爭激烈,故使得我國多數廠商轉投資中國營運仍與2013年的獲利表現差異不大,且仍以磊晶/晶粒廠商獲利表現最差,封裝廠商則相對較佳,其中東貝、佰鴻及一詮轉投資中國獲利均呈現大幅成長走勢,仍是本產業表現較佳的企業。
另外,磊晶/晶粒廠商雖多仍呈現虧損困境,不過晶電2014上半年轉投資中國獲利則出現較2013年明顯好轉的表現,其主要係因該公司為中國第二大LED晶片供應商,根據LEDinside的統計資料,2013年中國LED晶片市場營收比重以三安光電的29%居冠,其次為晶電的22%,因此隨著中國封裝需求的明顯上揚,加上晶電仍具技術競爭力,因此帶動2014上半年晶電轉投資中國獲利出現好轉跡象,其常州的晶品光電及廈門的開發晶照明兩家子公司於2014上半年已呈現轉虧為盈的佳境,而廈門晶宇光電更由2013上半年的獲利2.08百萬元大幅提升至69.31百萬元,因此帶動晶電2014上半年轉投資中國已轉虧為盈,成為台灣磊晶/晶粒業主要上市櫃公司中轉投資中國唯一獲利的企業。而封裝的華興雖然維持獲利表現,不過因轉投資之肇慶市立得電子2013上半年獲利基期較高,故導致該公司2014上半年華興轉投資收益大幅衰退59.81%。
值得注意的一點,儘管我國LED業在中國的競爭壓力相當大,不過由於中國照明及LED背光市場需求潛力大,因此促使我國LED廠商仍積極提高在中國的投資規模,因此2014上半年各廠商投資資本額多呈現明顯成長態勢,其中一詮精密2014年第一季實收資本額由2013年底的16.02億元大幅增加至19.47億元,短短一季的資本額已增加21.56%。而晶美、隆達、晶電增長幅度則分別達15.79%、14.55%及10.61%,顯示我國LED廠商仍持續積極拓展在中國的投資規模(詳見表四)。
表四 我國發光二極體廠商轉投資中國營運合併表現
細項產
業分類
|
廠商
|
2014上半年
|
2013年
|
實收資
本額(億
元)
|
累計投
資損益
(百萬元)
|
累計投
資損益
年增率
(%)
|
稅前每
股盈餘
貢獻度
(元)
|
實收資
本額(億
元)
|
累計投
資損益
(百萬
元)
|
累計投
資損益
年增率
(%)
|
稅前每
股盈餘
貢獻度
(元)
|
藍寶石
基板
|
晶美
|
9.29
|
-15.79
|
虧損減少
|
-0.15
|
8.02
|
-7.74
|
虧損減少
|
-0.10
|
導線架
|
一詮
|
19.47
|
54.74
|
50.26
|
0.27
|
16.02
|
58.28
|
10.96
|
0.29
|
磊晶
/晶粒
|
光磊
|
12.64
|
-41.68
|
虧損擴大
|
-0.08
|
12.34
|
-67.15
|
虧損擴大
|
-0.12
|
鼎元
|
20.95
|
-31.55
|
虧損擴大
|
-0.09
|
20.51
|
-31.05
|
虧損擴大
|
-0.09
|
晶電
|
138.60
|
68.51
|
虧轉盈
|
0.07
|
125.30
|
-40.42
|
虧損減少
|
-0.04
|
璨圓
|
31.27
|
-252.10
|
虧損擴大
|
-0.42
|
31.27
|
-207.72
|
虧損減少
|
-0.44
|
新世紀
|
12.06
|
-13.67
|
盈轉虧
|
-0.04
|
12.04
|
-47.21
|
虧損擴大
|
-0.17
|
封裝
/模組
|
億光
|
73.20
|
-35.33
|
盈轉虧
|
-0.08
|
73.77
|
233.00
|
-42.58
|
0.56
|
東貝
|
42.25
|
122.00
|
526.73
|
0.38
|
42.61
|
78.53
|
虧轉盈
|
0.24
|
佰鴻
|
24.29
|
38.88
|
117.03
|
0.20
|
24.28
|
39.19
|
虧轉盈
|
0.20
|
華興
|
7.55
|
13.97
|
-59.81
|
0.12
|
7.55
|
57.00
|
51.03
|
0.48
|
宏齊
|
2.76
|
-4.77
|
虧損減少
|
-0.02
|
2.73
|
1.53
|
-18.69
|
0.01
|
上下游
整合
|
隆達
|
36.33
|
-107.60
|
虧損擴大
|
-0.20
|
31.72
|
-20.32
|
虧損減少
|
-0.04
|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TEJ),本研究整理(2014.08)。
(二)廠商營運概況:2014上半年我國LED業多數廠商營運呈現成長表現,其中東貝及億光淨利潤年增率分別達51.00%及49.78%,獲利成長表現相對較佳。不過璨圓淨利潤虧損逾10億元以上,獲利表現則最差。
進一步分析我國LED業主要廠商之2014上半年營運表現如表五所示。雖然受惠於產業景氣成長,市場需求動能佳等有利因素,使得2014上半年我國LED業多數廠商獲利呈現成長態勢,其中東貝由於照明產品打入歐美通路,加上電視背光產品需求也受惠於歐美及中國五一備貨需求,同時小尺寸行動通訊產品亦獲國際品牌大廠新機上市訂單挹注,因此帶動該公司2014上半年營收成長4.20%,又毛利率的上揚,由2013上半年的18.82%增加至21.14%,促使營業利益達2.63億元,年增率成長40.83%,淨利潤則達2.99億元,年增率高達51.00%,成長力道居各廠商之冠。
