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意涵與效應(兩岸經貿網)
陳華昇

2022/07/19

轉載自《兩岸經貿網》

文/陳華昇
(台灣經濟研究院兩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今(2022)年6月1日我國與美國政府同時宣布,將共同發起和成立「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6月27日雙方於華盛頓展開首場會談,決定採取具體方法深化臺美經貿關係,並在共同價值觀的基礎上,推進彼此的貿易優先事項。在美國聯合多國推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卻囿於東協國家擔心中國大陸激烈反應,以致我國未能加入時,美國政府刻意採取雙邊合作方式,特別與我國成立一個內容大致與IPEF相近的貿易倡議,實乃具有特殊的政經意涵。

事實上,自美中貿易戰以來,我國經貿戰略地位更加受到美國的重視。近年來,臺、美之間建立若干具實質意義的經貿對接平臺,包括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與「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以及更早展開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相關討論,都以雙方共同合作研議彼此關切的經貿議題為宗旨。故「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啟動將深化臺、美在印太地區的經貿合作,促進雙方發展更緊密的經貿夥伴關係,同時有利於我國與美國未來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或雙邊貿易協定(BTA),以及參與各項國際經貿合作機制,有助於我國擴大與全球經貿鏈結。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之主題包括貿易便捷化、農業、反貪汙、協助中小企業貿易、數位貿易利益、勞工為中心的貿易、環境及氣候、國營事業、標準、法規制定原則、非市場政策和作法等11個議題。其中,對於我國企業和臺商而言,貿易便捷化、農業、數位貿易利益、環境及氣候等議題內容最值得重視:貿易便捷化議題之目的在透過簡化通關程序、資訊透明化、運用電子系統處理通關程序、加強雙方關務合作等措施,排除產品、貨物的通關障礙,以提高通關效率,降低業者與外國進行交易所需通關成本。而農業議題則希望依照國際組織標準、科學證據、風險等制定食品安全及動植物相關措施,促進雙方農產品貿易。數位貿易利益則是希望臺、美雙方強化數位相關之貨品或服務貿易,如網路影音平臺等數位貿易;故須研商相關數位貿易規範,諸如建立數位科技使用於貿易之規範(如線上消費者保護、隱私保護法規)、促進數位科技使用之資訊安全(如跨境電子傳輸、電子簽章法規)等。而環境與氣候議題旨在適應全球碳中和、淨零碳排趨勢,而以貿易作為應對之政策工具;未來美國可能在實施嚴格的環境標準外,或將如歐盟就進口產品課徵碳邊境稅,即以新的貿易規則促使貿易夥伴必須重視和處理溫室氣體排放問題。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雖然只是「倡議」,屬於雙方合作意願表達的階段,是初步的經貿合作架構,內容尚缺乏約束力、強制力。其中11個議題是大都屬於制度性開放與標準調和的相關事宜,而非如自由貿易協定一般,著重在商品貿易與服務貿易之降低關稅與開放市場,故其能夠達到促進彼此投資和貿易的效果較為有限。然而本項倡議有助於擴大臺、美雙方經濟合作關係,尤其我政府在未來就倡議實質內容的協商的過程中,可以堅定表達我國希望與美國簽定FTA的意願,同時,也可以在後續協商與會談中,針對11項議題或其他經貿事項進行洽商,無論是產業合作、標準調和或制度對接,先談妥即可先簽署協議,以加速推進雙方之實質經貿合作成效。此外,透過臺、美之間持續就可合作的諸多產業項目,分別在降稅、開放與互惠等方面簽訂合作協議,即形成「堆積木」的合作模式;如此持續累積在相當程度上達到臺、美FTA的效果,並有效促進臺美貿易,深化雙方產業合作關係,進而實現我國經貿利益。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之啟動,有助於我國向CPTPP與IPEF邁進。因為在我國與美國就本項倡議內容進行會談協商的過程中,也可以逐步討論各產業項目的市場開放問題,展現我國已經準備好與友好且理念相近國家進行深度的經貿合作,如此將有助於爭取各國支持我國參與IPEF和CPTPP。故而美國貿易代表處 (USTR) 官員曾表示,由於臺美貿易倡議與IPEF之內容重疊性高,而臺美貿易倡議採取雙邊協商的方式,其進展可能超過IPEF之協商速度,可以對印太經貿整合產生先行示範的效果,從而也提高我國在國際間的經貿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勢必會透過倡議來處理其重視的課題,以符合其需求和利益。尤其臺美貿易倡議和印太經濟架構一樣,都是美國對抗中國大陸經濟戰略之一環,因而在若干對中國具有「經濟圍堵」效應的項目,實為美國所特別關注之內容。例如,美國目前仍針對中國大陸產品課徵懲罰性關稅,這對於在兩岸進行生產分工的臺商而言,著實造成困擾;因此,若能透過本項倡議之協商機制,由臺、美雙方相關機構就產品認定原則尋求建立更加透明及可預測的原產地規範,使臺商所生產出口到美國的產品能夠取得臺灣原產地身分(避免被認定為原產於中國大陸),則將有助臺商加速回臺布局。

我國亦應關注臺美貿易倡議與印太經濟架構之間的實質鏈結。雖然因為地緣政治因素的干擾,我國尚未參與印太經濟架構,但如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所云:美國正在深化與臺灣的經濟夥伴關係,並在此雙邊基礎上,進而透過經濟架構與其他國家合作。基此,「印太經濟架構」將供應鏈韌性與安全、半導體、基礎設施、網路安全、隱私權,以及科技標準等等非關稅貿易議題,列為各國合作之主要領域,尤其將半導體和清潔能源視為合作發展重點,未來亦將是臺、美合作之關鍵領域,有利於我國與印太經濟架構成員國擴大相關產業合作。

無論是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或美國對中國大陸進行經濟圍堵,其首要目標厥為被各國視為重要的戰略物資的半導體,而半導體產業則是我國優勢所在,建構良性的臺、美半導體產業合作關係,亦為臺美貿易倡議中的重要主題。此外,因應國際碳中和議題和碳邊境稅政策趨勢,臺、美洽商基礎設施合作,可以發展潔淨的綠能發電、儲能設備等產業項目為標的,不僅可以透過綠能產業合作、技術交流為我國再闢新的支柱產業,同時亦將有助於我國實踐淨零碳排之目標。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對我國企業、臺商之影響而言,一般認為對臺灣中小企業,特別是機械、石化、運輸、紡織等傳統產業進入美國市場會更有幫助,惟臺灣農業可能受到影響,而宜在臺、美談判時特別重視我國農民權益與農業發展。

另外,在當前美、中科技競爭情勢下,全球半導體產業可能出現國際「雙元供應鏈」之情形,臺、美之間至有必要藉由本項倡議搭建合作平臺,深化半導體產業合作。未來我國應運用臺美貿易倡議,在後續會談協商中,為臺灣企業、臺商向美國爭取更大的商機和產業發展空間,以持續壯大臺灣經濟,開拓國家繁榮進步的新機運。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