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RCEP衝擊小 台須為入CPTPP做準備(蘋果日報)
鍾錦墀

2020/11/16

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年初爆發百年僅見的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尚未緩解,但是對於擁抱多邊主義的自由派人士而言,西方至少有了一位崇尚價值與道德的美國領袖,而在東方則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也就是RCEP。在此一泛太平洋地區,除了美國、印度與台灣沒有參與之外,其他主要經濟體都加入。此一貿易協定簽署有其劃時代意義,值得我們深思對台灣經濟的重要性。

2016年起席捲全球民主國家的民粹主義,其背景正是過度全球化(hyper-Globalisation)贏家與輸家間的對抗,展現在國際、區域與國內三個層次。全球化下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追求的是國家整體財富的提升,採取的手段是開放市場以及生產基地移轉。在這個過程中,擁有強大製造業的國家、跨國競爭力的企業,以及全球移動高階人士,就成為贏家,反之則成為輸家。

謹慎應對區域經貿整合

而川普上台後,以強烈民粹風格在自由貿易一方面揚棄多邊主義改走雙邊主義,另一方面從自由主義走向保護主義,其背後重要因素,也是他上台的因素。長期因全球化而失去製造業的美國,產生龐大的財政與貿易雙赤字,對於中產階級與勞工而言苦不堪言。不僅美國如此,缺乏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部分南歐、亞洲國家,如果沒有適當的貿易政策,只會加速流失國家的資源、人才與資本。在RCEP簽署之際,對於區域經貿整合更應謹慎應對。

Covid-19疫情除了惡化各國的貧富差距,更進一步促進對全球化反思,也就是自由貿易不能只重視「全球治理」,也必須關注「全球分配」。反全球化等於是反智,因為其核心的貿易,是世界各國經濟繁榮富裕的關鍵。合理的全球化,其實是反應在歐巴馬時代建構的《跨大西洋與跨太平洋貿易夥伴協定》(TTIP & TPP)的核心價值:重視各國經濟結構的不同,找出真正共贏的經濟協定。

理想上的自由貿易,包含全面市場准入、消除關稅和其他商品、服務和投資貿易壁壘,對於許多國家是不公平的競爭。歐債危機的慘痛經驗告訴我們,一旦國家疆界打開,不具備競爭力的國家的小企業會迅速流失,隨之而來的失業率與貧富差距都是附帶傷害。然而拒絕自由貿易走向保護主義有如因噎廢食,並非解決之道。

在WTO(世界貿易組織)的僵化與跟不上時代之下,不論是區域或是雙邊的貿易協定,締約國之間生產和供應鏈的均衡發展就是重中之重。否則像過去製造業只能集中在勞力、土地與環保成本低廉的國家,金融服務業又掌握在已開發中國家手中,對於許多國家就形成雙重剝削。

觀察台灣加入WTO後的經濟發展,我們與其他經濟成熟國家一樣,因全球供應鏈的緣故大量產業外移。在此之時,半導體、資訊電子以及大量的中小企業,前兩者受惠於產業自身的競爭力,後者則是因為台灣因主權因素無法簽署各式FTA而意外的被保護下來。台灣最主要的貿易競爭對手南韓,勇於簽訂各式的貿易協定,然而其中小企業就成為市場開放後被犧牲的產業,大企業如三星電子與現代汽車在全球開疆闢土,中小企業只能在國內對戰外國大企業進軍南韓市場,產生國內所得落差大、只有少數青年能擠進大企業等等經濟失衡現象。由此可知,一樣是積極輔導中小企業的台韓,結果如此不同,與貿易自由化程度有極大的關聯。

關鍵仍在台產業競爭力

台灣在非常有限的國際參與之下,經濟還能高度的發展,甚至在半導體產業執世界之牛耳,關鍵在於產業競爭力,而非參與了多少的雙邊與多邊貿易協定。以貨物出口為例,大致可分為天然資源與商品,關稅的減免固然影響極大,但更不能忽視商品本身的競爭力,才是出口的核心。加上WTO的之資訊科技協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 ITA)將資訊、通訊、半導體、電子零組件等電子產業及半導體製程設備業之上下游產品,自1997年7月1日起,分4次逐年將關稅減為零,而此類產品又是台灣出口的最大宗,說明何以台灣在極度缺發各式FTA,卻仍然貿易表現強勁的主因。

在此一基本認識之下,台灣未來參與國際貿易協定有兩大限制。其一是外部因素,也就是中國因素,而在美中對抗格局不變的短中期來說,兩岸關係的僵化將持續下去,以接受九二共識為前提而得到中國的認可進而參與RCEP與各國FTA,是美國政府與台灣民眾都難以接受的。

其二是台灣內部因素。因為政黨競爭緣故,在野黨皆以食品安全為由拒絕美國瘦肉精豬肉與日本核災地區食品,並獲得極高民意支持。這就對執政黨形成一個艱鉅的挑戰。美日雙方都是以開放這兩者做為台美、台日貿易協定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前提,台對美日的戰略與經貿依賴大,民眾要求政府不得進口美豬與核食,但又要簽署貿易協定,緣木如何求魚?

做好產地標示自由購買

此外,RCEP所重視的開放傳統製造業、服務業及農漁業等各行各業,正是台灣民意最反對開放市場的項目,可知政府並未積極尋求加入的主因在此,中國的反對僅是媒體的焦點。原本各界認為疫情肆虐之際,亞洲各國會更加保護自己的市場,強調產地的重視,反而RCEP簽署所展現的正是亞太地區貿易自由化的勝利,克服地緣政治的衝突。

對於台灣來說,如何說服民眾揚棄保護主義心態,政府必須做好產地標示,讓民眾以自由意志選擇性購買,是台灣要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第一步。除此之外,貿易自由化的準備工作一刻不得閒,法規鬆綁、產業升級、人才培育、土地盤整與能源安全,缺一不可;利用防疫成功的黃金時期,大力改善台灣經濟體質,為加入CPTPP做好準備工作,遠比加入RCEP來的重要。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