至於億光方面,雖然轉投資中國營運呈現虧損困境,不過因該公司於2013年以購併方式取得之德國燈具廠WOFI營收貢獻持續發酵,加上背光訂單也持續增溫,因此帶動該公司2014上半年營收成長26.84%,同時在稼動率持續提升下,帶動毛利率達25.23%,較2013年同期增加0.63個百分點,使得營業利益年增率達31.59%,而業外方面,雖然因外幣兌換利益淨額大幅衰退,且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損失持續擴大,不過因處分易路發電子全部持股及晶元光電部分持股等收益,使得處分投資收益淨額由2013上半年的損失0.43億元轉為收益7.30億元,因此帶動該公司淨利潤達9.08億元,年增率亦高達49.78%,獲利成長表現亦相當強勁。
不過璨圓方面,因受到產品轉換、新產能投產初期機台調整影響,導致2014上半年營收年增率衰退1.27%,而受到公司產能調整以及產能利用率不佳影響,故2014上半年毛利率為-28.46%,造成營業利益及淨利潤分別虧損逾10億元以上,獲利表現明顯不如其他廠商。至於晶電,受惠於背光源及照明雙引擎拉升,產能利用率明顯提升,並已達滿載階段,因此帶動該公司2014上半年營收年增率大幅成長38.24%,毛利率更大幅上揚6.86個百分點,同時營業費用支出亦有效控制,使得2014上半年營業費用率由2013上半年的12.94%大幅降至9.98%,故營業利益年增率大幅成長15.80倍,本業成長力道居各廠商之冠。不過因公司債之賣回權、買回權及轉換權評價損失與公司債回收損失合計高達15.58億元,因此造成晶電2014上半年淨利潤反而小幅虧損0.97億元,成為我國LED業主要上市(櫃)企業中第二家虧損企業,淨利潤表現不如其他廠商(詳見表五)。
表五 2014上半年我國發光二極體業之主要廠商合併營運概況
細項產業
|
主要廠商
|
營收(億元)
|
營收年增率(%)
|
毛利率(%)
|
營業利益(億元)
|
營業利益年增率(%)
|
淨利潤(億元)
|
淨利潤年增率(%)
|
基本每股盈餘(元)
|
磊晶/晶粒
|
光磊
|
31.29
|
-3.50
|
26.23
|
3.58
|
81.59
|
2.89
|
43.91
|
0.53
|
鼎元
|
27.23
|
64.54
|
14.30
|
2.03
|
虧轉盈
|
1.70
|
虧轉盈
|
0.48
|
晶電
|
143.67
|
38.24
|
18.74
|
13.65
|
1,579.50
|
-0.97
|
盈轉虧
|
-0.11
|
璨圓
|
23.51
|
-1.27
|
-28.46
|
-10.42
|
虧損擴大
|
-10.10
|
虧損擴大
|
-1.69
|
新世紀
|
22.97
|
29.22
|
15.12
|
0.69
|
虧轉盈
|
1.03
|
虧轉盈
|
0.34
|
封裝/模組
|
億光
|
139.01
|
26.84
|
25.23
|
12.06
|
31.59
|
9.08
|
49.78
|
2.16
|
東貝
|
39.63
|
4.20
|
21.14
|
2.63
|
40.83
|
2.99
|
51.00
|
0.93
|
佰鴻
|
12.42
|
-10.15
|
15.47
|
-0.29
|
虧損減少
|
0.23
|
虧轉盈
|
0.12
|
華興
|
8.43
|
-3.36
|
28.83
|
0.78
|
-23.76
|
0.58
|
-24.24
|
0.49
|
宏齊
|
29.42
|
46.63
|
12.35
|
1.66
|
虧轉盈
|
2.04
|
虧轉盈
|
1.02
|
上下游整合
|
隆達
|
70.15
|
4.19
|
13.54
|
2.89
|
-3.20
|
1.94
|
-74.05
|
0.37
|
導線架
|
一詮
|
35.73
|
5.54
|
11.89
|
1.36
|
136.72
|
1.14
|
37.80
|
0.56
|
藍寶石基板
|
晶美
|
9.90
|
15.05
|
-0.27
|
-0.77
|
虧損擴大
|
0.09
|
11.75
|
0.09
|
注:1.上表係為統計合併損益表之結果。
2.淨利潤係指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值。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本研究整理(2014.08)。
五、未來景氣展望
1.全球LED市場展望:受惠於LED照明及背光源的同步成長,加上產業環境轉佳,同時各國政府政策的扶植,因此預估2015年全球LED產業景氣可望維持高度成長走勢。
展望2015年全球LED產業景氣表現,受惠於全球經濟環境持續穩健復甦,各國際研究機構均預期2015年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可望較2014年增強,根據EIU於2014年8月公布的最新預測資料顯示,201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望由2014年的2.5%增強至3.0%,另根據IMF於2014年7月公布的預測資料,201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亦可望由2014年的3.4%增長至4.0%,顯示在國際總體經濟環境持續成長帶動下,預期將有助於帶動消費者提升對LED相關應用產品的消費力道,如LED燈泡、汽車、液晶電視、智慧型手機等終端產品。
此外,隨著各國相繼禁止白熾燈泡的銷售,其中中國公布的《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規定自2013年10月1日起,開始禁止和銷售60瓦以上的普通照明用白熾燈,2016年10月1日起更將進一步禁止進口和銷售15瓦及以上的白熾燈,這已意味中國白熾燈將全面停產與禁用,同時又因為近年來LED燈泡價格的大幅下跌,產品售價已達到消費者的大量購買點,又各國政府均積極透過各種政策扶植,帶動城市照明、住宅照明等市場需求成長,因此預期2015年全球LED照明市場將呈現高度成長走勢。
另一方面,雖然近年來PC市場持續萎縮,不過2014年起,由於平板電腦的取代效應減弱,加上微軟停止Windows XP系統升級支援,因此可望帶動PC商用市場需求浮現,預期2015年全球PC出貨量可望出現好轉態勢,其中根據IDC的預估,2015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可望小幅成長0.12%,達1.67億台,而液晶電視需求持續穩定成長,加上4K×2K高畫質電視、網路電視、智慧電視等新產品持續發展,亦可望帶動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的持續成長,又由於中國面板廠商新增產能持續開出,因此可望帶動對LED背光源的需求成長,故預估2015年全球LED背光源的需求亦可望維持穩定成長。
在產能擴增方面,雖然下游終端應用市場需求大幅成長,不過在歷經2011年的產業秩序失序的困境下,使得儘管2013年各廠商持續擴增MOCVD機台數量,但擴增速度已不會再出現以往失序的情況,因此根據中國東方證券研究所的預估資料,2014年全球MOCVD機台數成長動能僅7.49%,中國也僅11.90%,預估2015年年增率也僅分別為3.48%及8.51%,而產能利用率也穩定上揚,因此預估2015年全球及中國LED產業秩序均可望維持健康態勢。
綜合上述分析,在LED照明與背光源兩大市場同步成長,加上產業環境轉佳,同時各國政府政策的扶植,因此預估2015年全球LED產業景氣可望持續呈現高度成長走勢(詳見圖八)。

資料來源:拓墣科技研究所、SEMI、工研院IEK、GIIL、中國東方證券研究所,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14.08)。
圖八 全球MOCVD設備開工變化趨勢
2.台灣LED業景氣展望:雖然LED照明市場穩定成長,不過因LED背光市場萎縮,加上中國的競爭壓力明顯增強,故預期2015年我國LED產業景氣將僅小幅成長,其中廠商獲利表現將視產品競爭力強弱而定。
展望2015年台灣LED產業景氣,儘管全球LED市場受惠於背光源及照明兩大市場的驅動,促使2015年景氣可望呈現高度成長走勢,且國內外經濟持續成長,可望提升消費者對LED產品的消費力道,不過預期台灣LED市場成長力道則將相對不如全球市場。
進一步探究其主要原因,首先在照明市場方面,由於我國LED廠商持續積極布局照明市場,並多元的深耕各利基市場,包括LED燈品牌、住宅照明、建築景觀照明、戶外照明、店鋪商業設施照明、辦公室照明、情境照明及工業照明等,加上我國及全球各國的白熾燈泡多已全面被禁止生產及銷售,因此可望帶動我國LED照明應用市場的持續成長,根據工研院IEK的估計資料,2015年我國LED應用市場將以照明為最大應用市場,銷售比重由2014年的31%上揚至38%,並明顯高於其他產品。
不過,在背光市場方面,由於面臨中國市場逐漸崛起,且中國產業結構與產品型態均與台灣相近,加上中國為我國LED業的最大出口地區,2014年出口值比重超過七成以上,又中國政府積極採用國產化LED元件及補助LED廠商生產等政策,促使中國LED廠商對台商的競爭日益增強,因此預估2015年我國LED背光市場將備受挑戰,造成我國LED背光市場的萎縮。
綜合上述,儘管預期2015年全球產業環境可望持續成長,且我國LED照明市場可望維持穩定成長態勢,不過在LED背光市場萎縮下,預估2015年我國LED產業海內外產值年增率將出現走緩態勢,根據工研院IEK的預測資料,2015年我國LED產值將達到1,168億元,年增率由2014年的12.61%走緩至6.13%,加上面對中國的競爭壓力明顯增強,因此預期2015年我國LED業景氣將僅小幅成長,其中廠商的獲利表現仍備受挑戰,產品競爭力較佳的企業才可望維持獲利成長表現(詳見圖九)。

注:上述產值含台商於海外生產之值。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本研究整理(2014.08)。
圖九 2005年至2018年我國發光二極體製造業產值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